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2篇(幼儿园小班教学工作反思简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2篇(幼儿园小班教学工作反思简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2篇(幼儿园小班教学工作反思简短).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2篇(幼儿园小班教学工作反思简短)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1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家庭成员的特点与动物的相似之处。 2、体会家庭成员之间浓厚的关爱之情,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3、尝试用“这是。其实呢,他是。”的语言结构介绍自己的家人。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绘本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 PPT课件 一、播放PPT1,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日本小男孩,大家赶快用掌声请出他。 师:(以小男孩口吻介绍)大家好!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请你猜猜我家还有谁?(幼儿自由猜测,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出示相应人物图片) 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
2、下我的家人。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这是我奶奶,早纪子女士。这是我妹妹,茜茜。 二、基础部分 1。播放PPT2,介绍书名。师:(继续以祥太口吻)“你们知道吗,我家是个有趣的动物园,欢迎光临!”师:咦,祥太怎么会说“我家是动物园”呢?你们来猜猜是怎么回事?(鼓励幼儿大胆猜测书中内容) 2。师:别着急,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就一起去祥太家,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到底有那些动物呢? 3。播放PPT3,尝试进行人物与动物匹配,并初步感受句型“其实呢,他是。”师:祥太在干什么?你觉得祥太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师:你觉得祥太和哪种动物很像?为什么? 4。师:我们来看看爸爸,你觉
3、得他又与哪种动物很像呢?为什么?师:“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谁来帮祥太接着说一说? 5。播放PPT5,匹配人物与动物图片,讨论两者对应关系。师:祥太的妈妈、爷爷和其他的家人又像哪种动物呢?请你仔细看一看、说一说,能用“这是我,其实呢,他是。”这样的句子来说就更棒了。 6。有趣的动物园参观完毕,我们一起和祥太说“再见”吧! 三、边看课件边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讨论交流:你喜欢祥太的家吗?你觉得他的家怎样?祥太家里真的有这些动物吗? 2。小结:原来祥太说我家是动物园,不是家里真的住着这些动物,而是指家里人像这些动物。祥太用这种方法在告诉我们,他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四、迁移经
4、验 1。用“这是,其实呢,他是。”的句型进行仿编活动。 2。祥太平时很关心自己的家人,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有什么爱好,所以编出这么好听的故事。 3。小朋友,你们也像祥太一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吗?(爱)现在就请你们也来动动脑筋,想一想,你们家里的人都像什么动物,为什么?我们可以学着祥太的样子来编一编,讲一讲。看谁编得最像最有趣?(句式:“这是。其实呢,他是。)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加深幼儿印象,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我在模仿祥太介绍家人的时候在“其实呢”处拖长了语调,试图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学说。但在后边的幼儿介绍以及仿编时,孩子们仍然会忘记,并且局限在生肖的联想,孩子们不能完整
5、的理解动物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对句式的强调不明显,孩子们在讲述时一些精彩的联想反而被我所忽视而没有加以肯定,不利于孩子的积极性,使得本节课堂缺乏灵动和生气。 其次,绘本的精神价值体现不够。我家是动物园这一绘本故事不仅幽默十足而且充满温馨。生动的故事情节让课堂笑声不断,但是在“家庭的温馨”方面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理解家庭成员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理解还不够深入。我想如果在:爸爸在我不乖时象狮子吼、妈妈辛勤持家为家庭奉献、奶奶对我无限的关怀等方面再稍微深入地引导的话,孩子的感受应该会更深刻一些,更加能体会家庭中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更加深刻体验到家庭的温暖。 在这次教学活
6、动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给孩子语言的影响力还没充分体现出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地钻研,享受教学的快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2 教案一学情分析: 体态律动学是瑞士心理学家达尔克罗斯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小班音乐活动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班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我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乐曲的内容,编排一些简单的律动,使音乐与体态韵律活动融为一体。然后通过情景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反应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同时,选择世界名曲作为活动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从小感受不同的
7、世界名曲的特色,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并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2.使幼儿乐意用身体表现叮咬、飞舞和拍打动作。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幽默曲的分段音乐、完整的幽默曲音乐、小蚊子跳舞音乐。 活动过程: 1.以“我和小蚊子跳舞”游戏作为开始 (师做被蚊子叮咬状,并表现出非常痒的样子)“小朋友,我怎么了?我被小蚊子咬得好痒呀,你想不想来玩这个游戏呢?那请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玩我和小蚊子跳舞的游戏,好吗?”(幼儿玩游戏) “
8、这个游戏好玩吗?我现在想让小朋友自己扮演小蚊子和自己玩游戏,应该怎样玩呢?”(幼儿尝试用另一只手来叮咬自己的身体) 分析: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加入教师的动作暗示,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第一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一只淘气的小蚊子飞在了我的手上,它咬了我一下,好痒呀!”(教师用一只手分别从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耳朵、头硕等部位用五指轻轻敲过,并表现出特别痒的滑稽的表情) “小蚊子都咬我哪里了?” “小朋友想不想玩一玩?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分析: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
9、察蚊子叮咬的部位培养幼儿的顺序感。 3.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二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一只小蚊子飞来了,它要飞到哪里去呢?又一只小蚊子也飞来了,它看了看小朋友,心里想;我要飞到哪里去呢?飞呀飞呀!小蚊子很高兴,在欢快地向小朋友们表演它们的飞行绝技。这只小蚊子落了下来,另一只小蚊子也落了下来。” “小朋友,你想不想来学一学小蚊子飞舞的动作?让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 分析:教师在这一环节用双手不断地交换,做出蚊子不停的飞舞的动作,并用动作提示幼儿:眼神要关注双手飞舞的状态。 4.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三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小朋友来听一听这段音乐,这段音乐表明小蚊子要干什么了?我们来表演一下。(
10、第三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相同)小蚊子又飞来了,咬得我好痒,小蚊子可真调皮呀!” 5.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四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小蚊子咬了我后,我又痒又难受,我一定要抓住它,教训一下这些调皮的小东西。谁有好的办法来抓住这些调皮的小蚊子呢?” 孩子们互相讨论。 “我用手去抓。” “我做一个苍蝇拍来打蚊子。” “那我们怎样来扮演拍子呢?”(通过讨论,大家同意握紧双手来扮演拍子,不停地拍打蚊子) “小蚊子可真狡猾,跑掉了,这里面还有一只我们赶紧抓住它,相反的方向还有一只,我们要努力呀,终于抓住了。” “好玩吗?你想不想玩?让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抓蚊子的方法
11、,从而调动幼儿口头参与的积极性,并拓展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活动达到高潮。 6.重复之前的动作,将音乐分段进行表现 “孩子们,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再来玩一次好吗?” 7.教师依据音乐讲解故事,并和幼儿共同随音乐进行表演 “夏天来了,小蚊子们跑了出来,跑到了我的身上,它咬了我的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脖子、头。好痒呀!” “好多调皮的小蚊子又飞了过来,它们在得意地表演自己的飞行绝技,慢慢地落了下来。” “调皮的小蚊子,把小朋友咬得这么痒,我们一定要抓住它,快,拿起拍子,用力地拍.这边有一只,那边还有一只。好累呀!休息一下。”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边讲述故事边表演的方
12、法将整首乐曲的内容完整地表现在幼儿面前,将名曲律动更加游戏化,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参与律动活动,并主动地表演整首乐曲。 8.活动结束 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以增进幼儿与父母共乐的情感。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你还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教案二活动目标: 1.听懂AB两段音乐。 2.能跟着不同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木头人游戏导入活动。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你们现在是木头人了,可不能随便动哦,我是魔法师,我的魔法小棒碰到木头人的手,木头人的手就可以动了。 游戏两次。 2.感受音乐第1段。 (1)这是什么声音? 是蚊
13、子的声音呀,蚊子什么样子的? 夏天到了,蚊子都出来了,它们出来干什么呢?怎么叮人的?用小手跟着音乐来学一学呀。(叮手臂,换个地方,再换个地方,再换个地方) 刚才小蚊子叮了几次? (2)我们学一学飞起来的蚊子呀。找到了才叮上去。 3.感受第2段音乐。 (1)被蚊子咬了会怎么办? (2)我们怎么擦止痒药膏? 抹一抹,擦一擦。 4.完整感受1、2段音乐。 (1)又飞来了一只蚊子,会叮在哪些地方呢? 被叮了要一下一下地擦止痒药膏哦。 5.分角色游戏。 (1)现在我是蚊子,你们在睡觉哦,我来叮你们,叮到哪儿,你们就哪儿会痒痒,要擦药膏。 (2)找个好朋友,一个人做蚊子,一个人是木头人,蚊子跟着音乐叮人,
14、木头人跟着音乐擦药膏。 教案三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快慢节奏的变化,对伙伴的动作给予相应的反映。 2、展开想象,创编蚊子飞、叮人、身体不同部位抓痒、打蚊子的动作。 3、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蚊子图片、蚊子叮人图片、宝宝抓痒图片、宝宝打蚊子图片、蚊子贴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天,宝宝们正在玩游戏,他们很开心,可是有一群坏家伙飞了过来 二、分析音乐,创编动作 1、(1)出示大蚊子图片:这个坏家伙是谁? 仔细观察蚊子的样子(如:大大的翅膀、嘴巴上面有一根尖尖长长的刺、细细的腿.) (2)创编:大蚊子飞的动作。 (3)配合音乐A段表演大蚊子飞。 2、(1)出示蚊子叮人图片,
15、观察蚊子叮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看图学一学蚊子叮人的样子,创编动作。 (3)配合音乐B段表演蚊子叮人。 3、(1)出示宝宝抓痒图片,宝宝被蚊子叮了,身上很痒,他要干什么?(抓痒) (2)看图片学宝宝抓痒的样子并创编在身体不同部位抓痒的动作。 (3)配合音乐C段表演宝宝抓痒。 4、(1)出示宝宝打蚊子图片。 (2)创编打蚊子的动作。 (3)配合音乐D段表演打蚊子 5、连贯的表演我和小蚊子跳舞 三、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分两组,一组幼儿贴蚊子贴贴扮演小蚊子,另一组幼儿扮演宝宝 A段:蚊子围着宝宝飞飞。 B段:蚊子做叮人动作 宝宝对蚊子叮的地方做抓痒的反映 C段:蚊子到处飞 宝宝抓痒 D段:宝宝
16、打蚊子 蚊子做逃跑状 教案四: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变化,能跟着老师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2.理解游戏规则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蚊子叫声,并知道蚊子会飞。 材料准备:蚊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音效吸引幼儿注意力。 1.播放音效,师:听,谁飞来啦? 2.师:原来是小蚊子飞来啦! 二、完整欣赏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1.欣赏音乐感受蚊子飞的节奏,尝试做蚊子飞的动作。 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觉得蚊子怎么飞的? 你能学学蚊子会飞的动作吗? 仔细听音乐,蚊子飞了几下? 2.听音乐感受蚊子咬人的节
17、奏,尝试做蚊子咬人的动作。 师:蚊子飞来干什么?蚊子会咬哪里了? 蚊子怎么咬的,用什么动作表示它长长的针? 谁来做小蚊子学学咬人的动作。 3.听音乐感受宝宝挠痒痒的节奏,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挠痒痒。 师:刚才蚊子咬了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想怎么挠痒痒? 蚊子咬在小脸上你怎么挠痒痒?咬在小腿上你怎么挠痒痒? 能用舞蹈动作表现吗?还有谁的动作和他不一样? 4.师扮演蚊子角色,小朋友做宝宝一起表演。 师:你们的动作都很棒,现在老师是蚊子,小朋友做宝宝一起听音乐表演(音乐) 5.老师和个别幼儿表演蚊子 师:现在我要带蚊子宝宝出去玩了。 三、幼儿完整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跟随着音乐,完
18、整地游戏。 教学反思: 我和小蚊子跳舞是俄国作曲家亚里多夫的管弦乐曲,俄罗斯民歌8首中的第四首,整篇乐曲篇幅虽小,但作家塑造的小蚊子形象却很生动,充满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诙谐情趣。 我和小蚊子跳舞游戏的设计配合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将乐曲表现的内涵与游戏情节有机融合,通过“蚊子飞”、“蚊子叮”的动作体现富有情趣且幽默的情节,并游戏和音乐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享受作品的同时,通过蚊子咬宝宝,宝宝挠痒痒逗引身体接触,体验同伴之间的共同游戏快乐。 首先,我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以蚊子的声音引入今天的主题蚊子来了。我就问:“蚊子怎么飞的了?它飞来几下?”让幼儿更认真的去听音乐,熟悉音乐。老师则在幼儿倾听音乐的过程
19、中小幅度的做动作这样既有视觉的冲击也有听觉的游戏不仅给孩感应两者结合起来,幼儿对游戏更有兴趣。 其次,让幼儿学一学蚊子叮人的动作,它长长的针用什么动作表现。再让幼儿表演小 蚊子如何叮人?再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被蚊子咬过会有什么感觉呢!怎么挠痒痒呢?在此环节中,幼儿都能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蚊子叮人”、“挠痒痒”的动作。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因为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培养了孩子音乐感受的能力。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并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感情,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
20、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3 猫和老鼠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动物形象,而且憨厚可爱的大猫和机灵调皮的小老鼠形象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猫捉老鼠是一节趣味性强的音乐游戏活动,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高,能跟着我积极地模仿小老鼠不同的造型,并且能快乐地学唱歌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幼儿对本次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不乏趣味性,对此,我做了一定的思考。在活动中,我给与了幼儿很多表演的机会,让大多数幼儿能参与到游戏当中去,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
21、情景中理解歌词的内容,在演一演的过程中巩固歌曲内容。游戏应该是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体现课堂游戏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歌曲,最后猫来了是游戏的高潮,也是幼儿情绪高涨的阶段,幼儿真正体验到了那种紧张情绪和迅速顺利跑回家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是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老鼠的动作,然后让幼儿调动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老鼠的不同动作,由于上学期学过小老鼠上登台这节音乐课,而且每天的做操训练使得幼儿对于小老鼠如何走路已经非常熟悉,孩子们很快地做出了老鼠走路的动作。接下来孩子把老鼠吃米、睡觉的动作也很快地学会了。这为接下来的韵律动作打下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小班 教学 反思 12 教学工作 简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