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存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慧才智。 3、能按事情的进展挨次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擅长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慧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预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
2、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慌张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教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终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忙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依据课后其次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局部,并把括号中的内容
3、补充完整。 第一局部: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其次局部:田、孙协商,直取大梁(38段)。 第三局部: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局部: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其次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局部(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表达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忧
4、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需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简单。这为后文齐军大胜,表达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其次局部(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策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假如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假如直奔邯郸有可能:(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败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策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
5、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策。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策推断精确、措施坚决。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局部。 1、孙膑的计策是怎样详细实施的?自由读第三局部,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靠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觉,孙膑的计策得以顺当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