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章研究发展与企业新产品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第四章研究发展与企业新产品PPT文档.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习目的:了解:技术创新概念及技术创新动态过程;新产品的概念和开发重要性;新产品开发的方式。1 掌握:研发的分类和特征;二次创新的含义及动态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流程性材料的开发及程序;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熟练掌握:新产品设计程序和内容;生产工艺准备的主要内容。2第一节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一、研究与发展(RD)分类和特征 研究是针对某个主题的科学知识进行大量的、系统的、反复的探索,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周密调查与反复思索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发展(或开发)是指运用科学知识对基本思想、基本原理作进一步的发展,以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形态。3 如袁隆平院士从1960年起对水稻的育
2、种进行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开发)出了“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因而,研究是探索未知,发展或开发则是从潜在的或基本的因素中创造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人们往往习惯把研究与发展统称为科学研究。431 研发分类实例研发分类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技术开发研究各类别的研究方向研究微生物耐辐射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机制为获得保存果汁方法所需的知识,就加热和辐射对酵母自下而上的影响而进行微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一种用射线保存果汁的方法5 三种研究发展的特征比较表6 二、技术创新及动态模型 技术创新概念 1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现有知识
3、新的综合,是新技术第一次商业性应用,也是科学直接转化为为生产力的阶段。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扩散。7 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品化,它可以是完全新产品,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工艺创新是指一个产品的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扩散是指创新通过市场或非市场的渠道的传播。8 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型(U-A)9(三)二次创新的动态模型 UA模式适用于自主创新。但由于科技基础结构、技术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和文化等诸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自我技术发展能力往往是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积累而成的。其创新的基本模式是引进、消
4、化、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1011第二节 企业新产品 一、新产品的概念和开发重要性 新产品概念 新产品对企业来说应该是本企业新生产的或过去生产的产品不具备这些使用功能和性能的产品。12 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 1.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生存能力。2.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能不断满足社会需求。3.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4.新产品开发可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5.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3 核心竞争力概念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
5、贡献巨大,它的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最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1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一般可以认为如下:独特性,是公司“独一无二”的;增值性,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使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更多得益;15 延伸性,能使企业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新服务;动态性,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必须给予重建和发展;16 综合性。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的积累;不可模仿性,一项重要的特征,是人们用来识别它与非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判
6、别标准。17二、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独立开发方式 合作开发方式 技术引进方式 自行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方式18三、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 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步骤一般分为几个时期:1、构思、计划期 2、新产品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期 3、新产品设计开发期19 4、生产技术准备期 5、商业性投产和市场营销 新产品开发过程实际上是个“烧钱”的过程,企业若要降低研发费用和加快研发进度,必须严格遵守新产品开发程序。20 流程性材料的开发及程序 1概述 流程性材料(由流程式生产过程生产)的新产品开发,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与硬件(由加工装配式生产过程生产)新产品开发有些不同。流程性材料的新产品开发
7、的程序可定为:新产品构思实验室试验中间试验商业性投产和市场营销。21人们往往习惯把研究与发展统称为科学研究。这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工艺文件。对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新产品,在小批试制鉴定完成后,投入正式生产前,尚须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当它们的终端产品被市场认可时,中间产品才具有价值。因而,研究是探索未知,发展或开发则是从潜在的或基本的因素中创造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新产品设计工作是指从确定新产品设计任务开始,到确定产品具体结构,直止画出图纸的一系列技术工作过程。因而,研究是探索未知,发展或开发则是从潜在的或基本的因素中创造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新产
8、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当它们的终端产品被市场认可时,中间产品才具有价值。中间试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验证、改进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在生产方面、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做全面的准备。其创新的基本模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它与上述程序的区别在于,产品的性质和名称习惯的称谓上。新产品对企业来说应该是本企业新生产的或过去生产的产品不具备这些使用功能和性能的产品。流程性材料的新产品开发的程序可定为:新产品构思实验室试验中间试验商业性投产和市场营销。在此阶段中检验产品设计的正确
9、性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流程性材料的开发及程序 流程性材料的开发及程序 它与上述程序的区别在于,产品的性质和名称习惯的称谓上。它的产品设计,更强调的是配方的确定,配方一般可认为原料品种的确定,各种原料配合的比例及反应(生产)条件等。而配方的确定一般先要经过实验室试验、中间试验等。它没有产品图纸的概念。它的生产技术准备更强调的是,工艺方案(生产配方、生产工艺条件等),设备的试验及制造、安装等。22 流程性材料有许多是中间产品(或称原料产品),也有一些是终端产品。中间产品如纺织工业上的新型纤维材料,某些新的化工材料如药物中间体,它们的终端产品分别为纺织面料、服装和药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当它们的
10、终端产品被市场认可时,中间产品才具有价值。23 因此,当原料产品的新产品开发成功后,还要关注和积极参与整个产品链的新产品开发。当然,这样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一旦成功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十分巨大,甚至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242流程性材料开发中的重要一环中间试验(简称为中试)25 一般认为中试的定义为:中间试验是指经初步技术鉴定或实验室阶段研试取得成功的科研成果到生产定型以前的技术经济活动。这些技术经济活动主要指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通过建立生产经营微系统,进行的一系列技术试验活动、生产试验活动和市场营销试验活动。中间试验要在近似于生产的环境中进行,要建立一定装置、机组、车间或试验基地
11、。26 中间试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验证、改进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在生产方面、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做全面的准备。并且,通过设计、改进、完善和运营一个基于新技术的生产经营微系统,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做示范。27 对中试的重视除了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外,国家支持技术创新的措施必须要跟上。有学者提出,国家有必要加强面向社会的中间试验基地的建设。这是因为,从发明到商业化产品的路是漫长的,实验室试验、中试往往必不可少。28 多数个体发明者根本不具备中间试验的条件,而潜在的技术买主对于不成熟的技术,又很难做出决断,这就陷入一个怪圈。为了推动自主创
12、新,国家除了兴建重点实验室之外,还非常有必要加强面向社会的中间试验基地的建设,尤其是采用开放共享方式、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发明者服务的中间试验基地。29 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主要类型 第一种、循序渐进式 第二种、同步并行式 第三种、机动团队式 第四种、乱中有序式30第三节 新产品设计31第三节 新产品设计 新产品设计工作是指从确定新产品设计任务开始,到确定产品具体结构,直止画出图纸的一系列技术工作过程。32 新产品设计决定了产品内在结构、性能及各种质量特征,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使用费用,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因素。新产品设计由技术部门负责实施。33 1新产品设
13、计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可大致表述如下:综合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使新产品设计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以此来保证经济可靠地,充分实现用户所要求的日益提高的功能。34 5 年前比尔 盖茨的 会(比尔与梅琳达 会)向全世界发起了挑战:设计最经济实用的“无水马桶”。如今,克兰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可行方案,并获得了盖茨 的71万美元的资助奖励。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出可靠性产品来是相当难的,这其中会涉及到大量高精尖新材料技术。所以说这款马桶具有颠覆性也不为过.碗状的容器;收纳废物的容器中空的纳米纤维薄膜;专门设计的中空珠子;位于马桶前方的容器;电驱的挡板;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新产品
14、开发程序的步骤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其创新的基本模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在此阶段中检验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中间产品如纺织工业上的新型纤维材料,某些新的化工材料如药物中间体,它们的终端产品分别为纺织面料、服装和药品。中间试验要在近似于生产的环境中进行,要建立一定装置、机组、车间或试验基地。大大现场邀请主持人一起喝,这杯用高端黑科技处理过的饮用水,主持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就这么一口喝下去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当它们的终端产品被市场认可时,中间产品才具有价值。样品先进行性能测试,当性能达到技术要求时,才交付鉴定。这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
15、行操作的工艺文件。并通过试制的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设计和工艺,避免在正式投产后可能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主要类型它的生产技术准备更强调的是,工艺方案(生产配方、生产工艺条件等),设备的试验及制造、安装等。5 年前比尔 盖茨的 会(比尔与梅琳达 会)向全世界发起了挑战:设计最经济实用的“无水马桶”。并且,通过设计、改进、完善和运营一个基于新技术的生产经营微系统,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做示范。绘制出试制和生产用的全套图纸和技术文件,提供有关生产、工艺上所需的全部技术文件,为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提供确凿的依据。动态性,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16、、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必须给予重建和发展;样机制作,一般不考虑成本。比尔盖茨为了全人类的节水事情,确实做了很多。他还 了一家净水公司,可以将人畜粪便净化后变成饮用水 后来 的一个著名的脱口秀节目,还专门为了这个技术采访了首富大大 大大现场邀请主持人一起喝,这杯用高端黑科技处理过的饮用水,主持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就这么一口喝下去了 然后,盖茨大大说:这是我从工厂里刚带过来的,原料是2 小时前人类的新鲜粪便!结果毫无心理准备的主持人,就这样了。1新产品设计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可大致表述如下:综合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使新产品设计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的,以此来保证经济可靠地,充分实现用
17、户所要求的日益提高的功能。45 2新产品设计的方式和基本要求 新产品设计的方式主要有:自行设计、仿制设计、外来图纸设计(即企业用外单位或用户提供的产品图纸进行的新产品设计工作)、自行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设计(即新产品设计一部分用本企业的研究成果,一部分用引进技术)、老产品改进设计。46 3新产品设计程序和内容 它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编制设计任务书、技术设计 工作图设计47 编制设计任务书 确定新产品的用途、适用范围、使用条件、使用要求。其本质是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原则、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分析等。48 技术设计 将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具体化,用总图、系统图、明细表和说
18、明书等概括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新产品进行详细技术经济分析(其中:价值工程分析是重要分析方法)。49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指产品的总体布置、人机关系、产品与环境的关系、造型的美观性等方面的设计,是对产品一个总的考虑。50 功能结构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已经初步的完成了功能结构草图设计,功能结构设计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草图具体化,以图样的形式表示出完整的技术方案来。51 技术设计评审在技术设计阶段同样也要进行设计效果的审查和评估。评审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技术建议书,看技术设计的结果是否满足技术建议书的要求。52 工作图设计 绘制出试制和生产用的全套图纸和技术文件,提供有关生产、工艺上所需的全部技术文件,为
19、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提供确凿的依据。企业目前广泛使用CAD技术,其主要功能:设计计算;制图等。53 在上述每项工作结束后,都必须经过一定的评审过程,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工作质量。54第四节生产技术准备 一、生产技术准备概述5557 2作好企业产品、技术和生产方式新旧交替的准备工作,实现有条不紊的转变。新老产品转产过度的三种方式:停产过度(老产品全停)平行过度(老产品不停)不停产过度(老产品逐步减少)5859606162二、生产工艺准备 产品设计是解决生产什么样产品的的问题,而生产工艺则是解决产品如何制造的问题。生产工艺准备工作包括:对产品设计的工艺进行分析和审查、制定工艺方案、编制
20、工艺规程、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等。67697071 编制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工艺装配图、工时定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等。其中,最主要是工艺规程。它是具体指导工人进行加工制造的操作文件。77 其主要内容为:产品及其各部分的制造方法和顺序、设备的选择、切削规范的选择、工艺装备的确定、劳动量的确定、设备调整方法、产品装配与零件加工的技术条件等。78 工艺规程的主要形式有:1工艺路线卡(工艺过程卡)它是按产品的每个零件编制的。它规定这个零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所要经过的各工种的工艺路线,列出这个零件经过的车间、小组、各道工序的名称、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以及工时定额等。7980 2工艺卡 它是按每个零
21、件的每个工艺阶段(车间)编制的一种路线工艺。它规定着加工对象在制造过程中在每一个工艺阶段内所经过的各道工序,以及各道工序的加工方法。这是车间技术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和指导工人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8182 3工序卡(操作卡)它是按产品或零件的每道工序编制的工艺规程。它规定着这一道工序的详细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这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的工艺文件。838485 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88模 具89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 新开发的产品,经过图纸设计和工艺准备后,就转入了试制和鉴定阶段。90 在此阶段中检验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并通过试制的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进一步
22、改进设计和工艺,避免在正式投产后可能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一般包括两个步骤:样品的试制和鉴定、小批试制和鉴定。91 样品试制和鉴定 制造出一件或几件产品,考核产品设计质量,审查产品结构、性能及主要工艺存在的问题,验证和修正图纸等。样品先进行性能测试,当性能达到技术要求时,才交付鉴定。92 样品鉴定是衡量新产品能否经得起实践考验的重要手段,因此十分重要。在鉴定时,最后编写样品鉴定书载明各种结论,决定是否进行小批试制。所有鉴定一定要注意保密。样机制作,一般不考虑成本。93 小批试制和鉴定 1、小批试制 按正常生产条件(图纸、工装、专用设备、检验工具等),进行小批试制
23、。对小批试制产品除进行必要的性能试验外,着重进行质量可靠性、稳定性和零件互换性检查。94 2小批鉴定 它是消除样品缺陷,考验工艺准备工作质量的试产阶段,应在全部工艺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在将要承担正式生产的车间进行制造,以便工人熟悉新产品的图纸、工艺及工装,也便于生产部门了解产品生产要求、工艺过程内容,为正式生产做好准备。95(三)新产品试销 用小批试制的样品,选择较小的市场,做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试销,以获得第一手消费者反应,并依反应对产品设计或产品性能作出相关修正。96成批或大量生产前的调整 对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新产品,在小批试制鉴定完成后,投入正式生产前,尚须进行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小批试制鉴定的结果,修改和补充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补充和调整工艺装备,调整生产设备和劳动组织,培训工人熟悉和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等。97本章总结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技术创新概念及技术创新动态过程;新产品的概念和开发重要性;新产品开发的方式。98 掌握:研发的分类和特征;二次创新的含义及动态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产品开发程序的一般步骤;流程性材料的开发及程序;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熟练掌握:新产品设计程序和内容;生产工艺准备的主要内容。99谢谢观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