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重点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pu) 狂澜(lan) 气魄(pd) 污秽(hul) B.祈祷(qi) 炽痛(chi) 机杼(zhti) 亘古(g6n) C.惩罚(chBng)词语(lan)田垄(long) 默契(qi) D.金柝(tud)军帖(tie)蚱蠕(za)屏障(ping)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摇蓝喧闹字帖气势磅礴B.臂膀崎岖斑澜九曲连环C.斑驳高粱澎湃高山之颠D.气概嗥鸣懊悔绝壁断崖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D.中国父母是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4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8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拟人)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夸张)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9
3、 .下列表达方式依次判断全对的一项是()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之内。”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闵别22年的稼先。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 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 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
4、否 恰当。4 .【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修辞方法应该是互文。故选:Co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 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 断正误。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选 出判断错误的一项。5 .【答案】C【解析】句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表明的是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以句中使用的是议论的语言 表达方式;句是对对闻先生状态的具体描述和他的语言描写,所以句中使用的是描写的语言表 达方式;句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使用了抒情的语言
5、表达方式;句中陈述了我与稼先见面的事 情,使用了记叙的语言表达方式。故选:Co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方式。解答时根据所学和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即可。做好本题需要明确语言基本表达方式,并能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灵活运用。6 .【答案】C【解析】A.有误,成分残缺,可在“敢拼敢搏”后面添加“的精神”;B.有误,表意重复,可将“大约”“左右”删去其一;C.正确;D.有误,用词不当,“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故选:Co本题考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 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 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辨
6、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 .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 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 .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 .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 .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 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7 .【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阿爷”是木兰对父亲的称呼。故选:Co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
7、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 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 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8 .【答案】【小题1独坐幽篁里,故园东望路漫漫【小题2】双袖龙钟泪不干,此夜曲中闻折柳【小题3】何人不起故园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策勋十二转【解析】(1)独坐幽篁里(重点字:篁)(2)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
8、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9 .【答案】【小题1】老舍【小题2】骆驼祥子【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作者及作品的分析能力。从选文中攒钱买车以及过“双寿”等 情节,可以知道这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情节,其作者是老舍(舒庆春)。(2)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 充满生
9、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 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 上等车夫。选文就是祥子第一次买车前的情节。不知道自己生日的祥子,把买车的日子就定为自 己的生日,也是车的生日,这是个“双寿”,他几乎是把自己的新车看作了自己的亲生兄弟,甚 至是看作了另一个自己,抑或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才在心里说是“双寿”。答案:(1)老舍骆驼祥子(2)祥子第一次买车。文中的“双寿”是指祥子和他的车同一天过生日。骆驼祥子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本文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 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
10、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 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 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 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 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0 .【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语句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叙写了战士们行军走 路时红军战士们的对话语言,运用了语言描写方法。运用“呀”“啦”等语气词,生动形象地展
11、现了战士们面对困难相互鼓励的情形,表现了战士们团结友爱、意志坚强和乐观豪迈的品质。语句“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叙写了翻 越大山时所看到的景致,是景物描写或者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浓密的树林”“银子似的泉水” 写出了景色的美好,翻越老山界本来是非常困难的事,这里却描绘了清幽美好的自然环境,以此 来衬托翻山越岭后红军战士内心的轻松喜悦。(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筛选概括作答。“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一句中的“奇观”指长征行军路途中夜间翻越大山时战士们手持 火把的壮观景象,可直接提取原文第段“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12、,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 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作为答案。从深层次上分析,夜间行军,又是过老山界这样的高山,后边还有敌人的追兵,处境不可谓不艰 难。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能够以苦为乐,红军队伍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奋勇前进的壮举也堪称 奇观。“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结尾段写到“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说明战士们翻越老山界的困难, 又叙写比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说明长征途中遇到困难更多,更困难,运用对比的手法,
13、这里说的“还是小得很”,是与整个长 征中遇到的困难比较而言的,这更能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无畏的 革命精神,进而表明长征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更能表明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答案:(1)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团结友爱、英勇坚强的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环境(景物)描写,以清幽美好的环境烘托了红军翻越老山界后轻松愉悦的心情。(2)首先“奇观”指火把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与星光接起来,景象壮观、浪漫。其次,红军队 伍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奋勇前进的壮举堪称“奇观”,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3)作者将翻越老山界的困难与长征中遇到的其它困难相比,说明在长征中遇到过更多、更大的
14、困难,突出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的精神,也说明了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小题2】【小题3】【解析】语段选自老山界,记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一一老山 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11 .【答案】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父亲劝我不 要催促朋友还钱;A;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
15、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 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B;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行为开脱【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概括,能够找出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总结,文中主 要写了父亲的三件事,第2段是一件事,写父亲给公共走廊换灯泡;第5段写父亲打扫公共楼梯, 还主动与陌生人说话;第8-10段写父亲劝“我”不要催朋友要钱.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 可.(2)该题考查的是给文章做批注,先要选择一处,再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可以是对句子的体 会感受,也可以是对句子意思的评价,能够句意清晰明了,表达明确即可.(3)该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含义的赏析,
16、要结合第10段所表达的意思去分析.意思是“我”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可是却自私冷漠,与父亲的助人为乐相比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找出比喻或对比的修辞方法,再结合句子意思去分析,告诉我们化解矛盾的方法是用真诚、宽 容的方式,而不是冷漠.(4)该题考查的是对父亲做法的分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认同或者不认同,先明确自己的 观点,再分析认同与不认同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1分),意对即可)(2)示例:A处: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怨;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做起.B
17、处: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行为 开脱.c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态;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 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D处:言语虽然朴素,却道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两个反问 句表现父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每处(2分),批注合理即可,照抄示例 不给分)(3)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 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2分)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 待.(1
18、分),意对即可)(4)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 友.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 序约俗.这篇文章讲述了父亲来看“我”时,给公共走廊换灯泡,并且打扫公共楼梯,还劝“我”不要催 朋友还钱的事,表达了对父亲美好品质的赞美.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 连接,语义通顺.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 何.公式中的“
19、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 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12 .【答案】【小题1】只,只是,了解,到,等到,于是【小题2】C【小题3】略【小题4】略【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及,至IJ,等到。句意: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遂,于是。(2)本题考查“以”字的用法。例句中的“以”是介词,用。A.动词,认为;B.连词,来;C.介词,用;D.介词,凭借;故选:C
20、o(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字词: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邪,吗。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 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重点字词:即,就;更,另,另外;舌I,擦拭;见事,明白事理。句意: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4)本题考查文本理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运用侧面描写,通过鲁 肃与吕蒙谈论时对吕蒙学识增长的惊叹,表现了吕蒙学识的增长。“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现了吕蒙的自信,也可以看出他学识的增 长。“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也可以看
21、出吕蒙学识的增长,得到了鲁肃的认可,所以才会与他结友。答案:(1)只,只是;了解;到,等到;于是。(2) C(3)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4)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写吕蒙和鲁肃论议以及鲁肃对吕蒙才学的惊讶,侧面衬托出吕蒙 的自信,进而表现他学识的进步。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22、”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 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 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 后分别了。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 不翻译;2 .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
23、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 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 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 快。13 .【答案】【小题1】(1)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 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这句话的意思是: 想方设法竟相争妍斗艳。所以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 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山东省 枣庄市 城区 重点 学校 年级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