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8篇(母表示数教学反思例3教学反思).docx
《《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8篇(母表示数教学反思例3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8篇(母表示数教学反思例3教学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8篇(母表示数教学反思例3教学反思)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1 一、教学流程及期望 首先,用生活中的话引入“字母表示数”,引导学生说出“n”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揭示题目用字母表示数。新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年龄,告知学生“老师比同学大11岁”,列表写出11、12、13岁时对应的老师的年龄,提问:“如果想知道任意一年师生的年龄该如何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通过课前导入,学生应能说出“用n表示学生年龄,则老师年龄表示为n11”。全班讨论“n11”的意义:表示某一年老师的年龄是一个结果;表示老师比学生大多少是一个式子。明确“n11”既是一个结果,又是一个式子。接着让学生体
2、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简洁。给“n”一个确定的值,如:n=20,n11=21,让学生初步体会代入求值思想,最后讨论n的取值范围,“能是200吗?”学生感性认识n的取值是有限度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自学例2,再次经历上述过程,同时明确数字和字母相乘时,数字在前,省略乘号的写法。最后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达成及不足 学生在本课结束时,知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如“n11”既是一个十字,又是一个结果,当给n一个确定的值时,“n11”的数值随之确定,且n在实际问题中取值有一定限度。学生能掌握数字与字母相乘的写法,部分学生对“n11”中的n可以取不同值,但一次只能
3、取一个值的理解存在问题。 三、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但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较抽象,特别是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学生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学中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2 这是我4月14日去海师附小听的一节四年级数学课。新课程下,究竟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有时候,我们真的是有点无所适从。 课堂上是否采用小组合作,是否交流讨论,热热闹闹,似乎成了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多说话,就怕会被认为没有课改理念。 听了这节课,我觉得真是一堂朴实无华的好课,有教师细致的讲解,
4、有学生的认真倾听,也有学生的动手操作、数学思维的训练,总之,我觉得一切是那么和谐。 数学课不是一定得搞得花里胡哨的,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数学知识,扎扎实实地进行思维训练,就是数学课堂的本真。 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3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如何使课堂生成更有效,课前的预设是关键。应该说,有许多提问是可以预设的,这些问题往往是所谓的“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设计要到位。课堂进程往往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 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的。我们不能一味强调问题的生成性,而是应更多强调课前的预设,在备课时应该预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预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由于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不同,对
5、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方法,形成了重要的课堂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学生有价值的生成问题切入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因此,我就联想到我们文艺创作者常说的一句话:“最好的题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群众之中”,借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最好的方法来自于学生,学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4 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儿歌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青蛙的只数和嘴巴的张数”可以一直不停地数下去,学生会产生追求简约的需要。此时,教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学生创造了几种用文字表示的方法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字母表示数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创造
6、出来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概括回到具体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概括性,此处达到了课前设计时预设的效果,学生兴趣很高。 2、字母简写的过程,知识点较多。学生自学汇报后这部分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记忆不是很深刻,因此此处我采用“自学”+“讲述数学故事”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部分知识点以老师讲授为主还是必要的,而且此种方法学生们乐于接受。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目标。 3、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采用猜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值得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讨论与合作
7、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虽然许多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注意讨论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需加强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问题的发现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能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解决,那效果更佳。 4教学过后我最难忘的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青蛙眼睛数和腿数用字母表示的多样性思维。在拓展应用这一环节中我再次出现数青蛙的儿歌,“这是一首读不完的儿歌,大家能不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一句话把这首读不完的儿歌读完呢?”学生随即兴趣高涨的接道: 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a
8、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n只青蛙,n张嘴,n乘2只眼睛,n乘4条腿。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在学生讨论后的全班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来展现了自己的最后一句话。然而就在全班交流,对这些种方案进行分类的时候,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达式后,马上有学生质疑,你那是残疾青蛙一只眼睛一条腿!第种方法出现后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有的说:“你的方法没有我的方法好,我能表示出眼睛、腿和嘴的关系,你能吗?这是似乎所有的人都已经同意了,而不再关注其余几个含有字母的表达式时,只有一个男孩子还在执著的据理力争;“你看我的,不仅可以像你们
9、那样表示出眼睛、腿和嘴的关系,而且还简洁了许多”,以说服别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达成了共识,认为还是这种方案最优。 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共5 “用字母表示数”是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教学有一定难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接触到的都是具体的数,而现在要学会用字母即抽象的符号来代表具体情境中的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一次过渡,也是思维的一次飞跃。 本节课从设想到实践,有很多体会,而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追求教学的实效性。“用字母表示
10、数”是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入门内容。为教好这一内容,我认真学习了“课标”中关于这一部分的目标要求,并查阅了不同版本实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我发现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反复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改变青岛版中的信息窗内容,结本凶课的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对目标的整体把握,适当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创设了几个贴近学生实际,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活动情节。在整合学习材料时,考虑的不是新、奇、异的素材,而是重视创设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有效地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课题展开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表示数 表示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