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课件-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拔罐疗法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疗法课件-PPT.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拔罐疗法课件拔罐疗法 2目录拔罐疗法的特点123拔罐疗法的历史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4拔罐的操作方法5拔罐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3拔罐疗法的历史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负压疗法”,是指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用烧火、温热等方法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罐具紧吸在皮肤上,通过其负压效应并造成局部组织瘀血,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的外治疗法。拔罐疗法在我国古代称为“角法”或“角吸法”。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拔罐这种不用药物又无痛苦而且疗效确切的独特疗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拔罐疗法获得了蓬勃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日渐提高,它不
2、再是针、灸、药的辅助手段,成为单独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4 拔罐疗法的特点 无创伤,无痛苦。对畏惧针刺和注射的病人尤为适宜 安全、稳妥,疗效确切。不经胃肠给药,不会损伤脾 胃,无副作用,无个体特异性。不受任 何条件、设备限制,或坐、或卧、或立、或 屋内野外,随时随地可以施术。便于普及、推广,好学易懂,入门容易,方便群众和 缺医少药地区。仅在采用药罐时需少量药材,且利用率高,有利于保 护药材资源。5 拔罐疗法的作用及原理拔罐通过温热和机械负压刺激作用,可使身体局部充血,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以达到治病的目的。6(1)局部调节作用 A、负压作用:人体在
3、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同时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7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 B、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组织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
4、态,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9(2)、整体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整体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加上温热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疾病过程都是其整体性的反应,局部病理改变总是整体性疾病过程的一部分,属于现象与本质的哲学范畴,二者是辨证统一的。祖国医学根据二者的辨证关系,通过局部治疗,由现象到本质使机体整体得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即通过局部调整实现整体控制。10(3)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选用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拔罐法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如留罐主吸拔阴寒痼冷,故治疗风湿痹痛,可在局部留罐,以出现紫痕为宜,可隔二、三日连续拔罐,至不出现紫
5、痕为止;闪罐主祛风舒筋,故治疗面瘫,可在面部闪罐,以宣通气血;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11 拔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如能与别的治法如温和灸、帖敷、按压等结合起来,那么临床作用和治疗效果必将大大加强,其应用范围也将大大扩展。12拔罐法的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 11、定穴、定穴: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和拔罐方法。
6、和拔罐方法。13 2、拔罐:(1 1)检查罐口有无缺 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损裂缝。(2 2)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 一手持止血钳夹95%95%酒精 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 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 端,绕1 1 2 2周后迅速抽出,周后迅速抽出,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 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 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手,适时留罐。(3 3)安全熄火,点燃)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投入小口 的明火稳妥迅速投入小口瓶。瓶。操作流程14操作流程3、观察:(1)拔罐过程要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2)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以局部皮肤紫红
7、色为度,其疗效最佳;(3)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有无疼痛、过紧,有应及时起罐;(4)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154、起罐:起罐时,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操作流程16拔罐养生常用方法拔罐养生常用方法主要有:增加活力法、祛除浊气法、疏通经络法等。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主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17
8、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18 三、疏通经络法: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
9、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19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
10、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20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21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取穴:足三里、脾
11、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22四、禁忌症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患者不宜。全身高度浮肿者、皮肤过敏或有溃疡破损者不宜。高热、抽搐、痉挛等证以及孕妇均须慎用。23拔罐有什么副作用?24五、注意事项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拔罐时火罐一定要吸紧肌肤,否则效果就差。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内,火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火罐。拔罐时要注意保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疗法 课件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