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5篇(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
《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5篇(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5篇(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5篇(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1 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 樊照彬 一、设计思路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数学对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数应用题,为聋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意义,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设计注重联系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培养聋生的分析、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并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即轻松又有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应该题中份数与量间的关系,并准确的确定单位“1”,寻找到等量关系。 2、能力
2、目标: 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等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数快速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分数单位“1”与总量间的关系的理解,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4、缺陷补偿:通过对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及明了的解题思路的概括,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尽可能的发展语言培养思维。 三、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及方法 难点:单位“1”与总题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聋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
3、将采用引导法、观察法,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对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并运用方程的方式变未知为已知,确实单位“1”,从而达到区分份数与量间的变化和联系。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 1、温故知新 我校有培智学生36人,聋生是培智人数的,求聋生有多少人? 2、启迪新知 我校分聋生和培智两部分学生,其中聋生占,培智儿童有36人。我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1)看:观察本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已知:聋生占全校学生数的 培智学生有36人 未知:我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找:画出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 “1”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聋生+
4、培智学生=全校学生 全校的学生数便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求单位“1”的量我们便可以把全校共有的学生数设为X。那么聋生占的量就是可以表示为X,再根据所得的等量关系表示为:X+36=X。 (3)解: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求解。 解:设全校共有学生X人。 1X + 36=X 41(1-)X=36 43X=36 X=36 X=48(人) 答:全校共有学生48人。 3、方法总结 运算求得结果后,让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发现谁以后才能求解出聋生的人数?为什么要用全校学生的人数去乘聋生的份数? 经过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只有先找到总量,然后确定单位“1”才能求出占总量份数的量。 根
5、据学生的发现总结方法: 43 (一)找到总量,确定单位“1” (二)求出占份数的量 (三)用各部分量来表示总量(即相等关系) 4、强化巩固 总结方法后:课本25页的例4,并让学生按方法分析,并列出相等的关系式。 例4: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下15千克。买来时大米多少千克? (1)看: 已知:吃了 还剩15千克 求知:买时大米多少千克? (2)找: 5858 吃了+剩下=买时大米 (3)解 解:设买时大米X千克。 5X+15=X 8X=15 X=40(千克) 83 答:买时大米40千克。 5、随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求解分数
6、应用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业: 下面是樊老师三月份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看后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樊老师三月份预支出1000元,三月份的工资收入比支出多了,而这个月我又准备为母亲买药用去了300元,请帮樊老师算一下本月还可以剩下多少钱?(答案:300元)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35 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2 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复习、例l、例2及做一做的习题, 练习九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见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通过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
7、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探究乘、除法应用题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PPT课件、直尺,学生每人准备小尺 教学重难点:分析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棉田的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2)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3)故事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 (4)汽车的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 2出示课本复习题,要求学生先独立解答,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回答下面问题,再集体订正 (1)把谁看作单位“1”? (2)单位“1”的量知道吗? (3)已知单位“1”,怎样求它的是多少呢? (4)为
8、什么用乘法计算? 3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又如何解答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l (1)读题并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示意图并由图分析数量关系。 是哪个数量的?以哪个数量为标准把它看作单位“l”? 单位“l”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单位“1”的 是谁?在图中怎样表示?逐步完成线段图 谁能根据题意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式? 板书等量关系式:体重 =体内水分的重量 怎样解答呢? (3)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列方程解答,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并
9、口述检验的方法。 (4)比较复习题与例1,两题在结构和解法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反馈后归纳小结: 结构上:相同点:叙述的事情和数量关系都没变 不同点:已知条件和问题互相交换 解法上:相同点:都要先确定单位“1”的量 不同点:复习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 例1中单位“l”是未知的,可用方程解答 (5)教师强调解答分数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确定好单位“1”,然后分析它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从而确定用什么方法解答。 (6)练习第34页“做一做”,学生自己解答,订正时请23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教学例2: 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一件上衣多少钱? (1)启发学生自
10、己画线段图 题中有几个量?根据题意,如果用线段图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几条线段? 先画表示什么价格的线段?为什么? 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应画多长?根据是什么? 根据老师的提示共同逐步完成线段图 (2)学生分小组自己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4)集体订正,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5)练习第35页“做一做”,先画线段图,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数量关系式 3阅读课本第3435页的内容,着重看书中想的部分 教师强调: 例1中的表示的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只要画一条线段即可。 例2中的表示一种量是另一种量的,要画两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的第1题先让
11、学生自己读题,分小组讨论,说说把谁看作单位“1”,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怎样,再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练习九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把思路说给同桌听,集体订正时,指名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独立作业,练习九的第八45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单位“1”已知用什么方法解答?未知呢?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共3 分数应用题 执教: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毛云鹤 一、导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六年数学学习的最主要部分,也是很多同学头疼了半年的敌手。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就像一道无形的终极关卡关键而艰险,今天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破
12、解它的神秘魔咒吧! 学习目标: 二、闯关武器: 第一武器:能准确找出单位“1”; 第二武器:看单位“1”与要求题目的关系,判断用乘法还是除法; 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除法:求单位“1”是多少 三、第一关:数学中的王牌天后单位“1”(条件中的分数属于谁,谁就是单位“1”) (1)通常记号:在“相当于”、“是”、“占”后面的内容。(学生汇报) 1、母鸡占总数的3/5。 2、汽车速度是火车速度的5/6。 3、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5。 4、白羊只数相当于黑羊的4/5。 (2)与谁比较,谁就是单位“1”(学生总结) 1、鸭的孵化期比鸡长1/3; 2、晨报比晚报少卖1/4; 3、这个
13、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1/2; 4、体积相当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1/10; (3)没给出明显记号的题目,要看好到底在和谁比较,谁就是单位“1”(扩句整理) 1、小飞家上个月用水约10吨,这个月节约了1/25; 2、学校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3; 3、商场的篮球降价14出售; 4、因泥沙堆积,洞庭湖的面积由原来4350km2缩小为约2700km2,洞庭湖的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 四、分清乘除法: 能找对单位“1”的你要想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大关还学要了解何时用乘法,何时用除法。 (1)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规律: 单位“1”的量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单位“1”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 应用题 教学 设计 浅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