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区域地理教案).docx
《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区域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区域地理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区域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2、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
3、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
4、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 ,多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 保护;夏季降水,且多 。 (2)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5、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过度放牧的地方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截坡地流失的 ,堆积形成肥沃的 (2)读教材图 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能够有
6、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 耕作。 退耕结合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退耕的同时要控制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探究思考 读图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沟谷进一步发
7、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探究 初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能在世界森林资源分布图上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教学重点:森林的环境作用,森林破坏情况及产生的严重生态问题。 教学难点:森林的环境作用。 教 具:多媒体教学(漫画、图片、资料、实例) 教学方法:运用电教手段,引入漫画、图片、资料、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皮肤上附着很多毫毛、头发等,它们的排汗和保温作用对维持人体的水分和体
8、温起重要作用。对于地球来讲,什么是她的“毛发”呢?那就是生长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们就了解有关森林的知识。 讲授新课:播放有关森林的纪录片,提问:森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书) 1、 森林的经济效益(板书):由于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可直接通过提问。 教师总结:森林除了刚才提到的经济作用,还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环境效益(板书): 通过多媒体显示一组森林作用的数据,以及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由学生填图。 森林作用的数据 森林的环境作用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 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调节大气成份 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教案 区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