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考语文(安徽卷)模拟试题命题:姚 锋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卷(阅读题 共65分) 一、(9分)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第13题。在一万年前,北方地区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孕育了灿烂的红山文明。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明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明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之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考古学家称,近日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发现了一幅史前岩画,记录了当时陨石落地并导致史前人类迁徙的生动景象。这幅岩画磨刻在一块磁铁石上,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
2、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等。根据周边出土文物和岩画磨刻方式判断,这幅可视可解的象形文字岩画处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岩画不但描绘了火球从天而降,而且还有人类迁徙的场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黄帝部落南迁之“天灾说”。据科学研究,在距今5000年左右,地球曾被一颗天外彗星撞击。漫天飞舞的陨石雨过后,地球气候剧烈波动,出现了一次长达600多年的全球降温期,学术界称为“小冰期”。红山玉器专家任南先生认为,在那个时代的辽河流域,也就是红山文化核心区的最高气温也就在5到10摄氏度,大量生物因严寒灭绝,人类被迫南迁,红山文明自此一蹶不振。若从这一科学视角重新审视有关上古传说的幕后玄机,我们会
3、突然发现,有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幻描写,竟是一张张远古时代地球环境的“灾变图”!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著作是淮南子和览冥训,其实,它们的记述恰是对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过程的全景记录。“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形成“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考古学家在从晋北到冀中的广袤大地上,发现了大量陨石撞击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距今4千至5千年前,这与黄帝部落在北方的消失时段几乎是重合的。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4、。历史上传说黄帝战炎帝、战蚩尤,地点就在河北涿郡附近。现在有一种说法,黄帝部族之所以挺进中原,引发这场战争,就是灾害迫使他们南迁。但这次南迁的最直接后果,却是红山和仰韶两大文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族会聚中原,形成我们今天的华夏族。需要说明的是,黄帝部落的南迁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人离开,有人留守,有人走向中原走向南方甚至更远,还有人去而复归故里。就这样,这种南北东西交错杂糅的迁徙路线,使各部落的交往超越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促进了民族血脉的融合速度。华夏族的上古雏形就这样胎动腹中,用千百年的岁月酝酿破啼而出的惊艳一刻!(节选自文摘周刊2011年10月28日上古神话隐藏地球“灾变
5、图”) 1、下面对“红山文明”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红山文明,孕育并出现在一万年前的北方地区,在距今5000年左右突然消失。红山文明存续期间,北方地区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B、在距今5000年左右,红山文明的核心区辽河流域的最高气温在5到10摄氏度,大量生物因严寒灭绝,人类被迫南迁,红山文明自此一蹶不振。C、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发现的一幅史前岩画,磨刻在一块磁铁石上,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等,记录了当时陨石落地并导致史前人类迁徙的生动景象。这幅岩画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作品。D、红山文化的消失,迫使黄帝部族南迁,使红
6、山和仰韶两大文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族会聚中原,形成我们今天的华夏族。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距今5000年左右,地球曾被一颗天外彗星撞击。这次撞击带来的漫天飞舞的陨石雨,致使地球气候剧烈波动,因此而出现的一次长达600多年的全球降温期被学术界称为“小冰期”。B、天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灾难,迫使黄帝部落南迁。黄帝部落在挺进中原、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在现在河北涿郡附近,跟炎帝、蚩尤等部落发生了战争。C、淮南子和览冥训中所记载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就是对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过程的全景记录。这次陨石雨是一颗成分是陨冰的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其所携带的陨冰融化后形
7、成大量的地表水。D、黄帝部落的南迁,迁徙路线交错杂糅,迁徙过程反复复杂,使各部落的交往超越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促进了民族血脉的融合。3、下面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辽河流域曾出现过红山文明和夏家店文明,这两种文明前后相距上千年的时间。B、“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描述的是小型天体撞击地球,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女娲补天的神话就是在此基础上直接产生的。C、远古时代地球遭受的环境灾难和变迁,可以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幻描写中得到印证。D、黄帝部落的南迁,促进了古老的中华土地上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之间的融合,进而促进了华夏民
8、族的形成。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解答第47题。 与于襄阳书 韩 愈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
9、人。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也?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龌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注释:于襄阳:名頔(d),字允元,河南(今河
10、南洛阳)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唐贞元十四年由工部尚书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请自隗始: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为洗雪败于齐国之耻,向郭隗问计。郭隗说:“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燕昭王就为他改建宫室,敬以为师。于是,乐毅等贤才纷纷来到燕国为燕昭王效命。4、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下之人负其能 负:倚仗 B、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顾:照顾C、未尝干之 干:求取 D、既不足以语之 语:说话5、下面几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 B、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11、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未尝敢以闻于人 D、岂求之而未得邪 处涸辙以犹欢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6、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韩愈写给于襄阳的一封自荐信。在信中,韩愈借用“请自隗始”这一典故,大胆地向于襄阳推荐自己,明确表达了希望得到于襄阳引荐的写信意图。B、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读书人寻求仕进常常需要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引荐,而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也需要后进之士作门生,以彰显自己的美好德行、赫赫之光并流传后世。引荐者与被引荐者之间利害相关,荣辱相连。C、韩愈在议论了先达之士和后进之士相须以存之后,赞美了于襄阳杰出的才干和特立独行、
12、行为方正、做事实际、不随流俗的为人,指出并批评了于襄阳只知道建功立业,报效朝廷,而不注意选拔人才的错误做法。D、韩愈认为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不敢落后于常人,正是于襄阳应该选拔引荐的人才。但如果像于襄阳这样襟怀坦荡、才识卓越的人不愿意听取自己的诉说的话,那就只能是自己的命运不好了。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4分) (2)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也?(3分) (3)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谢 亭 送 别 许 浑 劳歌
13、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8、这首诗的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3)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
14、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8)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职 业 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小教堂的牧师,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象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女人,专收旧衣烂衫。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她把“有”字切成了“一尤”,破空而来,传得很远(她的声音能传半条街)。“旧
15、衣烂衫”稍稍延长,“卖”有余不尽:“一尤旧衣烂衫找来卖”“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化风丹大概是一种药吧?这药是治什么病的?我无端地觉得这大概是治小儿惊风的。昆明这地方一年能销多少化风丹?我好象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当然会有人买的,否则他吆喝干什么。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
16、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卖杨梅!”“玉麦粑粑!”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的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的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包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出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手指的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在这些耳熟
17、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象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这玩意好消化,不伤人,下肚没多少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高考 语文 模拟 试卷 Word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