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课时22 气候与自然景观.pdf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课时22 气候与自然景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课时22 气候与自然景观.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课时 22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候与自然景观1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撒哈拉沙漠我国南方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文河流稀少河网密集地貌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植被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2不同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 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旱季,食草动物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每年 10 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
2、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候与自然景观举例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动植物耐寒气候土壤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2019全国文综)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
3、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 13 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在温带湿润地区,地貌营力主要为流水,地貌为流水地貌;在干旱区,地貌营力主要为风,地貌多为风成地貌。本题组以霍林河流域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为背景,具有一定的生活实践情境,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本题组重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文字材料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基本规律
4、的应用能力,考查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第 1 题该区域虽为半干旱区,存在流水和风两种地貌营力,但地貌部位为大兴安岭山前平原。来自大兴安岭的流水为山前平原带来了地表水、泥沙,流水地貌发育良好。虽然外营力存在季节差异,但即使在风力作用最强的春季,由于地下水位高,河漫滩地表泥沙湿润,风力无法扬沙和侵蚀。故在自然状态下,该地的地貌营力来自于流水。第 2 题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为流水和风两种地貌营力共存区。河段多年断流,本区的风营力改造了地表,侵蚀出风蚀洼地。地面沉降多由抽取地下水和采矿造成,一般多为区域性的,沉降面积可能增加,但不会出现洼地不断增多现象;此时处于断流期间,不会出现水蚀洼地;断流后地下水
5、位下降,加之地面松散物质为洪积物,质地粗,含水量低,冻融作用不明显。第 3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洼地的形成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洼地增多增大,说明该地区风力作用较强,受风力侵蚀和堆积的影响,附近地区地表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沙化明显;水土流失是由于地表水侵蚀,沼泽化和盐碱化多由地下水位上升引起,而该区域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不可能发生水土流失、沼泽化和盐碱化。答案1.B2.C3.C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据此完成 12 题。1当地有充足的水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4讲 课时22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3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新人 部分 课时 22 气候 自然景观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27521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