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3篇 部编版枫桥夜泊教案.docx
《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3篇 部编版枫桥夜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3篇 部编版枫桥夜泊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3篇 部编版枫桥夜泊教案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下面是古诗枫桥夜泊教案,请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二、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2、。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 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作者张继。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指导初读古诗。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生回答师小结: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
3、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为何愁眠?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出示课件)板书:愁眠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教师引读: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
4、到客船”的意思。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板书:表达了 _愁闷_的思想感情。 7听音乐涛声依旧读古诗。 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和
5、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解题: 2、(图片)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躁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一首诗让张继名垂千古,世界闻名。 3、展示书画,歌“枫桥夜泊” 不朽失眠著佳作,千古名篇天下传!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古诗,品读“入境”。 1、读准字音,你读出什么感受? (凄凉) 2、师范读,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3、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景物?(生答) 1)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
6、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2)霜,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品读这两句诗霜满天,地上霜(清冷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什么?(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 5、江枫“对”?面对,相伴。“对”是什么意思?此时,谁与谁对?谁和谁相伴?江风和渔火相伴。张继有人相伴吗?体会了张继什么心情?(寂寞) 6、“眠”睡了?谁“眠”?江枫、渔火、船家、周围的一切都睡了。诗人怎么样?(难以入眠) 树睡了 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有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原来,
7、作者是对愁难眠啊!生诵读教师改写的诗句 7、后半句 1)“客”思乡寂寞 钟声响起(课件)讲解作者遭遇,抓文眼“客”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想法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想(体会寂寞愁苦)。 2)诗人在想什么? 你能用语言表达作者的这种忧伤呢?不能,只能来读! 三、读整首诗,诵读悟情。 1、看画面入情入境,将情融入古诗朗读中。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3、张继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边吟诗句,边想象画面。 2)师引读: 一千两百年前的一天殿试揭晓的黄榜上人名密密麻麻可偏偏没有他张继的名字。他羞愧沮丧本来预期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虽经十年寒窗苦读,可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8、。他踏上小舟默默南行。时至深夜,泊船枫桥不能成眠的他。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张继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 月亮缓缓下坠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一句)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二句)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三、四句) 没有父母的关怀,没有孩子的欢笑,有的只是读古诗 没有家乡的山水,没有熟悉的乡音,有的只是读古诗 四、“出境”体会表达方法。 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感情,情景交融,达到美的艺术境界。 1、教师口述作者描写的画面或生设计诵读古诗的旁白(即在理解感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过程中,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并在创编古诗时,有初
9、步的运用)。 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张继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他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他感到孤独,使他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张继搭乘的客船上 2、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类似的感情经历(夏令营活动中的感受),迁移运用表达方法。 五、整体感知古诗写法,拓展探究。 1、师生讨论:我们学过的古诗或课文中,有没有用到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若有时间,安排学生现场练习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今天上课前的心情如何?能否以写景来衬托你当时的心情?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情:清冷孤独寂寞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
10、3 一座城,一段尘;一姑苏,一明月。月明人倚楼,红尘不惊心。 细水长流,青山翠绿,人才辈出之地,名落孙山似乎了成了他历史册页上骄傲的空白。他也是这样坚信,所以怀揣着年轻的梦想,展开了一段壮途羁旅。 在宁静的夜晚,那皎洁的明月缓缓垂下天幕,正在这时,乌鸦传来几声啼叫,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悠扬,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使不寒而栗。满天的霜雪如细小的蚊虫飘落下来,落在我身上,头上,腿上。落到地上的霜雪,好似一条柔软,洁白无瑕的地毯。我在这样寂静的夜晚,心中不免泛起了一丝酸楚,一种酸酸的感觉,又一次逐渐涌上我的心头,让我感觉顿时有种想嚎啕大哭的感觉。 为了平复我此时哀伤的心情,我尝试着转移注意力,于是我
11、把目光移到江边火红的枫树上,那一望无际的江水,还有若有若无的渔火,时不时的在江上闪现,看到如此景色,我便感到异常悲痛,看着枫树和渔火,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我渴望在梦乡中回到我日思夜想的故乡,于是我便在客船中忧愁而眠,进入了梦乡。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中,钟声传到了客船里,那悠扬,长远的钟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在这清冷,万籁俱寂的夜。似在向我诉说着:“这钟声,使人愁上更愁。家中老母亲正在日复一日的期盼你回家。这种声又好似警钟,敲醒了忧愁而眠的梦中人。 这钟声顿时让我回忆起了我的家乡,可我现在正在远方漂泊。即使是思念故乡,家人,也只能望着孤独的风景来寄托我的思乡情。若钟声能传递我的思乡情,那该多
12、好呢。不能返乡,如果能重新把家乡的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在注视一遍,抚摸一下,那该有多快乐!就是一遍我也足矣了,只有重反家乡我才能抛弃这无尽的愁思 家,永远是作者心中的一道痛! 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4 重点与难点: 1.学习在驳论文中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方法。 2.体会反问句式在驳论文中批驳敌论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作者为了“质疑”,在这篇驳论文中竟用了20多个问句,其中有设问句、反问句等问句。反问句也叫反诘句或激问,它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强烈,感情激越,色彩鲜明,增强了批驳敌论的力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学习这一新课,并体会本
13、文的论证特色。 二、预习课文 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并做下面的练习,教师引导作答并投影或用小黑板显示。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意 A.招徕(li) B.揆(ku)情度(du)理 C.惭愧(ku) D.乌啼(t) E.玄(xun)学 F.江枫(fng)夜泊(b) G.糟蹋(t ) H.愁眠(min) 解释下列词语 A.索隐:探索隐秘的事情。 B.索引:把书刊中项目或内容摘录下来,每条下标注出页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供查阅的资料。 C.索然无味:形容枯燥乏味。 D.揆情度理:揆、度:估量、推测。按照情理来估量、推测。 E.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肉。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 F.招徕:招揽。 三
14、、研读课文 请若干学生依次朗读全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同学们研讨,解答下列问题: 解释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 明确: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其魅力在于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首句即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描绘子秋江夜泊的环境和诗人的感觉。第二句不但写了当时典型的景物江枫和渔火,点明了地点,更重要的在于写出了诗人漂泊异地的羁旅之情,未写人而人在其中。满怀愁思,辗转难眠,不是诗人自己还是谁呢?最妙句在于末句,既承接上句“寒山寺”写了钟声,又暗示了听见钟声者乃诗人本人。秋寒霜重,夜阑人静,忽然一声幽远清晰的钟声传入正在辗转难眠的游子心中,引起怎样的感觉不言自明。这使
15、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禁细细体味当时的环境和诗人的心境。这首诗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常见却又典型的景物、细节,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 分析课文 阅读全文,找出所有的问句,体会它们在批驳“敌论”(即论证)过程中的作用。(答案从略) 四、归纳小结(学生议论,发表看法,教师引导修正) 这篇驳论文的开篇新颖独特,采用“诱入”的技巧,即先不让对方马上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绕开一笔,将对方的言论或行动加以弘扬,并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吸引读者。全文用设问、反问等20多个问句进行“质疑”,通过推理、证明、分析等手法,对“敌论”逐一进行批驳,从而确立自己的主张和观点。 五、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枫桥
16、夜泊的备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读通整首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诗歌。 3、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张继漂泊在外的愁思。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张继漂泊在外的愁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座桥成为名桥,让一座寺庙成为旅游胜地。 2、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引导学生齐说) 解题 师板书:夜泊 (1)泊是本课的生字,谁来读?这还是一个多音字。(分别组词) (2)在这里停泊的是什么?(船)所以“泊”在这里就是停船的意思。 (3)诗人在什么
17、时候停的船?(晚上)评价:你真会思考。这儿写的是夜泊。 (4)诗人将船停在哪里呀?(枫桥边)师完成板书。评价:你们真厉害,和老师一起完成了诗题。指名读。 (5)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 3、同学们,是谁在枫桥边停船啊?(唐朝诗人张继)是的这就是诗的作者。 师板书。 4、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张继,一起来感受这首名垂千古的诗。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借助书后的生字表,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请生读生字。 3、读整首诗。注意断句,读出诗的韵味。 三、精读感悟。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这首诗,来到这枫桥边。大家边听边想,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
18、的用波浪线画下来,把听到的用小三角表示出来。 2、师范读。 3、相信大家眼前一定浮现出了许多景物,也听到一些声音。四个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所划的景物和声音吧! 4、先来说说看,张继看到了什么? 月落: (1)这是一轮怎样的月亮?(残月)这还是一轮怎样的月亮?(月亮快要落下去了) (2)是的,月落的意思就是:月亮快要落下去了。 (3)看来夜已经很深了,再过一会就要天亮了。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月亮?(深秋)快要入冬了,天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 生:惨淡、无光,凄凉 (4)是的,这是凄凉的月光。谁来读这个词。 霜满天: (1)已经是深秋了,下霜之后的天气更凉了。为什么是“霜满天”呢?(霜很大,很
19、浓,很多) (2)你们说,在这霜满天的夜晚,诗人能感受到这种寒冷吗?(能) (3)我们在家里也许很难感受到这种寒冷。 而张继此时身在哪里?(外地、船上)你们说得都很对。张继本是湖北省襄州人,但他此时在哪里?(苏州),从哪里知道?(姑苏城)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苏州是我们江苏的一个城市,湖北和江苏之间相隔1000多公里。我们古代的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行驶的速度非常慢,由此可见,张继已经离家很长时间了。我们把漂泊在外的人称为什么?你能体会游子的感受吗?(生交流) 这满天的霜呀将游子张继团团包住,张继是什么感受呢? (4) 读读这个词。 江枫: (1)江边的枫树。 (2)因为是晚上,江边的枫树在作
20、者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暗红,昏暗、黑乎乎) 渔火: 什么样的?江面上的点点渔火,忽明忽暗,隐隐约约。 连起来读读这两个词。 5、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张继所看到的,那张继还听到什么了呢? 乌啼: (1)这是什么意思?人们喜欢听乌鸦的叫声吗?(不喜欢)为什么? (2)是的,乌鸦的叫声十分刺耳,在夜晚听到乌鸦的叫声,更加的凄惨,凄凉。 (3)读词。 6、同学们,张继看到的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副图,一副凄凉的秋夜图。请你们回过头来想想,用自己的话描述给你的同桌听,从天空再到江面的顺序来描述。 7、理解感悟“对愁眠” (1)诗人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听着凄厉的乌鸦叫声,张继又怎样的感受?(压抑、难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枫桥夜泊的备课教案13篇 部编版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 备课 教案 13 部编版枫桥夜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