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案3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案).docx
《认识厘米教案3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厘米教案3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厘米教案3篇(厘米毫米的认识教案)认识厘米教案1 认识厘米教案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小朋友们,课桌是我们天天要用的,看,这三个小朋友在测量课桌的长边呢。(播放录音)这里的一拃就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长度。 质疑:同一张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生:因为数学书、铅笔盒、一柞都是不一样长的。还可以说:选择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小结:看来,要想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就必须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发明了一种测量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尺)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直尺 师:(课件出示直尺)下面请你看着老师这把放大的尺或者自己的尺,观察一下,
2、你的尺和老师的直尺都有些什么? 生:数字 师:请你们按顺序一起读一读 师:尺上的数是从几开始的? 师:0在数字中表示一个也没有,在直尺上就表示开始,是我们测量时的起点。师:那尺上还有什么?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小竖线叫做刻度线。这些按顺序排列的数正好在这些较长的刻度线下面,数几就表示刻度几。0就表示这条刻度线是刻度0、1就是刻度1。追问:3就是?刻度5在哪里,请你在尺上找一找? 师: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尺上有什么? 生1:厘米(板书)生2:cm(板书)(这个学生观察的真仔细啊) (如果没人回答,师就问:那你们的尺上有厘米两个字吗?那有什么呀?) 师:嗯,有的小朋友的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小
3、朋友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是厘米的英文缩写。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2、认识1厘米(1)初步认识1厘米 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想)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贴出板书) 师: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说一遍。(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追问:刻度5到刻度6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刻度5到刻度6也是1大格,1大格就是1厘米) 师:你能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1厘米吗? 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从尺子上找到了这么多的1厘米。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尺子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
4、厘米。(2)体验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做:用拇指和食指把小棒轻轻夹住,再把小棒轻轻抽出,这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空隙就是1厘米。 师:把手放下,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把它记在脑子里。 师:现在不用小棒,用手势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我们可以用小棒插进去验正一下。你们比划的准吗? 师:你觉得1厘米怎么样?(很短) 师:是啊,1厘米确实很短。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做单位。(3)生活中的1厘米 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长度接近1厘米,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厘米,订书钉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实际上我们的身上也藏着1厘米呢,看,我们食
5、指的宽大约也是1厘米。(教师手势演示一下) 师:小朋友看看自己食指的宽度大约也是1厘米。 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课后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找。 3、认识几厘米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了1厘米有多长,也知道了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1)找2厘米 师:那你知道刻度0到刻度2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吗?你怎么知道的?(回答不出可提示:里面有2大格,就是2厘米) 师:你还能在尺上找到 2厘米吗?(找2人回答,第一人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在直尺上自主寻找2厘米。)(2)找5厘米 师:你能从直尺上找到5厘米吗? 追问:为什么从刻度0到刻度5之
6、间的长度是5厘米? 师:你还能找到5厘米吗? (3)找10厘米 师:谁能找到10厘米?你怎么找到是10厘米?(4)比较方法 师:我们在尺上找几厘米的时候,你觉得从刻度几开始找比较方便?为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师:我们来看,刻度0到刻度2就是2厘米,刻度0到刻度5就是5厘米,刻度0到刻度10就是10厘米) 小结:看来,从刻度0开始,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课件出示)那刻度0到刻度6是几厘米?刻度0到刻度8呢? 4、学会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过渡:刻度0很重要,我们量物体的长度一般也是从刻度0开始的。(1)量一量蜡笔和线段的长度 出示情境图,师:蜡笔长几厘米?线段长几厘米? 追问:你是怎
7、样看出来的?(从刻度0开始,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教授量法 师:这是三个小朋友的测量方法,请你们观察一下,哪个小朋友的量法正确的?(第二只) 师:第一个为什么不对?第三个为什么不对? 师:那你觉得在测量线段时,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时,一般要将物体或线段的一端与刻度0对齐,把尺的边沿着物体的边平放,再看另一端正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3)练习:想想做做1 师:请小朋友们看,这两条线段,哪条线段长?(直接回答)师:长多少?拿出尺子,在作业纸上量量看。生独立完成。交流。师:长多少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3厘米的?(9-6
8、=3)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出,师:课件展示,如果老师只量这一段可以吗?) 前面这段红色的和下面的蓝色的是一样的,我们只要直接来量量多出来的部分是几厘米。 5、用厘米尺画定长线段(1)画4厘米的线段 师: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线段得长度了,那你会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吗。学生试着画一画。说说画法 演示画法 师:看,老师是这样画的,先对准刻度0画一个端点,再从刻度0画到刻度4,然后在刻度上的地方画上端点,在线段上方标上长度。(2)画7厘米的线段 出示题目要求。 师:你能在这条线段的下面再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吗?一起来读一读 分析题目 师:你知道这里是要画一条几厘米的线段吗?生
9、:7厘米 学生画线段 师:请你画在老师发下来的纸上。画好后同桌间相互检查。师: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的? 师:画线段时,一般要从刻度0开始画比较简单。 6、用断尺测量 师:小明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刚学会了用尺子量物体和线段的方法,就兴高采烈地测量了自己的一块橡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测量后得到的结果得对不对? 出示断尺测量图,让学生判断结果的对错。师:说说为什么是错的? 师:那应该是几厘米呢?为什么? 小结:测量物体的长一般从刻度0开始量,这样比较方便。在没有刻度0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刻度几开始量,数出几大格就是几厘米。练习:想想做做“6” 讲:这里有三条线段,看看它们各长几厘米? 师:(出示3厘米长的
10、线段)这条线段长几厘米?为什么是3厘米? 师:(出示6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几厘米?你怎么知道这条线段的长度是6厘米的?生:数格子。师:老师觉得这样数有点累,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师:(出示8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几厘米?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当线段比较长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结束的刻度减去起始的刻度。 7、认识大约几厘米 (1)师:前面我们测量和画的都是整厘米数的线段或物体,那是否所有物体或线段都是整厘米呢? 下面我们来看“想想做做3”,一起把题目读一读。生做,校对。师:谁来说说你的答案。生说答案。 师:虽然这两条线段一条比8厘米长一些,一条比8厘米短一些,但是都很接近8厘米,我们可以把这两条
11、线段的长度说成大约8厘米。 小结:以后我们在测量线段或物体时,所测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可以看它最接近几厘米,就说大约几厘米。(2)测量手掌的宽度 出示测量手掌宽度的图片 师:这是小明测量自己手掌宽度的图片。量手掌宽度时,先要把五指并拢,手掌放平,找到最宽处,测量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手掌的宽度是多少厘米? 师:小明的手掌的宽7厘米?对吗?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自己手掌宽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自主测量。 师:请你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跟同桌说一说。学生活动。交流 师指名回答:你的手掌的宽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呢?(3)一拃长 出示测量一拃长度的图片 师:这是小明测量自己一拃长度的
12、图片。一拃刚才老师已经介绍过,就是张开拇指和中指之间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拃到底有多长? 学生测量自己的一拃长 师:你能量一量你的一拃长大约是几厘米?(学生活动) 交流:你的一拃长大约多少厘米? 用一拃长测量物体 师:手掌的宽度或一拃的长度都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随身携带的尺子,在没有尺的时候,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和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用一拃长来估一估课桌高几拃?课桌的高就是课桌面上一条边到课桌底的距离,再来估一估椅子高几拃? 学生活动。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厘米有多长?你能再比划一下吗?用厘米尺量物体或线段时要注意哪些地方?用厘米尺画物体或
13、线段时又要注意哪些地方? 认识厘米教案2 阿福的新衣 -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初步认识线段,会画线段,并能量出它的长度。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1厘米有多长,用厘米做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 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尺子,一些比较短的实物如新铅笔、橡皮、电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厘米 教案 毫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