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4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4篇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讨论,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从统计图中猎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分析力量和合作力量。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依据所供应数据的实际状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
2、状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留意观看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 回忆旧知 出示2023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楚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状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 引出新知 教师又供应了2023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楚地表示出
3、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索,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沟通,形成方法 1、学生沟通:(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展比拟。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展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展讲解。 (1)应当留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楚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
4、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展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赐予学生肯定的思索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看角度。) 4、通过比拟,形成共识。 通过比拟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响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四、稳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第62页的“试一试”。 2、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讨论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忙我们便于看出事物进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
5、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加统计活动的兴趣 通过自主沟通与探究,比拟,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觉最正确的统计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留意观看身边的数学学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答复简洁的问题,依据数据的变化进展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想。 2、在统计过程中,培育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力量。通过小组的沟通协作,培育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
6、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 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答复简洁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和猜测。 教学难点: 能依据数据的变化进展简洁的分析和合理的猜测。 教学预备: 课件、实物投影、每个学生一张画有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哪些地方印象最深? (开幕式、闭幕式、竞赛现场) 你知道这是第多少届夏季奥运会吗? 你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取得多少枚金牌吗? 其实,我国自1984年第一次参与夏季奥运会以来,经受了连续7届竞赛,在这7届竞赛中,我国奥运健儿获得了很多金牌。 二、探究新知 1、单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1 请
7、看,这是19842023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19842023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以上统计表可以做成哪种统计图?理由是什么? 假如想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制成哪种统计图比拟适宜? 你能说说怎样画吗?(描点、标数据、连线) (2)小组合作 要求:二人共同商议,一人执笔,一人检查。 展现:投影出示。 (3)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便于观看,课件出示) 教师:中国在哪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最多?哪届做少? 最多的一届和最少的一届相差多少? 中国代表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的总体趋势怎样? (4)你知道在奥运会上中国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是哪国吗? 这是“金牌大户”美国在这7届竞赛中,获
8、得金牌数的状况。 19842023年奥运会美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获得有关美国的哪些信息?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质疑 教师:中国和美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多? 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少? 教师:同学们这样简单比拟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更简单比拟? (把两幅图合为一幅) (2)合并 教师:为了便利比拟,我们就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 (3)细化要求:(进一步质疑)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觉得还有没有值得我们进一步修改的地方?(学生假如能想到,最好。假如不能,则教师引导) 图例 教师: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上有两条折线,你能分出哪一条代表中国
9、,哪一条表示美国吗?怎么办呢?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往往会用线的虚实、折线的颜色、对应点的外形等方法来区分各条折线。并把区分的方法用简洁的图例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标题 教师:你能告知大家这是一幅表示什么内容的统计图吗?(加标题) 3、点明课题 只用一条折线表示的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像这样,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它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4、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便于观看,出示教师做的统计图) 教师:这次我们可以轻松回答下列问题了。 (1)哪一届奥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哪一届相差最少? (2)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比拟,它们有什么一样
10、点?有什么不同点? 5、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日开动脑筋,学会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稳固提高 教师:为了增加体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天穆小学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安康、我欢乐”为主题的秋季运动会,你情愿来天穆小学看看吗? 1、()以下是穆欣和回媛媛为了参与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竞赛提前一个星期进展训练的状况。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穆欣和回媛媛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7天呢? (3)穆欣和回媛媛的跳绳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4)你能猜测两个人的竞赛成绩吗? (5)提醒结果:穆欣获胜。 2、这是“奥运我先行”学生运动会上五(1)班、五(2)班参与篮球竞赛前4场的成绩。
11、(1)小组争论:假如要看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制成哪种统计图适宜? (2)如何制作呢?你能不能提示给同学们制作时应当留意什么。 (3)小组制作 提出要求 依据自己组内状况可以一人制作,一人检查:也可以每人制作一个班级的折线。 (4)回答下列问题 两个班的篮球队第一场竞赛时成绩相差多少?第四场呢? 两个班级的变化呈怎样的趋势? 从图中看到两队的比分怎样? 你能猜测第五场决胜局的成绩吗? 提醒竞赛结果。 猜测只是依据事物的变化趋势进展合理的推断,但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最终的结果还要取决于运发动在竞赛时的身体、心情等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不能由于一次
12、的失败,就否认自己,只要信任自己,你就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胜者。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后,你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熟悉? 简短的师生、生生评价。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目标: 在条形图的根底上熟悉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数学思索目标: 经受探究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详细”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问题解决目标: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觉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展合理的猜测。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据的简洁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悉折线统计
13、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折线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细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学问与生活建立严密的联系,供应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和即时生胜利能,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把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力量,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基于上述思索,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旧知迁移,探究新知;三、自主练习,应用提高;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下面就依据这四个环节详细说说我是如何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绽开教学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引入新课时,利用白
14、板强大的媒体插入功能,播放一段西安世园会的介绍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育了学生从情境图中猎取信息的力量,为连续学习统计,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力量做了铺垫。 其次个环节:旧知迁移,探究新知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有效突出重点,我把这一环节分成四个局部: 第一局部直接出示1到7月世园会游客人数统计表,对数据进展简洁梳理,出示对应的条形统计图,利用解释功能回忆条形统计图各局部名称,为学问的迁移做好预备; 其次局部利用白板的调整透亮度和隐蔽功能,把直条变成线,再变成点,使学生清晰地感知点也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再分段连线,体会线段上升表示数量增加,下降表示削减,初步感知折线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并
15、提醒课题“折线统计图”。 第三局部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照,实现学问的迁移,凸显折线统计图构造和特点,并结合短片的情境对数据进展分析和简洁猜测。 出示8月12月世园会游客人数的实际数据,让学生独立制作折线统计图,沟通时利用白板的互动性突破画图的难点确定点的位置; 出示1月7月和8月12月两张游客状况统计图,利用白板的隐蔽和拖动功能把它们合并成一张,从而对去年整年的数据进展分析,再猜测今年可能消失的状况,表达数据分析的完整性,又为深入分析数据、进展合理猜测供应素材。 从游客增加引出停车难这一现实问题,出示世园会景区4月份私家车数量统计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绽开合理的猜测,表达数学的生活化。
16、 第四局部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依据学生答复,出示多种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第三个环节:自主练习,应用提高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改组了课本上的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沟通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力量。 为此,我设计了四个情境进展练习: 情境一:我是小医生,利用白板的图片交互淡化功能,通过对制作适宜体温变化图的讨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制作折线统计图要依据数据的特点和数据分析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单位长度。 情境二:我是小裁判、情境三:我是小博士,都是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阅历分析数据特点,选择
17、适宜的标题,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力量。 这两个情境主要是利用白板隐蔽错误选项,呈现隐蔽信息,拖动正确的标题,组成一张合理的、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实现完整性、严谨性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情境四:我是科学迷,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阅历和科学学问选择正确地表示水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利用白板使统计图完整呈现。 四个情境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能对事情的进展作出猜测,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培育学生统计意识的一个重要表达。 第四个环节: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这个环节先通过引导学生说收获,回忆本课学问点,使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完整、全面的熟悉。在此根底上
18、通过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统计思想的演化和进展过程、统计图的多样性和它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统计学问做好铺垫。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四 案例 : 出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23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了解信息。 (1)师:从这两张折线统计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同桌说说图中表示的信息。如:各局部名称;最多(少);偏多(少);变化状况等等。 (2)师:假设要比拟两个城市的降水量,可以怎么办?你觉得比拟起来怎样? 生1: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及每月降水量的增减状况。 生2:这样虽然可以看出每一个城市的变化状况,但是两个城市之间不简单相互比拟。 师:那我们有什么
19、方法,可以更加清楚的比拟两个城市之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呢? 生1: 重合。 生2:把两个统计图画到一起。 师:怎么才能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到一起呢?是简洁的重叠呢? 生3:不是我们可以先在这个空白的统计图上画出青岛的,再画出昆明的。这样就可以了。 师:你说的真好,那就请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一张这样的统计图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共同完成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实物投影展现。 (3)教师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上有两条折线,你能分出哪一条代表青岛,哪一条代表昆明吗?假如其它同学第一次看到这个统计图,知道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到这个统计图就特别清
20、晰的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1:可以给统计图加上标题。 生2: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折线表示不同的国家。如用红色表示中国,蓝色表示韩国。 师:那我们还是不知道,每个颜色代表什么意思啊? 生3:可以在统计图的上面告知大家红色表示青岛,蓝色表示昆明。 师:你说的不错,这个呢就叫做图例,是特地用来告知其他人各种颜色代表的含义。 (4)师:像上面画好的这种统计图我们叫它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案例分析: 教者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起点动身,先向学生完整呈现两张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展比拟分析统计图,从而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比拟,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内在需求
21、,这一潜心设计的细节,源自于教者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对教学本质的深刻领悟。然后,让学生在真实的绘制过程中体验这种统计图的详细制作方法,让学生经受了亲身体验,充分思索的根底上再通过问题串的方式,引出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应留意的问题。 这一学问点的顺当进展,精确的定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走出了数学学问技能的单行道,全面指向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进展,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心理学中认为,“疑”最简单引起探究反射,在课始,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比拟,引导学生通过更好的,更明白的方式比拟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时,自然引出将两个统计图放在一起,进一步分析如何放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教学中,教者通过对文本的适度加工,为学生供应了一个个把握统计学问的脚手架。教者通过采纳问题情景串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整个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双方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到达思维全都的一个过程,从而师生双方相互共享这个过程,学生的共性得到伸展和张扬,制造性灵感得到发挥。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4篇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盼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