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文化提到如此的高度,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文艺本来就是文 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美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 文化形式。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 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 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
2、能成为经 典。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 创造了楚辞文化。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不是,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 礼赞,是对宇宙的敬畏。这些经典都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那种看山 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性的,只有不断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所 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的高低。文化无处不在,同时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在变迁,在激荡,在淘汰,在创造,在积累,不同的时 代与社会有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对文艺作品来说,它的文化是主客观结合的
3、产物,既是对既有文化 的开掘、整理、发现与表现,又是文艺家自己对具体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包含着 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和 劳动文化。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无不说明,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 具有更大的力量。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 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无 不是一个个差异性的文化符号,老舍的茶馆是一部人像展览式作品,茶馆是舞台,更是社会的缩 影。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之间的
4、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一出家庭悲 剧,更是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它突出地提出了 19世纪末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人可以成为什么?电视 连续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或者在表达中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所 以,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荡为妄 作。后之视今,亦
5、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 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桃花涧修禊诗序(节选)(明)宋濂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蓄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 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润滨,且穷泉石之胜。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又三里所,夹岸皆 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又三十步,日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又六七 步,日饮鹤川,又四十步,水汇为潭。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糅觞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 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
6、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麟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迨罢归,日已 在青下。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 之旧俗,于漆、湎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 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 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雪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 矣,可不勖哉!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注】糅觞:漆过的酒杯。10.下列对文中画
7、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B.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C.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D.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禊:古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B.彭痂 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殛,未成年而死去的人。C. “蒯翰”,指木简与笔;“觥”,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D. “浴沂”“舞零”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弟子冉有所言之志。12.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均属有别于赠序的诗序,都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B.两文均先写修禊环境及过程,再加以议论,都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体。C.王文以“昔人”承接“古人”,从哲思转向历史,引出对庄子观点的批评。D.宋文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发舒身心,显示了作者祟尚清虚的志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14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两篇序文的写作目的。【1014题答案】【答案】10.B11. D 12. D15 .每当看到古人(文中对生死)发
9、生感慨的原因,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叹息哀 伤,(却)不能在心里明白。郑铉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这次所赋的诗句并且嘱托我作序。16 .王羲之的目的是批评道家(庄子)把生死看作一样的虚诞,寄情后人要敢于直面快乐时光总是短暂、 生命终会消亡的现实,从而珍惜欢乐,思考生命。宋濂的目的是否定借修禊事招魂续魄、被除不祥的旧俗以及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的态度。主张效仿 孔门弟子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积极有为的情怀志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正按次 第取来饮用。“觞有舟”主谓宾结
10、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沉浮”对应“随波”,意为随着水流漂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D;“有中断者”“有属联者”结构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A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这是孔子弟子冉有所言之志”错误,是曾皙(点)所言之志。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显示了作者祟尚清虚的志趣”错误,文章结尾“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作者 是认为晋人“多尚清虚,亦无取焉”。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由”,原因;“契”,符契;“喻”,明白。“以”,因为;“属”,通“嘱”
11、,嘱托;“序”,作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文中相关内容为“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殄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 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意思是“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 痛呢?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 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 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
12、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 的诗文有所感慨”。据此可概括出“王羲之的目的是批评道家(庄子)把生死看作一样的虚诞,寄情后 人要敢于直面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生命终会消亡的现实,从而珍惜欢乐,思考生命。文中相关内容为“郑之旧俗,于漆、消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 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雪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 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 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意思是“郑国旧俗,在漆消二水上,招魂续魄,佩执 兰草用来拔除不祥之气。现在离那时已经两
13、千年,虽然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是桃花流水更胜从前”“作为我辈中人,应该追随浴沂的风范,效法舞雪的咏叹,或许可以性情跟环境相适应,快乐跟大 道同在,而无愧于孔圣人的门生,然后不愧于作七尺男儿,能不勉励吗!我为游览美景作序之后,又重 申这样的箴言。其他的像晋人兰亭雅集,多崇尚道家的清净无为,也没什么可取的。据此可概括出 “宋濂的目的是否定借修禊事招魂续魄、被除不祥的旧俗以及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的态度。主张效仿孔门弟子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积极有为的情怀志向”。参考译文:兰亭集序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 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
14、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 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 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 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 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 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
15、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 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 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 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 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 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 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
16、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桃花涧修禊诗序(节选)浦江县向东走二十六里,有座高耸而葱笼茂密的山,就是玄麓山。山的西面,桃花涧的水从那里流 出来。到了丙申年(元顺帝十六年)三月上巳日(初一),郑彦真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览尽山泉 怪石的美景。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而行。又过了三里,两岸都是桃花, 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又走了三十步,叫做凤箫台,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有一丈左 右那么宽,可以垂钓。又走六七步,叫做饮鹤川。又走四十步,水流汇进水潭。回到石坛上,各自铺上坐尊,围着水流坐下。叫童仆拾来断木枯
17、柴,取来酒壶来温酒,倒进漆过的 酒杯。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正按次 第取来饮用。这时候微风从东面来,酒杯盘旋不进,甚至有的逆流而上,像相互敬酒的样子。酒过三巡,年纪最大的命令摆列纸笔,要求每人赋诗两首,如果没有完成的,罚酒三大杯。众人高 兴的答应了。等到结束回去的时候,夕阳已经在青松下了。第二天,郑君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所赋的诗句并嘱托我来作序。我按照韩诗内传作:三 月初一,桃花汛时,郑国旧俗,在)秦淆二水上,招魂续魄,佩执兰草用来祓除不祥之气。现在离那时已 经两千年,虽然时间和她点都不同,但是桃花流水更胜从前。他们的后裔能集合贤大夫
18、来进行修禊活 动,难道或是遗风还未消逝吗?虽然这样,也没办法照旧俗去做。作为我辈中人,应该追随浴沂的风范, 效法舞零的咏叹,或许可以性情跟环境相适应,快乐跟大道同在,而无愧于孔圣人的门生,然后不愧于 作七尺男儿,能不勉励吗!我为游览美景作序之后,又重申这样的箴言。其他的像晋人兰亭雅集,多崇尚道家的清净无为,也 没什么可取的。(二)古诗词阅读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
19、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释】谢玄晖:谢眺,字玄晖,他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名 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诗结尾相当精彩,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B.黄诗语言明白如话,诗人因景而抒情而寄慨,体现了江西诗派笔力雄健的特点。C.李诗起于眼前景结于钦佩谢眺,其间联系在于诗人所见之景与谢所见之景一样。D.李诗颔联写景想象极为丰富,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16 .简析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1516题答案】【答案】15.C16.同:都
20、化用或引用了谢眺的“澄江”名句;都动静结合地写景;都融叙事、写 景、抒情于一体;都联想丰富。异:黄诗“朱弦”“青眼”用典,李诗颔联写景以动衬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 “诗人所见之景与谢所见之景一样”错误,两人所见之景并非一样,由李诗标题“金陵城西楼月下 吟,和注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可知,诗人李白写的是 在金陵城西高楼上所见的景,谢玄晖写的是登山遥望京城看到的景。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黄庭坚诗的大意是: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 零,天地更
21、加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 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我从万里之外的远地乘船归来,在船上吹起长 笛;我的这颗心,将愿与白鸥结为朋友。首联叙事,写了诗人自己办完公事登快阁赏景一事;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静态的山、天 地、月和动态的江水,“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化用了谢眺的“澄江”名句;颈联“朱弦”“青眼”用 典,前句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来代表友情,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写高兴之事,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 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22、”,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颈联和尾联写出了诗人联想到 朋友不在身边,愿与白鸥为友的孤独无聊,愁绪无法排解的郁闷之情。李白诗的大意是: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和城垣的影子 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月下沉思久久不 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 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首联写景叙事,写吹凉风的夜晚诗人登楼眺望远方之事;颔联写景以动衬静,以水中倒影随波飘动和垂 珠的动景衬托出夜晚的安静;颈联写出了诗人在月下想到了古人;尾联化用谢跳的“澄江静
23、如练”名 句,并联想到了谢眺,表达自己与谢眺当时相似的心境,抒发了诗人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 忧愁。综上,两首诗都化用或引用了谢眺的“澄江”名句;都动静结合地写景;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 体;都联想丰富。不同之处在于黄诗“朱弦”“青眼”用典,李诗颔联写景以动衬静。(三)名篇名句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状写秦蜀两地之间崇 山峻岭不可逾越。(2)屈原在离骚中用“, ”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 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3)陈情表中,对于朝廷授予自己洗马一职,李密虽感激地表示“,但因要奉 养祖母也只能“。【17题答案】【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 北斗 联盟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