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8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底 练习 根本 1、推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
2、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依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答复。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竞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
3、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慧题。 请小组争论这道题目应当怎么思索?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答复。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争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23708=560 八、课后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熟悉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
4、00米。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看等实践活动为新授学问作好预备。 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展一些观看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学问。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看大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对“千米”的长短有初步的了解。 二、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填括号(
5、说一说推理过程): 2米=( )分米 50分米=( )米 6厘米=( )毫米 30厘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80毫米=( )厘米 三、新授 1、 导入新课 量比拟周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 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适宜呢?这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学问。 板书课题:千米的熟悉 2、 联系实际,初步熟悉“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遗产示意图,引导学生观看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提醒进率。 A1
6、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展比拟: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一样吗?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C熟记进率。想想看:“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中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四、练习 1、 依据实际状况正确选用单位。 教室长3( ),小明身高130( );高速大路长50( );铅笔尖长4( )。 2、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厘米 2分米 2千米 2米粉2毫米 3、 带着学生观看:课前在一条直的路边量出100米的距离并在两端插上标杆
7、。问学生: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4、 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第71页“做一做”,中的两道实践题。 五、总结(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3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乘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索、探究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沟通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难点: 1、能结合详细情境,正确进展估算,为计算结果指出某个取
8、值范围。 2、理解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关键: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详细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学问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根本的计算力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讨论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精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展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根底上查找等量关系,能较娴熟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9、。 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嬉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拟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查找方法、 提醒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
10、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展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讨论: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协作进展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其次种方法是和差;一样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终都除以2。 方法三
11、: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奇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标准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再理解方法: 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 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现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
12、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观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观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 生:(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4、稳固方法,精确填数: 回到猜数嬉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和999,差111。 引导学生依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 三、探究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和差问题。 1、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再推断分析。)猜想语文与数学分数。
13、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 A、数学:(96+8)2=1042=52(分) 语文:96-52=44(分) 语文:(98-8)2=882=44(分) 数学:96-44=52(分) 对方法A进展反思和质疑。查找错误的缘由。 B、数学:962=192(分) (192+8)2=2002=100(分) 语文:192-100=92(分) 语文:962=192(分) (192-8)2=1842=92(分) 数学:192-92=100(分) C、数学:96+82=96+4=100(分) D、语文:96-82=96-4=92(分)怎样理解82? 2、仔细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300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50元两
14、人的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选择合理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日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教师。 学习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解和差问题的策略许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 五、观赏变化 1、转化成3个大强 2、转化成3个小强 3、转化成3个爸爸 课堂延长: 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索,将假设转化的思想,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好玩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
15、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规律思索力量。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索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擅长思索。教学难点: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索和回答下列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预备: 预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猜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学问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坦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
16、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一样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嬉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嬉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好玩的故事吗?今日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嬉戏好吗? 学生争论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列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当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列图。嬉戏要求: (1)试试看,移
17、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依据学生的答复状况(答对进展适当的嘉奖),并进展分析,然后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量。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局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 2从日常生活动身,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展抢答。 3最终进展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展嘉奖。 4、对相关题目进展具体的解释,让学生熟悉数学的神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详细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