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docx
《《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独坐敬亭山教案1 课题 独坐敬亭山 学习 目标 1、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本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孤独却不悲观的情怀。 知识链接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渡过,曾被招至长安,供奉翰林。在京仅一年,就弃官而去,继续漂荡四方的流浪生活。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由于抱负得不到施展,长期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李白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深感孤独与寂寞。 合作 探究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背诵其诗歌,并说说诗人
2、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学过的有:赠汪沦、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 2. 初读诗句,理解大意 3.学习生字:亭与停 厌与庆 4.试着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 课堂精讲 一、初读诗句,理解大意 1、师质疑:诗题中哪个字最让你有感触?(生可能谈“独”和“坐”) 2、请学生以自己的体会诵读诗题。 3、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4、全班交流诗的大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二、品读诗句,入境悟情 1、赏析写景的一、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要求学生标出描写
3、景物的词汇:与。(2)指名根据想象画出景物。 (3)质疑:你们从“众鸟飞”、“孤云去”的自然景象中体会到什么? (4)李白为什么会由此生出孤独之感?角色体验朗读(自己就是李白)。 2、品析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敬亭山和李白为何“相看两不厌”?(4)假如“知己”敬亭山会说话,李白可能会和它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由李白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境况展开想象。) (2)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三、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堂堂清 1、选读李白的古诗。 2、默写独坐敬亭山,尝试配上画面。 独坐敬亭山教案教学设计4 独坐
4、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教学目标 、借助解释,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咀嚼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的感情变化。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独坐敬亭山教案2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学习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5、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 激趣导入 1、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 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 释题,简介背景 1、 读题,看解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 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 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解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 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 交流诗意。 五、 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
6、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解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 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7、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 自由吟读 1、 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解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 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 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 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 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 引导赏析 1、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
8、抒情的手法。 3、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 交流课外积累 1、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 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独坐敬亭山教案3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唐代时我国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诗人,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诗人?(生交流) 唐代诗人灿若星空,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诗酒名闻天下,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李白) 二、板书课题,揭题 1 、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一首千古名作(板书:独坐敬亭山) 2、生读题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3、理解题意:
9、“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 4、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 三、读诗,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1、 默读古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生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古诗读得特别好,指名读,(评价 很有诗人风范)齐读 3、 诗歌朗读形式多样,想不想尝试合作读。(要求 读出诗歌的节奏) 4、分组合作读,每小组一句 男女生叠读(叠读前三 后二) 师生叠读 5、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诗的韵味, 古代的读书人读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 四、范读诗歌,想象画面 1、闭上眼睛,用心倾听朗诵想象画面 2、同学们,告诉老师
10、,你仿佛看见了什么?(鸟飞 云飘 伫立的大山 孤独的诗人)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这样的画面? 3、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你有何感受?(景美 寂静 孤独) 五、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板书 鸟飞 云去 孤独) 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意 二、 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鸟飞云去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为何会如此的孤独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 被贬离京城,十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样的孤单寂寞!) 三、学习诗歌三四句,感受诗人的不独。 相看是什么意思?
11、(相互看;你看我我看你)谁和谁相看?(李白与敬亭山)会怎样看?(含情脉脉 四目相对 默默对视)(板书:相看) 同学们,诗人是第一次登上敬亭山吗?不是你们知道诗人这是第几次登上敬亭山吗?第七次啊!诗人这么多次登上敬亭山,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敬亭山的美丽风景吗?(不是)在诗人眼中,在诗人心里,敬亭山难道仅仅是一座山吗?你说!(不是)仅仅是一座山吗?你说!(不是)在诗人眼中,在诗人心里,敬亭山哪里是一座山啊,他分明就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一位永远不会离开他,永远不会抛弃他,永远与他相依相伴的朋友啊!一位孤单时可以做伴,寂寞时可以倾诉的朋友啊! 有了这样的朋友,诗人还好孤独吗?(不会)还会寂寞吗?(不会)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教案4篇 独坐敬亭山优秀教案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