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地震波的基本定律-PPT.ppt
《地震勘探-地震波的基本定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勘探-地震波的基本定律-PPT.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一、地震波的基础知识一、地震波的基础知识4 4、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n n1)1)、反射和透射、反射和透射n n2 2)、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斯奈尔定律斯奈尔定律)n n3 3)、费马原理)、费马原理n n4 4)、惠更斯原理)、惠更斯原理n n5)5)、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n n6)6)、视速度定理、视速度定理n n7 7)、折射波)、折射波2n n当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分成两部分。当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分成两部分。当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分成两部分。当波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分成
2、两部分。一部分回到第一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一部分回到第一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一部分回到第一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一部分回到第一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反射波反射波反射波反射波;n n另一部分透入第二种介质中,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折射另一部分透入第二种介质中,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折射另一部分透入第二种介质中,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折射另一部分透入第二种介质中,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折射波,而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透射波。波,而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透射波。波,而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透射波。波,而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透射波。1 1)、)、反射和透射反射和透射3n n波阻抗:在声学中把密度和波速的乘积叫做声阻抗,波阻抗:在声学中把密度和
3、波速的乘积叫做声阻抗,波阻抗:在声学中把密度和波速的乘积叫做声阻抗,波阻抗:在声学中把密度和波速的乘积叫做声阻抗,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波阻抗。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波阻抗。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波阻抗。在地震学中习惯叫做波阻抗。n n只有在只有在只有在只有在Z Z1 1 Z Z2 2(波阻抗不等)的条件下,弹性波(波阻抗不等)的条件下,弹性波(波阻抗不等)的条件下,弹性波(波阻抗不等)的条件下,弹性波(地震地震地震地震波波波波)才会发生反射;才会发生反射;才会发生反射;才会发生反射;Z Z1 1和和和和Z Z2 2(波阻抗)的差别越大,反(波阻抗)的差别越大,反(波阻抗)的差别越大,反(波阻抗)的差别越
4、大,反射波越强。射波越强。射波越强。射波越强。岩石名称岩石名称密度密度(g/cm(g/cm3 3 速度速度(m/s)(m/s)波阻抗波阻抗(g/mcm(g/mcm2 210104 4)土壤土壤1 11 12 20 02002008008002 22 216 16 砂层砂层1 14 42 20 0300300130013004 42 226 26 粘土粘土1 15 52 22 21800180024002400272752528 8砂岩砂岩2 21 12 28 820002000400040004242112 112 石灰岩石灰岩2 23 33 30 0320032005500550073736
5、 6165165岩盐岩盐2 20 02 22 24500450055005500909012l 12l 结晶岩石结晶岩石2 24 43 34 4450045006000600010810820420442 2)、)、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n n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反射定律n n地震波从点波源地震波从点波源地震波从点波源地震波从点波源OO沿射线沿射线沿射线沿射线OPOP射射射射到分界面上;到分界面上;到分界面上;到分界面上;NPNP垂直于分界面,垂直于分界面,垂直于分界面,垂直于分界面,是分界面在是分界面在是分界面在是分界面在P P点处的法线。点处的法线。点处的法线。点处的法线
6、。n n入射线入射线入射线入射线OPOP和法线和法线和法线和法线NPNP所确定的所确定的所确定的所确定的平面垂直于分界面,这个平面平面垂直于分界面,这个平面平面垂直于分界面,这个平面平面垂直于分界面,这个平面叫做波的入射面。叫做波的入射面。叫做波的入射面。叫做波的入射面。n n入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入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入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入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 1 1叫做叫做叫做叫做入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入射角;n n反射波的射线叫做反射线,反反射波的射线叫做反射线,反反射波的射线叫做反射线,反反射波的射线叫做反射线,反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射线和法线所夹的角 1
7、 1 为反为反为反为反射角。射角。射角。射角。5水平界面情况:水平界面情况:n n在地震勘探中,把入在地震勘探中,把入在地震勘探中,把入在地震勘探中,把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射线、过入射点的界射线、过入射点的界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三者面法线、反射线三者面法线、反射线三者面法线、反射线三者所决定的平面,称为所决定的平面,称为所决定的平面,称为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射线平面。射线平面。射线平面。射线平面。n n根据射线平面的定义根据射线平面的定义根据射线平面的定义根据射线平面的定义可知,它总是垂直界可知,它总是垂直界可知,它总是垂直界可知,它总是垂直界面的。当我们在地面面的。当我们在地面面的
8、。当我们在地面面的。当我们在地面(假设它是水平的假设它是水平的假设它是水平的假设它是水平的)上上上上O O O O点激发,沿测线点激发,沿测线点激发,沿测线点激发,沿测线OXOXOXOX接收;又设地下的反接收;又设地下的反接收;又设地下的反接收;又设地下的反射界面是水平的,这射界面是水平的,这射界面是水平的,这射界面是水平的,这时,射线平面既垂直时,射线平面既垂直时,射线平面既垂直时,射线平面既垂直界面也垂直地面界面也垂直地面界面也垂直地面界面也垂直地面射射线线平平面面6界面倾斜情况:界面倾斜情况:n n当地震测线垂直界面当地震测线垂直界面当地震测线垂直界面当地震测线垂直界面走向,射线平面既垂
9、走向,射线平面既垂走向,射线平面既垂走向,射线平面既垂直界面也垂直地面。直界面也垂直地面。直界面也垂直地面。直界面也垂直地面。n n当地震测线不垂直界当地震测线不垂直界当地震测线不垂直界当地震测线不垂直界面走向,则射线平面面走向,则射线平面面走向,则射线平面面走向,则射线平面只垂直界面,不再垂只垂直界面,不再垂只垂直界面,不再垂只垂直界面,不再垂直地面。直地面。直地面。直地面。7n n我们将反射线向反方向我们将反射线向反方向我们将反射线向反方向我们将反射线向反方向延长,同时从波源延长,同时从波源延长,同时从波源延长,同时从波源O O O O向向向向分界面作垂线分界面作垂线分界面作垂线分界面作垂
10、线ODODODOD并延长;并延长;并延长;并延长;这两条延线交于一点这两条延线交于一点这两条延线交于一点这两条延线交于一点O O O O*,这一点称做虚波源,这一点称做虚波源,这一点称做虚波源,这一点称做虚波源(地震勘探中称虚震源地震勘探中称虚震源地震勘探中称虚震源地震勘探中称虚震源),因反射线似乎是从,因反射线似乎是从,因反射线似乎是从,因反射线似乎是从O O O O*点射出来的。点射出来的。点射出来的。点射出来的。n n 承认了反射定律,很承认了反射定律,很承认了反射定律,很承认了反射定律,很容易证明容易证明容易证明容易证明OD=OOD=OOD=OOD=O*D D D D。这种。这种。这种
11、。这种作图方法,我们以后用作图方法,我们以后用作图方法,我们以后用作图方法,我们以后用得很多。得很多。得很多。得很多。8n n反射系数反射系数n n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比称为反射界面的反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比称为反射界面的反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比称为反射界面的反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比称为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射系数:射系数:射系数:n n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而无反射,只有界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而无反射,只有界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而无反射,只有界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而无反射,只有界面波阻抗不等时才产生反射波,这是界面形成反射面波阻抗不等时才产
12、生反射波,这是界面形成反射面波阻抗不等时才产生反射波,这是界面形成反射面波阻抗不等时才产生反射波,这是界面形成反射波的必要物理条件。波的必要物理条件。波的必要物理条件。波的必要物理条件。n n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越强。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越强。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越强。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越强。n n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时,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时,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时,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时,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反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
13、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反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反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反之,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相位相差之,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相位相差之,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相位相差之,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相位相差180180180180,称,称,称,称为负极性反射。利用反射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地下为负极性反射。利用反射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地下为负极性反射。利用反射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地下为负极性反射。利用反射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地下岩层性质。岩层性质。岩层性质。岩层性质。9界面反射系数界面界面界面界面第一种介质第一种介质第一种介质第一种介质第二种介质第二种介质
14、第二种介质第二种介质速度速度速度速度密度密度密度密度速度速度速度速度密度密度密度密度砂岩在石灰岩之上砂岩在石灰岩之上砂岩在石灰岩之上砂岩在石灰岩之上2.02.02.42.43.03.02.42.40.670.670.20.2石灰岩在砂岩之上石灰岩在砂岩之上石灰岩在砂岩之上石灰岩在砂岩之上3.03.02.42.42.02.02.42.41.51.5002 2浅层界面浅层界面浅层界面浅层界面2.12.12.42.42.32.32.42.40.930.930.0450.045深层界面深层界面深层界面深层界面4.34.32.42.44.54.52.42.40.970.970.0220.022“软软软软
15、”海底海底海底海底1.51.51.01.01.51.52.02.00.500.500.330.33“硬硬硬硬”海底海底海底海底1.51.51.01.03.03.02.52.50.200.200.670.67海洋表面海洋表面海洋表面海洋表面(从从从从FF面入射面入射面入射面入射)1.51.51.01.00.360.360.00120.0012380038000 099949994低速带底面低速带底面低速带底面低速带底面0.50.51.51.52.02.02.02.00.190.190.680.68页岩覆于含水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水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水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水砂岩之上2.42.42.32
16、.32.52.52.32.30.960.960.020.02页岩覆于含气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气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气砂岩之上页岩覆于含气砂岩之上2.42.42.32.32.22.21.81.81.391.390.160.16含气砂岩在含会砂岩之上含气砂岩在含会砂岩之上含气砂岩在含会砂岩之上含气砂岩在含会砂岩之上2.22.21.81.82.52.52.32.30.690.690.180.18请计算煤层顶底的反射系数(围岩请计算煤层顶底的反射系数(围岩4000,2.6;煤层煤层2000,1.3)10地震反射波图地震反射波图从反射可见:由于上覆界面的反射,传下去的能量越来越小;若上覆盖界面有强从反射可见
17、:由于上覆界面的反射,传下去的能量越来越小;若上覆盖界面有强反射面时,则更明显,这时该界面好象起到了一个反射面时,则更明显,这时该界面好象起到了一个“屏蔽屏蔽”作用。作用。11n n反射波的特点:反射波的特点:n n1 1)形成反射波的条件是反射系数不)形成反射波的条件是反射系数不等于零等于零n n2 2)反射波的能量取决于反射系数)反射波的能量取决于反射系数n n3 3)反射波极性的变化,取决与)反射波极性的变化,取决与R R的的正负正负n n4 4)反射系数的范围()反射系数的范围(-1-1,1 1)1213n n 透射定律透射定律透射定律透射定律n n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透射线也位于
18、入射面内,入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透射线也位于入射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即:中的波速之比,即:中的波速之比,即:中的波速之比,即:n n当地震波沿当地震波沿当地震波沿当地震波沿OPOP射在分界面上射在分界面上射在分界面上射在分界面上的的的的P P点时,除有一部分能量作点时,除有一部分能量作点时,除有一部分能量作点时,除有一部分能量作为反射波的能量回到第一种为反射波的能量回到第一种为反射波的能量回到第一种
19、为反射波的能量回到第一种介质中以外,通常还有一部介质中以外,通常还有一部介质中以外,通常还有一部介质中以外,通常还有一部分能量作为透射波的能量透分能量作为透射波的能量透分能量作为透射波的能量透分能量作为透射波的能量透入第二种介质中。入第二种介质中。入第二种介质中。入第二种介质中。n n透射波的射线称为透射线。透射波的射线称为透射线。透射波的射线称为透射线。透射波的射线称为透射线。透射线和界面法线透射线和界面法线透射线和界面法线透射线和界面法线PNPN之间的之间的之间的之间的夹角夹角夹角夹角 2 2称做透射角。称做透射角。称做透射角。称做透射角。14n n透射定理可改写成如下形式:透射定理可改写
20、成如下形式:透射定理可改写成如下形式:透射定理可改写成如下形式:n n透射定律也只确定了透射线的方向,而完全没有涉透射定律也只确定了透射线的方向,而完全没有涉透射定律也只确定了透射线的方向,而完全没有涉透射定律也只确定了透射线的方向,而完全没有涉及透射波的强度,从而它也是属于几何地震学的一及透射波的强度,从而它也是属于几何地震学的一及透射波的强度,从而它也是属于几何地震学的一及透射波的强度,从而它也是属于几何地震学的一条定律。条定律。条定律。条定律。n n除了和反射定律一样要求那些适用条件以外,透射除了和反射定律一样要求那些适用条件以外,透射除了和反射定律一样要求那些适用条件以外,透射除了和反
21、射定律一样要求那些适用条件以外,透射定律还特别要求两种介质必须都是各向同性的;就定律还特别要求两种介质必须都是各向同性的;就定律还特别要求两种介质必须都是各向同性的;就定律还特别要求两种介质必须都是各向同性的;就是说,当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是说,当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是说,当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是说,当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波的速度必须是波的速度必须是波的速度必须是波的速度必须是一个不随方向而变的常量。一个不随方向而变的常量。一个不随方向而变的常量。一个不随方向而变的常量。(视速度)(视速度)1516n n透射系数透射系数n n透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称为透射系数:透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
22、的振幅之比,称为透射系数:透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称为透射系数:透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称为透射系数:n n当当当当 时,才形成透射。时,才形成透射。时,才形成透射。时,才形成透射。n n透射波发生在速度不同的分界面上,而反射波发生透射波发生在速度不同的分界面上,而反射波发生透射波发生在速度不同的分界面上,而反射波发生透射波发生在速度不同的分界面上,而反射波发生在波阻抗差异的分界面上。在波阻抗差异的分界面上。在波阻抗差异的分界面上。在波阻抗差异的分界面上。n n在透射波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射波振幅越强,透在透射波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射波振幅越强,透在透射波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射
23、波振幅越强,透在透射波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射波振幅越强,透射波振幅就越弱;反射波振幅越弱,透射波振幅就射波振幅就越弱;反射波振幅越弱,透射波振幅就射波振幅就越弱;反射波振幅越弱,透射波振幅就射波振幅就越弱;反射波振幅越弱,透射波振幅就越强。越强。越强。越强。17n n透射系数透射系数n n透射波的特点:透射波的特点:透射波的特点:透射波的特点:n n1 1)透射波产生的条件,界面上下传)透射波产生的条件,界面上下传)透射波产生的条件,界面上下传)透射波产生的条件,界面上下传播速度不同播速度不同播速度不同播速度不同n n2 2)透射波的能量取决于透射系数)透射波的能量取决于透射系数)透射波的能量
24、取决于透射系数)透射波的能量取决于透射系数n n3 3)透射波极性与入射波极性一致)透射波极性与入射波极性一致)透射波极性与入射波极性一致)透射波极性与入射波极性一致n n4 4)透射系数的范围()透射系数的范围()透射系数的范围()透射系数的范围(0 0,2 2),总为),总为),总为),总为正值正值正值正值18n n 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n n如果如果如果如果V V2 2 V V1 1,则有则有则有则有sinsin 2 2sinsin 1 1。即即即即 2 2 1 1;n n当当当当 1 1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增大到一定程度但还没到到到到9090
25、时,时,时,时,2 2已经增大到已经增大到已经增大到已经增大到9090,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这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沿界面沿界面沿界面“滑行滑行滑行滑行”,出现了,出现了,出现了,出现了“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现象,因为现象,因为现象,因为现象,因为 1 1再增再增再增再增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大,就不能出现透射波了。n n开始出现开始出现开始出现开始出现“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全反射”时的入时的入时的入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射角叫做临界角;射角叫做临界角;射角叫做临界角;n n因为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勘探 地震波 基本 定律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