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0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0篇).doc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0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 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难点: 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预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觉了一个大隐秘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很多-” 学生:观看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看的真认
2、真。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争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学习新知: 师:在图中你发觉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学生:同为沟通观看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看到的角是什么外形的吗? 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叙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熟悉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局部起个名字吗? 学生:学生给角的各局部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 学生: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依据情景图的
3、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熟悉直角: 出示情景图 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学生: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 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观看并再一次熟悉角。 师:观看这些角,你能发觉什么? 学生:小组沟通:学生可能发觉: (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外形一样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看,直角符号像什么?你还在哪见过直角? 学生:在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依据生活阅历说说画面中的角,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对角的熟悉和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 学问与技能: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展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受测量的过程,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动手力量和主动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把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
5、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展估量和测量 2提出测量中的冲突问题 (1)在刚刚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沟通的不便利,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提醒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
6、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看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看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日我们来学习量比拟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
7、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看自己的刻度尺: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争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预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四稳固反应 五进展练习 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争论沟通,想方法。
8、可以有许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日学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动手实践中,熟悉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简洁的解释。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棒、花片 教学方式: 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复习铺垫。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1) (2) (3) 6里面有()个3。 (4) 8里面有()个()。 (5)口答:小鸡: 小鸭
9、 : 小鸡有3只,小鸭有( )个3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倍。 几个几的学问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 师生探讨。 导入:同学们,我们试验小学的校园特别美丽,为了把校园装扮得更加漂亮,成校长打算在校园内再摆放一些像这样的花坛。看,花儿们开的多艳啊!谁能说说花坛里有几种颜色的花呢? (1)出示情境图(电脑演示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别闪动蓝花、黄花和红花) (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2朵蓝花片 我们还知道黄花有6朵,怎样摆黄花呢?(学生争论后试摆) (3) 指名上黑板摆黄花。 问:他摆的是
10、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 问:比拟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觉了什么? 黄花比蓝花多4朵。 蓝花比黄花少4朵。 蓝花和黄花一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拟蓝花和黄花,让学生从自己熟识的生活动身,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2、提醒课题。 问:你是怎么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3倍。 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谁情愿到 板书课题:倍的熟悉 3、逐层熟悉。 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1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可
11、以怎样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同桌相互说说。 假如黄花再添2朵,现在是几个2朵(4个2朵),我们怎样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答复。 假如拿去2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4、练习反应。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 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然后再讨论,最终教师再提醒,层层推动,加深了对倍的熟悉。同时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 三、深入讨论、稳固熟悉。 1、动手操作。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你能摆出来吗? 指名上去摆红花。 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要2朵
12、2朵地摆? 问:怎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 指名答复,然后一起说。 2、练习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假如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 假如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 )棵,青菜有( )个( )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 )倍。 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握几份就是几倍的联系,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了数学学问,在探究中发觉,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导练启思,拓展延长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红带子的
13、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自读理解 (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3)在小组内相互沟通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留意巡察检查 4、找倍数:如 教室里灯管的根数是电扇的( )倍 国旗上小星星的颗数是大星星的( )倍 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倍 5、拓展练习: 看,孙教师带来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画面) (2个桃 3个苹果 4个梨 6个菠萝 8个草莓 12个西瓜) 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日学习的有关倍的学问说一句话吗? 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进展练习更能表达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展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
14、力量。 五、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问?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经受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娴熟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嬉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谜底:手) (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一双
15、手有几个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提醒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利物是什么吗?(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一盒福娃有多少个?(5个) 几个5相加?(1个5)(课件演示从一盒福娃渐变成点子图) 1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15=5或51=5) (2)出示两盒福娃。 两盒福娃有多少个?(10个) 几个5相加?(2个5)(渐变成点子图) 2个5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5=10或52=10) (3)根据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
16、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答复整理板书 2编制口诀。 思索:刚刚我们用连加的方法算出了乘法的积,假如要算100个5、1000个5相加,用加法好算吗?有没有更好地方法能又快又对地计算出乘法的积? 学生尝试编制口诀,教师巡察,收集典型案例。 (1)汇报比拟,标准表达。 (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解释沟通,深化理解。 争论: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比拟: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一句口诀多5? 3识记口诀。 依据规律记忆5的乘法口诀(开火车背、指名背、全班背)。 三、稳固练习,深化理解 1.熟记口诀。 2.对口诀。(教材第52页“做一做
17、”第1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中秋节快到了,三江的月饼师傅正在忙着做月饼,瞧!新奇的月饼出炉了 1、(出示9个月饼)请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这堆月饼有几个(9个)那么9个月饼最接近几十呢?(10)我们也可以说9个月饼大约是10个。(学生跟读) 2(出示43个月饼)这堆月饼有几个呢?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吗?请大家估量一下,这堆月饼也许是几十个?教师宣布正确答案43个月饼,43最接近几十?我们也可以说43个月饼大约是40个 3、那么64个月饼我们也可以说大约是多少个月饼呢?86个月饼呢? 提醒课题:象刚刚
18、这样把一个精确数看成大约是几十,这就是估量,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个学问来学习加减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减法的估算 1、这几天到三江买月饼的人可多了,你瞧!这3种月饼是最受大家欢送的,(出示豆沙月饼28元,蛋黄月饼43元,水果月饼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这些月饼大约是几元吗?(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大约是30元,大约是40元,大约是20元) 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依据刚刚估量的数据,帮教师算算买豆沙月饼和水果月饼大约是多少元吗?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你还能象教师一样来提问吗? 3、四人小组争论: 现在方教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3盒月饼,你帮教师想想,我带的钱够吗?为什么够呢?把你的想
19、法在组内沟通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方法一:豆沙月饼大约是30元,蛋黄月饼大约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饼大约是20元,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所以100元够了。(板书: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来是95元,所以100元够了。 方法三:100元钱,买豆沙月饼后,大约还剩下70元,买水果月饼后大约还剩50元,最终买蛋黄月饼,大约还剩10元 (板书: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钱,买水果月饼后,大约剩80元,买豆沙月饼后,大约剩50元,所以买蛋黄月饼够了。 刚刚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法跟你的同桌沟通一下 小结:刚刚我们小朋友想出
20、了这么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精确数估量成几十然后再进展估算,这样计算起来比拟便利,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 三、练习应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预备在中秋节晚上举办一个中秋晚会,要同学们报名参与,四1班有39人报名,四2班有42人报名,请问(1)大约有多少人参与这个中秋晚会?你会估算吗?(2)四(1)班比四(2)班大约少几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为了布置晚会场地可忙坏了,晚会规划要做70朵纸花,现在四(1)班已经做好了27朵纸花,四(2)班已经做了44朵纸花,请问大约还要做几朵纸花呢? 3、刚刚我们用估算的学问解决了中秋晚会的问题,在数字王国里也要用到估算,请你估算一下,以下哪些算式
21、的得数比80大 31+52 9011 38+39 4、请小朋友拿出课桌里的红卡片和黄卡片,假如是大于80就举红卡片,小于80就举黄卡片 5、国庆节也快到了,小朋友准备怎样安排国庆节呢?是啊,青年旅行社打算在国庆期间组织50人去杭州西湖旅游,为了让游客玩得快乐,旅行社还特殊设计了划船活动,这里有3种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现在有50人,旅行社准备租两条船,可以怎样去租呢?小组争论沟通 依据小组争论与沟通,设计多种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中船呢?50人够坐吗?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种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通用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