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doc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 2、把握正方体的根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分; 3、培育学生的观看、概括力量。 教学 教学重点: 把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拟。 课前预备: 教法学法 实践法、争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忆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讨论它?这
2、节课我们要讨论它的有关学问。 (提醒课题:正方体的熟悉)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发学具。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手中的正方体。建议: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来讨论。 3、自主探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进展探究,再让他们小组沟通自己的发觉。 4、汇报沟通 (1)让生结合实物说说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说棱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验证的?从中明确: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让生说说有几个顶点?你是怎么验证的? 5、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多指名几个同学说特征。 6、结合直观图小
3、结: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它有12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7、提问:依据我们今日所学的学问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正方体? 8、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运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一下我们今日学习的正方体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说一说。完成表格。 三、观看比拟,体会异同 1、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一样点,有哪些不同点? 2、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展观看、归纳,再同桌沟通观看的结果。 3、汇报沟通。一样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4、依据比拟结果,想一想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不同点: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
4、一样,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练习 完成P20做一做 总结 今日这堂课我们熟悉了正方体,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正方体的熟悉 6个面 (完全一样,都是正方形) 立体图形正方体 12条棱 (长度相等) 8个顶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展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受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力量,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
5、点:初步学会精确推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教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翻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受过程 1.熟悉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展,找出之后进展分类。 生:教师,我
6、发觉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现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索的根底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预备,使学生亲身经受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假如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白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很多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7、师:所以根据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2.制作质数表。 投影出例如1。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问,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学问网络,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学问进展推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展推
8、断。在对整数进展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3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娴熟把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娴熟把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共享独学局部的完成状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_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_ 争论:你
9、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沟通。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沟通“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2。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旧采纳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看、思索。 (二)核心力量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和思索,进一步积存观看、猜测、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阅历。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受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
10、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看和思索,进展合情推理的力量,积存数学思维活动阅历。 (四)学习重点 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六)配套资源 百数表、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回忆我们讨论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讨论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学问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看、猜测,最终进展验证和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