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4篇(语文教案内容).docx





《关于语文教案4篇(语文教案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文教案4篇(语文教案内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语文教案4篇(语文教案内容)关于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去帮助别人。 4了解反刍现象。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蟋蟀和牛的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谁愿意向大家讲讲你的旅行故事? 2今天我们
2、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题,激疑。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为什么要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重点
3、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四、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地上捉迷藏时,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这节课我们随同红头和青头再作一次旅行。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谁愿意把课文中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1)读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找出描写青头的
4、有关句子标记下来。 (3)读句子,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青头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理解课文。青头的动作:蹦到牛身上、不顾疼痛爬起来大声喊,又跳到牛背上、爬到牛背上用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为了朋友,青头不顾个人的安危。)青头的语言:“躲过它的牙齿吞到肚子里去”“不要怕,你会出来的”“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青头教给红头脱险的方法,给红头鼓气,从精神上鼓励它,让它不害怕;青头知识丰富。当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是战胜困难的力量。) (4)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自由试读。 生生互评。 3了解反刍现象。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反刍现象的认识。 (2)反刍:动物把粗粗咀嚼(jju
5、)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通常称倒嚼(dojio)。牛、羊、鹿和骆驼都是反刍动物。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红头的紧张、着急的心情,读出青头的真诚、勇敢和沉着。 四、想象表演,深化理解。 1想象: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与青头还会说些什么? 2讨论交流。 3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加上合适的动作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 4学习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的帮助是非常有用的。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人人都离不开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要多交好朋友) 五、课外延伸。 阅读、收集有趣又惊险的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关于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
6、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2.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方法:本节课引导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民歌的语言特色,了解木兰的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初备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学生听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自由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文学知识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
7、府诗集。 二、自主学习 师:这首诗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花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4.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5.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7.找出
8、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机杼可汗燕山鞍鞯扑朔迷离金柝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着翻译课文。. 明确:(交流制作的学习卡片,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3.本诗叙述情节详略得当,请作简要分析,并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详写: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略写:出征前的准备、军旅征战生涯。内容:这首长篇叙事
9、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4.本诗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语言特色。 明确:(整首诗大量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7.背诵诗歌。检查背诵。 8.重点研讨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
10、示幻灯片4。) 概括本段内容。 分析本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木兰的征战生涯。 对偶。作用:笔墨精炼,对仗工整,音调铿锵,气氛雄壮悲凉。 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板书设计 木兰诗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关于语文教案3 词语超市 这道题主要是帮
11、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和检测。教师引导学生在记忆词语时不应该脱离课本,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之后,可适当做一些改错、造句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金钥匙 这项内容是就小船,小船中的环境描写专门安排的一项习作方法的点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人、写事的文章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回到课文,找出句子,谈谈体会,明确作用,再尝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练笔。 名人名言 这道题要求学生积累,并且掌握这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六条名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友谊的内涵,引人深思。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先理解它们的意思,再积累记忆。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关于友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语文教案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