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5篇).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把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存小数位数越多,准确程度越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准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存小数位数越多,准确程度越高。 教学方法: 探究沟通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课型: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情境图,电子秤上显示的数据和售货员的话,提出疑问怎么会不一样?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数,复习整数求近似数。 (二)探究沟通 1.出示情境图,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精确数,
2、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数是多少?小组争论后指名汇报。 (依据学生汇报现场操作展现在多媒体PPT中,插入函数能在播放时在方框里输入学生汇报结果,能准时将学生的想法呈现在课件上) 2依据汇报结果,分别详细探讨保存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保存一位小数,保存整数后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3、强调取近似数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组探讨1与1.0的准确度 5、引导通过线段图理解保存一位小数是1.0,小数末尾的0,应当保存,不能去掉。 6、总结:刚刚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数?独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组中沟通,找不同说缘由。 (三)稳固练习 1、选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
3、1)保存( )位小数,表示准确到非常位。 一位 两位 三位 (2)假如要求保存三位小数,表示准确到( )位。 分 百分 千分 2、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保存两位小数 0.256 12.006 1.0987 (2)准确到非常位 3.72 0.58 9.0548 (选两组,整组4人一起在电脑前争论后,将本组答案用电脑操作呈现在课件上放映呈现给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数 4、拓展题 四、全课总结 1、数学课将完毕了,你有哪些收获?在哪方面还需努力? 2、今日我们学习的是课本73页的学问,翻开课本,仔细看一看课本,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把握的学问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朗读出来。 课后作业:
4、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表示近似数的时,0不能去掉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二 一、说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比拟小数的大小。比拟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根底。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熟悉,把握小数的比拟方法,并在好玩的数学活动中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殊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亲密联系。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熟悉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
5、系。 基于对教材的熟悉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 1.把握比拟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进展数感,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3.在活动中培育猎取、提炼信息的力量,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树立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拟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娴熟把握小数大小的比拟方法,活动的预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
6、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展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把握学问,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根底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详细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复习导
7、入,探究新知 比拟大小,应用学问 总结回忆,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男同学都喜爱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王教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复习导入,探究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复习整数大小的比拟方法导入小数的大小的比拟。 (1)出示几道练习题,请学生答复,说说你是怎么比拟的。 (2)总结整数大小的比拟方法。 (三)比拟大小,应用新知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通过列举四种物品不同的价格进展比拟,其中包含三个学问
8、点,即整数局部的比拟,小数局部非常位上数的比拟,百分位上数的比拟,从而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拟方法。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争论沟通,最终得出比拟方法,初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了探究胜利的喜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和提高连续探究的兴趣。 (四)总结回忆,解决问题 本环节主要是做一些练习题,回过头来解决开头设计的问题:男同学跳远成绩的排名。这样能使新学问学以志用。 在本节课马上完毕时,进展总结,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小数比拟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展最终的总结与沟通,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索并初步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9、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根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展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育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把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快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依据运算定律,在 上填上适宜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
10、5+38+75=(125+ )+38 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 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展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局部学问。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发觉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忆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连续行驶并规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规划的?根据规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根据规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 依据学生答复板书:115+132+118+8
11、5。 3、组织沟通。 沟通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 方法二: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4、比拟算法。 比拟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拟发觉: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转变其运算挨次,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看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
12、关键:“凑整” 方法:“用运算律”) 5.根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遇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展简便计算。 观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如无,按挨次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6、凑整训练。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283 1597 253 47 164 317 403 打算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快速地做出打算,必需加快我们辨别凑整数的速度。 (三)检测评价 1、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