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5篇 再别康桥 教案.docx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5篇 再别康桥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5篇 再别康桥 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5篇 再别康桥 教案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感悟徐志摩诗歌轻巧华丽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徐志摩诗歌轻巧华丽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 难点: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胡适曾经说: “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爱,自由,美”。 出示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出
2、示自学提纲 1、结合课文解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3、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新诗的格律化 音乐美 建筑美 绘画美 诗中描写了哪些极具美感的意象?你最喜欢哪一意象,请把这一意象所在的诗节描述一下。 云彩 金柳 青荇 (拜伦)潭 星辉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色彩绚丽,多为动态,给人流动的感觉(荡漾 招摇 揉碎)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读下列历代离别名句,想想本诗构思特点。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阅读“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分析本诗意象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分析品
4、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象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作家作品 1、阅读解释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5、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6、 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设疑自探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2、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3、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五、解疑合探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师点拨: 1、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7、,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
8、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 第七节: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3、(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六、质疑再探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9、明确: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七、运用拓展。 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
10、时互放的光亮。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九、布置作业背诵本诗 板书设计: 1、挥手作别云彩图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4、榆阴浮藻清潭图 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及诗歌背景;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感知诗歌“三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熟读、欣赏和背诵
11、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诗歌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离情别绪,体会作者深深的眷恋与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体会诗歌的“三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 1、徐志摩的人生信仰: 自由之梦优裕的家庭、丰富的游历、超群的才华飞翔 爱之梦原配:张幼仪、灵魂伴侣:林徽音、夫人:陆小曼破灭 美之梦新月诗派代表诗人: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蕴积 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还有与林徽因那段甜蜜的岁月,
12、都让徐志摩念念不忘。这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唤醒了他的诗魂,成为他的“故乡”“康桥理想”。 1、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 2、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的康桥。 3、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自由跟读,体会情感。 三、品读意象,领略“三美”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4 再别康桥的语言清新,音韵和谐,神思飘逸,令人神往;离情别绪,离而不伤,别而不愁,令人折服。 一、课文教学内容选择 (一)从课标对诗歌的要求看,还有以下教学内容 1、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
13、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从单元目标看,有以下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 2、学习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要知人论世;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3、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 4、运用联想和想像,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三)从课后练习看,有以下教学内容 1、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积累经典名篇 2、整体感知诗歌思想美、情感美、意象美
14、、语言美和结构美,重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3、通过诵读达到欣赏、理解、审美的目的 4、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新月派”及其“三美”的美学主张。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诗歌风格 2、品味诗的意象美
15、,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3、学习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合作学习进行探究,通过反复诵读,展开联想与想象品意象、悟真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领悟诗情,赏析诗歌画面、诗意美。 教学难点: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二、教学设计及意图 课前播放蔡琴深情歌唱的再别康桥。 (一)导入新课 1、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我这样导入:歌声停了,但是我们同学依然还沉浸在刚才的歌声当中。这首歌
16、是蔡琴深情演绎的,它的歌名叫再别康桥。而再别康桥最初是一首诗,是一位诗坛名家创作的一首诗。胡适曾经如是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他的理想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他把这种理想寄予到诗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诗再别康桥。 2、作家档案 由教师简介作家知识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1921年至1922年,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即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创
17、作新诗,1922年在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初读诗歌 感知诗情 1、听配乐朗诵,初步感受诗情。 2、自由诵读,整
18、体感知诗情。 明确:不舍、依恋、伤感、惆怅 (三)诵读诗歌,吟咏涵韵 1、分七个诵读组吟咏涵韵各小节。要求从语气、停顿、重音等方面说说诵读的体验。 2、请各诵读组汇报诵读体验,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附诵读指导:空格表示句中的停顿 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我 轻轻的来; 我 轻轻的 招手, 作别 西天的 云彩。 (低沉,舒缓。前两句两顿,后两句美句三顿。第二句注意三个地方:“我”微微上扬;“轻轻的”语速稍慢;句后略有停顿,以读出“分号”的作用。) 那 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 荡 漾。 (语气上扬;深情地舒缓地甜蜜地;因为情绪的激动,二三句可不停顿,第四句越读越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5篇 教案 关于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