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教材内容 本组教材以“语言表达的艺术”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杨氏之子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灵奇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污辱,机灵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学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爱护半截蜡烛里的隐秘与德国军官的机灵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布满了胆略和才智;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大的语言,说明白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敬重。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2、;二是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了解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存美丽的语言。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三”安排了以“劝告”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忆拓展三”也是紧紧围绕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沟通平台”“日积月累”“展现台”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积存精妙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把握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艺术。 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体裁的表达方式,引导积存美丽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2、了解不同体裁表达方式,在学习中积存美丽语言
3、。 估计课时 杨氏之子1课时 晏子使楚2课时 半截蜡烛1课时 打电话1课时 口语交际三1课时 习作三2课时 回忆拓展三1课时 共计9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培育我们筹划活动和与同龄人沟通、沟通的力量。 2、了解书信的写作要求,能在信中有条理地、详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正确建议,加强与同龄人的沟通、沟通,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共享习作的欢乐。 3、能按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对自己的书信进展仔细修改。 教学重点: 营造气氛激发活动热忱,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筹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备
4、: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状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营造气氛,激发活动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渲染气氛。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表达: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感无比的骄傲! 3教师利用课件展现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局部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查找联系对象。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宽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吗?今日我们就来筹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
5、“手拉手”活动。 板书:筹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预备工作是什么? 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组沟通探讨。 5学生集体沟通汇报。 依据学生的沟通板书。沟通方式: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电话、网络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呈现喧闹的筹划场面。) 三、集思广益,开展交往活动。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信任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
6、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议和沟通。 2学生分小组商议。 教师参加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展详细的指导。 3全班沟通各组的筹划状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筹划多姿多彩,让人感动,看,有布满关心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状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便利快捷的网上沟通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 状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沟通 (2)你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都蕴涵着你们的想法和思想。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规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沟通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展启发
7、。学生自由沟通,其他同学帮忙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4学生分组沟通,最终形成共识,做到“六个一”: A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 B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的状况,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怀和祝愿、写信寄信全要由小伙伴自己独立完成,表达真情实感。当孩子们接到远方朋友的回信时,要提示他们保持联系,持之以恒,使友情不断加深,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相互学习,教给孩子们怎样交友收获大。让孩子们从一封封信件这个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对方小伙伴们的生活,珍惜今日,更加奋勉努力。使孩子们通过信件从比照中找到自身的责任,
8、找到助人的欢乐); C给小伙伴送一本好书(将优秀图书送给小伙伴,使少年儿童通过读书、读报更新观念,猎取真知,更健壮成长); D给小伙伴赠送一件当地的土特产品; E向小伙伴学一种新学问(或新本事); F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 四、深入探讨,课外实践交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细心的筹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教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情愿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知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情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与对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5年级2班 朱珩尧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5年级2班 王笃行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20xx级1班
9、 余楚萌 甘肃省兰州市试验小学5年级 汤洋 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其次附属小学6年级 潘晟威 北京市海淀区试验小学4年级12班 陈奕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试验小学5年级4班 文雯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5年级 张文博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小学4年级1班 邓先飞 3通过大家的争论、沟通,你们肯定还有许多与异地的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告知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共筑美妙将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育学生发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
10、关注生活的态度。 2.熟悉本课7个生字,能用详细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 感悟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育学生发觉、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创造与发觉,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除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预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觉”。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创造发觉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学问。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觉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想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二、循题读文,
11、理解“发觉” 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留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索:“我”童年的发觉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觉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认真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一样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洁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拟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
12、达的详细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索:“我”那非凡的发觉,是怎样发觉的? 2.依据学习规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规划: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洁的发觉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沟通。 (1)“我”是在做梦中发觉自己总在飞行,并且发觉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奇怪,想解决这个奇异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教师请教,教师给我们解答。 (3)教师的解答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毕竟是怎么来的。 (4)我对“九月怀胎”进展思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了宏大的“发觉”。 四、作
13、业 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觉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觉和发觉的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改编之后的新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专题组织单元。在教材整合的优势下,单元内部各局部之间联系更严密,导语、课例、练习、资料链接、回忆、口语、习作一气呵成,为师生整体驾驭把握材料,独立学习思索供应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经过调查发觉大局部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因素,普遍缺乏语文积存,阅读量小,学问面窄,严峻缺乏独立思索力量,在课堂上经常处于人云亦云的状态,这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不利。 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借助于新教材的得力编排方式,我尝试以单元合并的方法进展教学,不
14、再一篇篇文章单独讲解,而是围绕一个大主题阅读学习,把单篇课文放在专题的大环境里领悟, 以导语为依据,提高整体感知力量。在围绕主题的阅读过程中,学会取舍,加强对重点内容的提取处理力量,给了学生对课文进展横向比拟分析的时机,也因此为学生供应了更充分的独立思索作业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方法比常规分篇教学节约了时间,这些时间又可以还给学生进展阅读和积存,在有限时间内猎取最大信息量。 详细操作一般分为四次不同层次的阅读和一次自我反思回忆,细节上可依据学情适当调整。 、第一读(一课时): 通读整个单元课文,初步熟悉生字,读准字音,能把课文读下来,根本读通句段,大致了解每课内容。可以自由朗读和默读训练交叉进展
15、。 、其次读(两课时): 读导语,体会导语中指出的重点,抓住核心词汇,明确单元主题。教师依据主题确定阅读提纲。 学生依据阅读提纲读课文、选读课文、资料袋等内容,提炼与主题亲密相关的内容,进展整理,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通读过程中,你还对哪些话题、内容感兴趣?简要列出,教师帮助做适当删减,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借助图书馆、校园网进展查阅,查阅以大量扫瞄为主,可做提要式记录。 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沟通,同时融合口语交际内容。 、第三读: 精读品析与跳动阅读,品析精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结合课后练习进展指导,进展朗读训练。 、第四读: 处理略读课文,结合主题解决1-2个问题。 、回忆: 自我小结本单元学习收获
16、,在笔记本上整理列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把握的学问点以及每课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简要沟通: 通过单元学习你对本专题有了哪些了解? 、穿插: 字词听写、精品段落背诵检查、同步训练学问性帮助练习、同步训练阅读内容。 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利于学生开展自学,但是小学问点的把握不够扎实,需要利用早午读及有限的自习时间,凭借帮助练习册加以稳固。目前我正在尝试进一步完善这种方法。匆忙成文,恳请指教。 附: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了解西部的过去与今日,历史与进展。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品尝语言的美丽,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由
17、阅读导语和课,课后资料袋以及补充阅读材料拉萨古城 、熟悉生字,自己勾画喜爱的词语。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关于西部的话题。 、聊一聊: 通过四篇课文,你对祖国的西部有了哪些了解?地貌,气候,风俗,历史,进展 二、提问 关于西部,你还有哪些话题情愿和大家沟通?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内容? 在笔记本上进展排列: 草原风景 蒙古族的生活 丝绸之路 匈奴族的迁徙 张骞出访西域 西域部落 新疆建立兵团(解放军进疆) 青藏铁路 拉萨 藏教寺庙 三、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图片,重要的在笔记本上做简要记录,同学之间做沟通 四、处理精读课文 、草原: 明确: 课文从两局部内容入手,草原的风光迷人;草原人热
18、忱好客。 体会: 静态的景物描写;动态的迎客场面。 、白杨: 生存环境茫茫戈壁,渺无人烟 明确: 白杨的形象 外型高大挺拔,笔直 共性顽强、不动摇、适应力强 明确: 写白杨是为了突出像白杨一样顽强英勇扎根边疆的建立者,结合阅读链接内容(艾青帐篷)明确借物喻人的写法。 、学生解决课后练习,教师做适当教导。 、背诵描写草原和白杨的有关段落。 五、处理略读课文 、丝绸之路: 借助标志性词句进展分段训练。明确以回想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公元前年的东西方沟通的一个场面。 借助相关词语了解课文中的照顾。 开头: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结尾:每当凝视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富强的遐想。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9、 学生分析: 地质条件简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天气状况恶劣 的确不是一件简洁的事极度缺氧 西方媒体预言 争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句反复消失的作用,留意标点的变化,体会工人们昂扬的斗志,澎湃的激情和克制一切困难的士气。 六、自我回忆 要求学生通过回忆在笔记本上列出学习本单元之后了解到的内容和每课应把握的重点问题,对整个单元进展链接和梳理,可依据个人状况选择字词或句段进展归纳整理,出一份小试卷交换完成。 (说明:作业及听写随堂布置,以根底学问的稳固为主,借助同步训练进展延展性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教学要求 一、学问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好词佳句。
20、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毕升的执著和活字印刷术的深远影响。 (3)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感受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读中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进展作出的巨大奉献。 (2)在读中感悟毕升在创造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投入。 (3)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敬重学生的独特的共性体验。 三、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毕升为实现幻想的努力和投入,以及他对世界印刷术所做出的巨大奉献,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教育学生的牢记:幻想的实现在于实践,在于执著的追求。 重难点与关键 1、从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体会他的执著精神。 2、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