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开放性情景默写题)专练(精选题)教师版.docx





《【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开放性情景默写题)专练(精选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开放性情景默写题)专练(精选题)教师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材回归】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开放性情景默写题)专练(精选题)教师版第一组1.古人常借秋天江边的树叶来表情达意,如“_ ,_”。2.成都很早就有比较发达的织锦手工业。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的生产,因此,成都又被成为“锦城”“锦官城”。这两种别称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如“_,_”。3.梦境是现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_ , _”。4.“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_ , _”。5.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溪水、江水、海水诗人常借水抒发自己的情怀,如“_ , _。6.
2、唐朝诗人常常把“猿”作为意象写入诗歌,比如“_, _”诗句中有这样的表达。7. “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类,它居于深渊,能发洪水。在古代诗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蛟”的身影,如“_ , _”。8.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 , _”。9.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_ ,_”。10.在唐宋诗词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情感,如“_ , _”。参考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3、瑟。(琵琶行)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夜书所见)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赠花卿)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梅花绝句)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鹊桥仙)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5.问
4、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凭箜篌引)8.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
5、相疑。(积雨辋川庄作)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9.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10.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答张十一功曹)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组1.古人常在文字中将时间缩短,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_,_”。2.“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_”。3.“夕阳”
6、与“斜阳”都指傍晚的太阳,但是在诗人笔下,它们的意境差别很大:“夕阳”侧重迟暮之感,而“斜阳”多有萧条之意。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写两句用“斜阳”来表达萧条之意的诗词句子:“_,_”。4.黄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_,_”。5.“ 镜 ” 与 古 人 的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 古 人 常 揽 镜 自 照 以 表 达 情 感 , 在 诗 词 中 屡 见 不 鲜 ,如“_,_ _”6.在古诗词中,乐曲名也可以成为表情达意的意象,如“_,_”。7.“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
7、_”。8.落叶有动态美,“落木”给人肃杀辽远之静。古诗中常用“落木”而不用落叶,意境更为开阔。如“_,_”。9.“长安”作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既实指具体地名,又泛指京城。“长安”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10.“九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当它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往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如“_,_”。参考答案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今夜偏知春气暖
8、,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沈园二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春江花月夜)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
9、听吹笛)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喜见外弟又言别)8.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9.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苏幕遮燎沉香)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长安古意)1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10、)第三组1.愁思或愁绪,作为一种具有普遍人文意义的感觉或情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往往难以表达,但是古代诗人、词人却借助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_,_”。2.古诗中对音乐效果的描写,常常会通过听众的反应来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比如“_,_”。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如“_,_”。4.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_,_”两句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5.古人常以鸟儿来衬托环境的清幽,如“_,_”等。6.“江”“月”意象往往在古诗词中一起出现,或表达诗人的哲思,如“_”
11、,或体现诗人的襟怀,如“_”。7.“柳”在古诗中常常表达惜别之情,比如:_,_。8.“雪”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有时描写的是严寒景象,如“_”(至少四字);有时则用来比喻江水浪花之类,如“_”(至少五字)。9.“马”的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多用来传达豪迈奔放、积极向上的精神, 如“_,_”。10.今年喜逢冬奥会,我们给吉祥物命名“冰墩墩”“雪融融”,寓意美好。冰之晶莹剔透,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渐渐成为了忠贞高洁、美好坚强的象征。古诗词中“_,_”就是典例。参考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雎)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5.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项脊轩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6.第一空:江月年年望相
13、似(春江花月夜)第二空: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8.独钓寒江雪; 卷起千堆雪(江雪;念奴娇赤壁怀古)风雪夜归人; 怒涛卷霜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望海潮)9.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10.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念奴娇过洞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第四组1.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
14、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 ,_”。2.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_ , _。3.“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并非寻求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全宋词中“眉”字出现次数多达1509次。在你所掌握的唐宋诗词中,出现了“眉”字的句子有:_,_。4.“盈盈”一词有多种含义,有的修饰水,有的形容仪态,有的表现人的动作。古人常在诗词中用到这个词语,如“_,_”。5.“秋风”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唐宋诗词中含有“秋风”的句子有“_,_”。6.猿的叫声凄厉、裒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古诗文中猿的叫声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