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docx
《《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江城子教案1 江城子教学设计 1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2掌握朗读法、比较法等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体会文章的表达艺术; 3真情出质文,体会作者深婉缠绵的思想感情。 注意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一、导入: 人间有至情。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商隐在无题诗中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元好问在摸鱼儿中也写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词的学习,走近苏轼的情感世界,体会这般穿越天上人间、绵绵不绝的人间至情。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
2、: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明确:(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苏轼是北宋文学最为杰出的代表,在散文、诗、词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中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人瞩目。因为说到宋词,苏轼可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大师。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最主要的代表,因而只要讲到苏轼的词,主要也只讲他的豪放词。其实,苏轼的文学成就之所以伟大,主要不在他的单一性的成就,而是多方面的才华与成就。苏轼除了是文学家,还是艺术家,他的书法和绘画都是有极高成就的
3、。就词的方面来说,苏轼也不是一味的豪放;实际上,苏轼有许多词作是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的婉约词。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江城子(相逢不觉又初寒)等等等等,都是婉约风味十足的词作。而我以为,在苏轼的婉约风味的词作中,最动人的莫过于怀悼他妻子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了。说到怀悼,需要先说说中国古代的爱情诗词,中国古代的爱情诗词是很少表达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很少有我们现代意义的自由恋爱;而且,因为过去女子能够通晓文字的人本来就不多,而通晓文字的丈夫也往往忽略了通过文字来表现婚姻生活。可是,顶奇怪的是,中国文学中怀悼一类的文章诗词倒是不少,而且从古
4、到今都是如此。散文中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袁枚的祭妹文;现代散文中就更多了。悼亡诗中最有名的是潘安的悼亡诗;而悼亡词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了;而且,苏轼还是第一个用词来写悼亡的作家,这对词的题材的拓展是一个不小的贡献,也足见苏轼在词的艺术方面的创新精神。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先讲一个故事。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
5、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三、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 不是,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
6、,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 1“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
7、”,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
8、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
9、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
10、,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婚,夫妻恩爱,并育有一子(苏迈)。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王弗因病去世,年仅26岁。词的上片写十年死别的凄苦相思,情感真挚,令人伤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苏轼十年来对妻子的思念。“十年”写思念时间之长。“生死”写阴阳两隔,也写出思念的无奈和沉痛。“两茫茫”则极写夫妻两人思念的痛苦和无望,不仅苏轼在思念王弗,王弗也在思念苏
11、轼。可是,因为相隔阴阳两界,终于无法相见,只能“两茫茫”了。“不思量,自难忘”从反面写起,其实,怎么会“不思量”呢?“自难忘”则一语道破了思念的深切。这是刻骨的怀悼,凄凉的相思,沉痛的想念。而且,越是不思念,反而思念得越是深切。这几句句句平常语,却表达出极不平常的思念之情。“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继续写相思。作者在梦中想起去世十年的妻子,在梦醒时分,很想向妻子表达思念之情,可是,一方面明知妻子已经去世,又怎么向她倾诉相思之情,或者向她倾诉自己的悲哀愁情,另一方面,妻子的坟地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就算想去她坟头看看,又怎么能够实现?同时,作者也在设想恩爱多年的妻子此时一定也在千里之外思念自己,可
12、是,妻子也像自己一样无法表达思念之情,因而,“无处话凄凉”了。“无处话凄凉”正写出了两人相思之深,痛苦之深。这不是一个人的凄凉,而是两个人的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两个人见面了,应该也不认不出对方了。十年过去,早已是世事巨变,沧海桑田。“尘满面,鬓如霜”写出作者仕途的坎坷在容颜上的反映,让我们联想到苏轼在这十年中的坎坷经历。由于苏轼坚持个人思考的自由主义思想,他无法被当时的改革派容纳,屡次遭遇贬谪,以至于鬓发如霜;其实苏轼写这首词是还不到40岁,然而苍苍白发已经笼罩在他头上,他的妻子又怎么能够认出他来呢? 词的下片写梦境,表达作者对往日夫妻恩爱的温情思念,也通过梦
13、境写出妻子对自己的思念的伤痛之情。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第一句写梦中回到故乡,一个“忽”字,写出作者潜意识中对故乡的思念,也写出对妻子的思念。没有“思”,何来“梦”。正是对妻子的思念才使他在梦中回到故乡。于是梦见妻子梳妆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是细节描写,写出了妻子当年临窗梳妆的情景。而苏轼,肯定是无数次坐在妻子身旁,看着年轻少艾的妻子早起梳妆的样子,心中包含着对妻子的深爱,这不正是小夫妻当年无数幸福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影吗?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仍是写梦中情景。但是,在梦中的苏轼何尝以为是在梦中?他们十年不见,而一旦相见了,却都相顾无言,唯有千行泪水,汩汩流淌。这个情
14、景,就像是特写镜头一样,写出了夫妻相爱之深,也写出了凄凉之至。真是万语千言,都在眼泪的流淌中;千思万绪,尽在无言的对视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指“料想”。“年年”指“年复一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肠断处”指苏轼妻子王弗坟墓所在的“短松冈”。“明月夜,短松冈”写出了妻子对自己凄绝的思念。明月照亮了矮小的山冈,却照不见心爱的人儿,“断肠”就是必然的事了。这是写王弗对苏轼的思念,更是写苏轼对王弗的思念。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不少独到之处。它的语言平实,自然。尽管写的是看起来虚幻的梦景,但是,又处处显出作者的真情。这是白描的妙境,它完全出自作者的真心。此外,细节描写和
15、特写镜头都是表达情感的恰到好出的应用。因而能够深深地感动读者。成为悼亡词中的最震撼人心的作品。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 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
16、不能背出一两首来?或者说出一两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板书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
17、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
18、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三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四 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
19、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五 播放朗读,品味诗词 六 自由朗读 提读 七 赏析 问题设置 1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哪个字透漏出来的? 2 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见导学案)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比喻,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
20、。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有数量有深度。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小组讨论)提示 李清照的愁绪延续了多久?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永昼 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3.词人为何而愁? 思夫 4,词人如何排遣相思之苦,打发空虚生活?赏析下片。提问 明确 喝酒赏菊 重阳菊花怒放,香气溢人,景色越美,词人内心越凄凉。古人说借酒消愁愁更愁,因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
21、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5.“人比黄花瘦 ”这样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小组讨论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6.小结 这首词写了李清照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从题材看是闺怨词。是李清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城子 江城子教案3篇 江城子十年教案 城子 教案 十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