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教学设计共3篇 江南的教学设计.docx
《望江南教学设计共3篇 江南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江南教学设计共3篇 江南的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江南教学设计共3篇 江南的教学设计望江南教学设计共1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望江南 单位: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 姓名:高翔飞 日期:2023年9月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望江南 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高翔飞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10页)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望江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本文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
2、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跌宕,用语质朴含蓄,是一首值得品味咂摸的花间词代表词作。 本词处于第25课词五首的第一首,选编本首词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晚唐花间词典雅优美的特点,读出词作者的心境和情趣,跨越时空界限,和古人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独特而美的感受,体会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意象,品味意境,进而深刻领悟词作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并且结合自己独特的感悟,用诵读的方式把词的味道读出,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关于词的文体知识,另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根据解释
3、和工具书疏通诗词意思、概括内容的能力。但是学生距离词作的年代久远,鉴赏诗词要跨越时空,这就需要调动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尽可能的引导孩子感知诗词意象,熟悉意象特点,以便能够身临其境,更深刻的感知诗词创造出来的情境,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重点。但考虑到初中生对意象、意境这些比较抽象的诗歌专有名词理解有难度,所以,把难点确定为“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方法掌握上。 自学,知晓并能够概括说出温庭筠简介和词牌及花间词的有关知识。 读词,据学案解释疏通词义,发挥联想和想象,会说出词中的情境和形象,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背诵本词。(重点) 学会“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难点) 1
4、、通过独学 1、2检测教学目标1 2、通过独学2与合作探究 1、 2、 3、4检测目标2 3、通过学生朗读和教师评价朗读检测目标2 4、通过拓展延伸和作业检测目标3 环节 教学过程 提示 情景导入(3分钟) 一、情景导入(伴奏音乐二泉映月) 柳永与友人离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之感;崔莺莺与张生离别之时,满腔愁怨“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快),柳丝长玉骢(骏马)难系,恨不得倩(请)疏林挂住斜晖(夕阳);舍不得与自己的爱人离别,只想让时间停留在相见的那一刻,恨不能请柳条树枝牵住骏马,绊住夕阳;屈原也在九歌当中感慨“悲莫悲兮生别离”,为什么古人在离别时如此难舍难分
5、,也许今天我们在温庭筠的这首望江南中可以找到答案。 配乐导入,把师生带入令人感伤的情景氛围当中,有利于对诗词情感的品悟。 独学(5分钟) 展示检测(2分钟) 二、请根据自学导航初步感知词的魅力。(可适当延长音乐) 1、了解作者和花间词文体知识,复习词牌。 2、默读词,请字字对照,疏通词义,并概括大意。 预设(PPT);该词描写的是一位盼夫归来的女子形象,可这首词的作者却是一位男子,这就是(花间)词派的典型特征,即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该词派产生于()时期,这种词描写景物富丽,构图华美,风格婉约,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被尊称为该词派的鼻祖。“望江南”又叫()和(),是词牌名,不是词的题
6、目,词牌限制着词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就跟温庭筠的望江南是同样的词牌,写的却是不一样的内容。 通过学生独学,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且自学时默读,不至于冲淡导入时营造的情境。幻灯适时显示关于文体知识和作者的测验,不割裂整体,不分块进行,既能完成目标1,又利于整体氛围的营造。 合作探究释疑(20分钟) 三、二读(请选择自由朗读的方式,二读本词,找出寄予感情的物象即意象及其特点,同桌讨论交流,派代表展示) 1、展示意象及其特点。 (预设)生:容颜焕发的女子(喜悦,希望)望江楼:等待千帆:离(别)人斜晖:脉脉(失意,惆怅)江水(悠悠,失落,无奈)白蘋洲(离别) 2、师:大家
7、找的非常好,不仅找出了意象,更总结出了意象的特点,这些意象浮现在我们脑海当中,就是这首词营造出来的意境,这是一种值得品味的感觉,请同学们朗读本词,先自己品味,再小组内交流读过的感受,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或书或画或说或唱。在你们交流的基础上,四人小组推荐一人展示。(此环节非常开放,在小组展示过后,自然过渡到情感的把握) 3、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样以来,在我们品味意境有如此丰富感觉的基础之上,就自然而然的能够理解这首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了。同学们,你能体会到女主人公在盼归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吗?请默读,感悟这首词的情感。(1分钟后,展示) 4、这首词形式短小,但内容丰富,寥寥数语,体现了盼
8、归女子由希望到失望的情感变化,那么同学们,我们在读中悟出感情,能不能在悟情的基础上再把感情读出来呢?请开发你们创造的潜能,或独自读,或合作读,形式不限。 师(总结):读的真好,老师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位盼夫归来的女子凭栏翘首、望穿秋水的模样。同学们,现在你是否明白古人为何在离别时为何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了吗?原来是别时难相见更难,别时苦相思更苦啊。请齐背本词,再来感受这份等待之苦,相思之难吧。 此环节,通过汇报交流,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展开下一步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此环节在朗读中品味意境,通过品读、悟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悟情中再次创造性朗读,强化对情
9、感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也能更好的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及时总结,首尾呼应,并完成背诵的目标。 拓展延伸(10分钟) 四、 1、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学到了“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用这种方法来鉴别其他诗词,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请大家默读此诗,回答学习指导书上的问题。 大家回答的不错,其实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意象有其固定的含义,你若见得多,背的多,理解古诗词就更容易了。请看幻灯片。 总结方法并拓展延伸到其他诗词当中,以一当十,举一反三。 作业 同学们,我们学会诗歌鉴赏方法就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达到心灵上的契合,那今天我们作业就是用“观意
10、象,品意境,悟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与郑愁予和李清照对话吧。 学有所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望江南 晚唐温庭筠 观意象女子望江楼千帆斜晖江水白蘋洲 品意境喜悦盼等离别(人)惆怅悠悠离别 悟感情希望盼望失望绝望 望江南教学设计共2 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 乌苏市西大沟镇西大沟镇中心学校 刘静 词五首 知识与能力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3、赏析词作好词佳句,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内涵。 4、利用想象、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江南教学设计共3篇 江南的教学设计 望江 教学 设计 江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