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docx





《《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课件3篇(爱莲说课文讲解)爱莲说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有感情地诵读席慕容的莲的心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检测 1、请一位同学当老师检查本课生字。 蕃(fn)颐(y)濯(zho)淤(y)涟(lin) 蔓(mn)亵(xi)噫(
2、y)鲜(xin)有闻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陶后鲜有闻 (7)宜乎众矣 3、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4、朗
3、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通课文,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课文分析,探究文意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有独特见解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2、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明确: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板书)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
4、、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明确: ?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
5、归纳主题:作者以莲自况,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明确: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3、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四、拓展延伸:莲文化的魅力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 3、仿写:我心中的莲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我爱莲花,因为它濯清涟而不妖,恰如品行端正,美名远扬的少女。 我爱莲花,因为它中通外直,恰如风度翩翩,高洁正直的雅士。 4、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完成下面对联 (1)
6、世人爱牡丹富贵茂叔敬莲花高洁 (2)、周敦颐爱莲说明志柳宗元小石潭抒怀 五、课堂检测 1、爱莲说的主旨句是。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 是。 2、予独爱莲的原因是。 3、生活中,感叹知音甚少,我们常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是。 六、课堂总结 七、板书 爱莲说教学课件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解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文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 2、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7、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对照解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词内容。 课件二: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 课件三:四个讨论题。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爱莲说 随堂练习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语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一生背,再齐背,然后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教学 课件 课文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