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pdf





《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中 药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及 答 案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分 数 一、单 选 题(每 题 1分,共 70分)1、功 能 收 敛 固 涩,补 肾 宁 心 的 药 是 A、英 实 B、乌 贼 骨 C、山 茱 萸 D、五 味 子 E、麻 黄 根 答 案:D解 析:五 味 子 的 功 效:收 敛 固 涩,益 气 生 津,补 肾 宁 心。2、下 列 种 子 类 药 材 中 除 哪 种 外,均 含 苦 杏 仁 甘(E)A.桃 仁 B.苦 杏 仁 C.郁 李 仁 D.甜 杏 仁 E.孽 荡 子 3、患 者,女,30岁,腹 痛 腹 泻 数 日,大 便 有 脓 血,赤 白 相 兼,舌 红
2、 苔 黄,脉 数 宜 选(A)A.黄 连 配 黄 苓 B.甘 草 配 白 芍 C.苦 参 配 白 薮 D.黄 连 配 夏 枯 草 4、治 疗 外 伤 出 血 兼 瘀 血 肿 痛,应 首 选 A、白 及 B、仙 鹤 草 C、三 七D、牡 丹 皮 E、赤 芍 答 案:C解 析:三 七 应 用:1.出 血 证。有 止 血 不 留 瘀,化 瘀 不 伤 正 的 特 点,对 人 体 内 外 各 种 出 血,无 论 有 无 瘀 滞,均 可 应 用,尤 以 有 瘀 滞 者 为 宜。2.跌 打 损 伤,瘀 血 肿 痛。为 伤 科 之 要 药。3.虚 损 劳 伤。5、猫 苍 草 治 疗 风 疹 湿 疮、疮 痈 宜
3、 A、生 用 B、炒 制 C、煨 制 D、炙 用 E、水 飞 答 案:A解 析:稀 苍 草 用 法 用 量:9 12g。治 风 湿 痹 痛、半 身 不 遂 宜 制 用,治 风 疹 湿 疮、疮 痈 宜 生 用。6、以 下 哪 项 是 白 豆 蔻、草 豆 蔻、肉 豆 蔻 的 共 同 功 效 A、温 中 行 气 B、醒 脾 开 胃 C、调 气 畅 中 D、芳 香 化 湿 E、涩 肠 止 泻 答 案:A解 析:白 豆 蔻 功 效:化 湿 行 气,温 中 止 呕。草 豆 蔻 功 效:燥 湿 行 气,温 中 止 呕。肉 豆 蔻 功 效:涩 肠 止 泻,温 中 行 气。7、以 下 药 物 需 要 煎 汤 代
4、 水 的 是 A、玉 米 须 B、人 参 C、黄 黄【)、胖 大 海 E、瓦 楞 子 答 案:A解 析:煎 汤 代 水:主 要 指 某 些 药 物 为 了 防 止 与 其 它 药 物 同 煎 使 煎 液 混 浊,难 于 服 用,宜 先 煎 后 取 其 上 清 液 代 水 再 煎 煮 其 他 药 物,如 灶 心 土 等。此 外,某 些 药 物 质 轻 用 量 多,体 积 大,吸 水 量 大,如 玉 米 须、丝 瓜 络、金 钱 草 等,也 须 煎 汤 代 水 用。8、玉 竹 的 功 效 是(B)A.滋 肾 润 肺,补 脾 益 气 B.养 阴 润 燥,生 津 止 渴 C.补 肝 肾,益 精 血,润
5、肠 燥 D.滋 阴 潜 阳,益 肾 健 骨,固 经 止 血,养 血 补 心 E.滋 阴 潜 阳,软 坚 散 结 9、关 于 薄 荷 的 以 下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A、可 以 治 疗 风 热 感 冒、温 病 初 起 B、功 善 疏 散 上 焦 风 热,清 利 头 目、利 咽 喉 C、薄 荷 叶 长 于 行 气 和 中,薄 荷 梗 偏 于 发 汗 解 表 D、功 效 是 疏 散 风 热,清 利 头 目,利 咽 透 疹,疏 肝 行 气,芳 香 辟 秽。E、体 虚 多 汗 者 不 宜 使 用 答 案:C解 析:薄 荷 性 能:辛、凉。归 肺、肝 经。功 效:疏 散 风 热,清 利 头 目,利
6、 咽 透 疹,疏 肝 行 气,芳 香 辟 秽。应 用:1.风 热 感 冒,温 病 初 起。宣 散 表 邪 之 力 较 强。2.风 热 头 痛,目 赤 多 泪,咽 喉 肿 痛。功 善 疏 散 上 焦 风 热,清 头 目、利 咽 喉。3.麻 疹 不 透,风 疹 瘙 痒。4.肝 郁 气 滞,胸 闷 胁 痛。5.夏 令 感 受 暑 湿 秽 浊 之 气,脱 腹 胀 痛,呕 吐 泄 泻。本 品 芳 香 辟 秽,兼 能 化 湿 和 中。用 法 用 量:煎 服,3 6g.宜 后 下。薄 荷 叶 长 于 发 汗 解 表,薄 荷 梗 偏 于 行 气 和 中。使 用 注 意:本 品 芳 香 辛 散,发 汗 耗 气,
7、故 体 虚 多 汗 者 不 宜 使 用。10、具 有 润 养 作 用 的 药 物 其 性 味 大 多 是 A、甘 B、酸 C、咸 D、苦 E、辛 答 案:E解 析:内 经 云:辛 以 润 之,就 是 说 辛 味 药 还 有 润 养 的 作 用,如 款 冬 花 润 肺 止 咳、菟 丝 子 滋 养 补 肾 等。11、尤 宜 于 治 疗 风 寒 性 头 痛、牙 痛、痹 痛 等 多 种 寒 痛 证 的 药 物 是 A、细 辛 B、桂 枝 C、辛 夷 D、藁 本 E、白 芷 答 案:A解 析:细 辛 应 用:L 风 寒 感 冒。2.头 痛,牙 痛,风 湿 痹 痛。尤 宜 于 风 寒 性 头 痛、牙 痛、
8、痹 痛 等 多 种 寒 痛 证。3.鼻 渊。4.肺 寒 咳 喘。12、胸 胁 胀 闷 疼 痛,喜 太 息,急 躁 易 怒,舌 紫 暗 有 斑 点,脉 弦 者,属 于(C)A.气 滞 证 B.肝 气 郁 结 证 C.气 滞 血 瘀 证 D.气 虚 血 瘀 证 E.血 瘀 证 13、滑 石 主 治 病 证 不 包 括 的 是 A、寒 湿 带 下B、湿 热、淋 痛 C、暑 湿、湿 温 D、湿 疹、湿 疮 E、暑 热、琲 毒 答 案:A解 析:滑 石 性 能:廿、淡,寒。归 膀 胱、肺、胃 经。功 效:利 水 通 淋,清 热 解 暑,收 湿 敛 疮。应 用:1.热 淋,石 淋,尿 热 涩 痛。能 清
9、膀 胱 湿 热 而 通 利 水 道,是 治 淋 证 常 用 药。2.暑 湿,湿 温。3.湿 疮,湿 疹,琲 子。14、厚 朴 酚 具 有 哪 种 作 用(A)A.镇 静 B.抗 菌 C.解 痉 D.退 热 15、善 解 郁 安 神 活 血,为 悦 心 安 神 要 药 的 是 A、琥 珀 B、首 乌 藤 C、合 欢 皮 D、柏 子 仁 E、酸 枣 仁 答 案:C解 析:合 欢 皮 功 效:解 郁 安 神,活 血 消 肿。应 用:1.心 神 不 宁,忿 怒 忧 郁,烦 躁 失 眠。为 悦 心 安 神 要 药。2.跌 打 骨 折,血 瘀 肿 痛。3.肺 痈,疮 痈 肿 毒。16、下 列 哪 项 是
10、蒲 黄 的 功 效 A、收 敛 止 血,止 痢,截 疟,补 虚 B、止 血,敛 肺,下 气 C、收 敛 止 血,消 肿 生 肌 D、止 泻,活 血,定 痛 E、止 血,化 瘀,利 尿 答 案:E解 析:蒲 黄 性 能:甘,平。归 肝、心 包 经。功 效:止 血,化 瘀,利 尿。17、下 列 植 物 不 属 于 菊 科 的 是(D)A.茵 陈 B.青 蒿 C.佩 兰 D.泽 兰 E.新 釜 草 18、肉 豆 蔻 的 用 法 为(C)A.研 末 冲 服 B.好 化 兑 服 C.煨 用 D.煎 服 E.入 丸 散 19、消 化 油 腻 肉 食 积 滞 的 要 药 是(A)A.山 楂 B.麦 芽 C.
11、莱 瓶 子 D.鸡 内 金 20、过 量 使 用 使 君 子 的 副 作 用 是 A、腹 痛 B、口 渴C、嗜 睡 D、呃 逆 E、头 痛 答 案:D解 析:使 君 子 使 用 注 意:大 量 服 用 可 致 呃 逆、眩 晕、呕 吐、腹 泻 等 反 应。21、善 清 心 经 实 火,又 善 除 脾 胃 大 肠 湿 热,为 治 湿 热 泻 痢 的 要 药 是 A、葛 根 B、黄 连 C、黄 苓 D、大 黄 E、金 银 花 答 案:B解 析:黄 连 应 用:1.湿 热 痞 满,呕 吐 吞 酸。清 热 燥 湿 力 大 于 黄 苓,尤 长 于 清 中 焦 湿 热。2.湿 热 泻 痢。善 去 脾 胃 大
12、 肠 湿 热,为 治 泻 痢 要 药。3.高 热 神 昏,心 烦 不 寐,血 热 吐 佣。尤 善 清 泻 心 经 实 火,可 用 治 心 火 亢 盛 所 致 神 昏、烦 躁 之 证。4.痈 肿 井 疮,目 赤 牙 痛。尤 善 疗 疔 毒。5.消 渴。善 清 胃 火 而 可 用 治 胃 火 炽 盛,消 谷 善 饥 之 消 渴 证。6.外 治 湿 疹、湿 疮、耳 道 流 脓。22、下 列 泻 下 药 中,有 祛 痰 止 咳 功 效 的 是 A、牵 牛 子 B、甘 遂 C、京 大 戟 D、芫 花 E、巴 豆 霜 答 案:D解 析:芫 花 功 效:泻 水 逐 饮,祛 痰 止 咳,杀 虫 疗 疮。应 用
13、:1.胸 胁 水 肿,鼓 胀。2.咳 嗽 痰 喘。3.头 疮,白 秃,顽 癣,痈 肿。23、以 下 不 属 于 止 咳 平 喘 药 的 功 效 的 是 A、宣 降 止 咳 B、润 肺 止 咳 C、降 肺 止 咳 D、敛 肺 止 咳 E、温 肺 止 咳 答 案:E解 析:止 咳 平 喘 药:分 别 具 有 宣 降 止 咳、清 肺 止 咳、润 肺 止 咳、降 肺 止 咳、敛 肺 止 咳 及 化 痰 止 咳 之 功。24、既 能 清 肝 火,又 能 散 郁 结 的 药 物 是 A、石 膏 B、夏 枯 草 C、知 母 D、决 明 子 E、黄 连 答 案:B解 析:夏 枯 草 的 功 效:清 热 泻 火
14、,明 目,散 结 消 肿。石 膏 生 用 可 清 热 泻 火,除 烦 止 渴;煨 用 可 敛 疮 生 肌,收 湿,止 血。知 母 的 功 效:清 热 泻 火,生 津 润 燥。决 明 子 的 功 效:清 热 明 日,润 肠 通 便。黄 连 的 功 效:清 热 燥 湿,泻 火 解 毒。25、善 治 疗 游 走 性 肢 节、肩 背 酸 痛,又 祛 上 半 身 风 湿 的 药 物 是 A、羌 活 B、白 芷 C、防 风 D、藁 本 E、独 活 答 案:A解 析:羌 活 的 应 用:风 寒 感 冒。对 外 感 风 寒 夹 湿 证,尤 为 适 宜,常 与 防 风、细 辛、白 芷 等 同 用;风 寒 湿 痹
15、。尤 以 上 半 身 疼 痛 更 为 适 宜。可 配 防 风、姜 黄 等。26、善 于 清 相 火,除 骨 蒸 的 药 物 是 A、黄 苓 B、黄 柏 C、黄 连 D、金 银 花 E、苦 参 答 案:B解 析:黄 柏 偏 泻 下 焦 相 火,除 骨 蒸,湿 热 下 注 诸 证 及 骨 蒸 劳 热 者 多 用。27、善 治 肺 热 咳 嗽 的 药 是(B)A.黄 连 B.黄 苓 C.黄 柏 D.苦 参 E.土 茯 苓 28、可 用 龙 眼 肉 或 胶 囊 包 裹 吞 服 的 药 物 是(0A.马 勃 B.白 头 翁 C.鸦 胆 子 D.龙 胆 草 E.穿 心 莲 29、海 蛤 壳 的 功 效 是
16、(A)A.清 热 化 痰,软 坚 散 结 B.清 热 化 痰,利 气 宽 胸 C.清 热 化 痰,清 心 定 惊 D.消 痰 下 气,平 肝 镇 惊 E.消 痰 行 水,降 气 止 呕 30、归 经 的 含 义 是 A、药 物 对 机 体 有 无 毒 副 作 用 B、药 物 具 有 的 寒、热、温、凉 四 种 性 质C、药 物 对 机 体 某 部 分 的 选 择 性 作 用 D、药 物 具 有 的 升、降、浮、沉 的 作 用 趋 向 E、药 物 具 有 的 辛、甘、酸、苦、咸 五 种 味 道 答 案:C解 析:归 经:药 物 对 机 体 某 部 分 的 选 择 性 作 用 趋 势。31、除 哪
17、 项 外,炮 制 后 可 降 低 毒 性 的 药 物 有(B)A.芫 花 B,地 榆 C.甘 遂 D.巴 豆 32、可 用 于 治 疗 痈 疽 疔 毒,猥 疡 痰 核、瘤 瘤 痞 块 的 药 物 是 A、白 花 蛇 舌 草 B、半 边 莲 C、鸦 胆 子 D、紫 花 地 丁 E、山 慈 菇 答 案:E解 析:山 慈 菇 应 用:1.痈 疽 疔 毒,攘 疡 痰 核。2.痛;瘤 痞 块。3.风 痰 癫 痫。33、肾 阴 不 足,水 不 涵 木,肝 火 上 炎,目 赤 头 晕,治 疗 时 当 选 用 A、香 箫 B、白 芷 C、知 母 D、连 翘 E、桑 叶 答 案:C解 析:肾 阴 不 足,水 不
18、 涵 木,肝 火 上 炎,目 赤 头 晕,治 疗 时 当 选 用 黄 柏、知 母、枸 杞、菊 花、地黄 等 肝 肾 两 经 的 药 物 来 治 疗,以 益 阴 降 火,滋 水 涵 木。34、具 有 补 益、和 中、缓 急 止 痛 功 效 的 中 药 的 味 多 是 A、甘 B、辛 C、苦 D、咸 E、酸 答 案:A解 析:甘:能 补、能 和、能 缓,即 具 有 补 益、和 中、调 和 药 性 和 缓 急 止 痛 的 作 用。35、下 列 哪 种 中 药 既 能 养 心 安 神,又 能 润 肠 通 便 A、合 欢 花 B、首 乌 藤 C、合 欢 皮 D、牡 蛎 E、柏 子 仁 答 案:E解 析:
19、柏 子 仁 功 效:养 心 安 神,润 肠 通 便。36、下 列 哪 项 是 虎 杖 的 功 效 A、利 尿 通 淋,下 乳,润 肠 B、清 利 湿 热,利 胆 退 黄 C、利 湿 退 黄,利 尿 通 淋,解 毒 消 肿 D、利 湿 退 黄,清 热 解 毒,散 瘀 止 痛,化 痰 止 咳 E、利 尿 通 淋,清 心 降 火 答 案:D解 析:虎 杖 性 能:微 苦,微 寒。归 肝、胆、肺 经。功 效:利 湿 退 黄,清 热 解 毒,散 瘀 止 痛,化 痰 止 咳。37、以 下 不 属 于 知 母 的 适 应 证 的 是 A、热 病 烦 渴B、肺 热 燥 咳 C、骨 蒸 潮 热 D、肠 燥 便
20、秘 E、热 淋 涩 痛 答 案:E解 5知 母 应 用:L 热 病 烦 渴。善 治 外 感 热 病,高 热 烦 渴 者。2.肺 热 燥 咳。3.骨 蒸 潮 热。入 肾 经 而 能 滋 肾 阴、泻 肾 火、退 骨 蒸。4.内 热 消 渴。5.肠 燥 便 秘。38、牛 薨 子 的 功 效 是(A)A.疏 散 风 热,透 疹 利 咽,解 毒 散 肿 B.疏 散 风 热,清 利 头 目,利 咽,透 疹,疏 肝 解 郁 C.疏 散 风 热,透 疹 止 痒,明 目 退 翳,息 风 止 痉 D.疏 散 风 热,清 肺 润 燥,平 肝 明 目,凉 血 止 血 39、功 效 是 利 湿 热,退 黄 疸 的 是
21、A、茯 苓 B、猪 苓 C、泽 泻 D、草 前 E、茵 陈 答 案:E解 析:茵 陈 功 效:清 利 湿 热,利 胆 退 黄。应 用:1.黄 疸。为 治 黄 疸 之 要 药。2.湿 疹 瘙 痒。40、既 能 凉 血 止 血,又 能 利 尿 通 淋 的 药 物 是(D)A.茜 草 B.侧 柏 叶 C.白 及 D.白 茅 根 E.蒲 黄 41、通 天 眼 是 指(B)A.羚 羊 角 的 顶 端 开 口 B.羚 羊 角 内 的 细 小 孔 道 C.羚 羊 塞 的 开 口 D.羚 羊 角 镑 片 的 裂 缝 E.以 上 都 不 是 42、下 列 哪 项 不 是 野 菊 花 的 适 应 证 A、痈 疽
22、肿 痛 B、疮 拜 丹 毒 C、虫 蛇 咬 伤 D、目 赤 肿 痛 E、头 痛 眩 晕 答 案:C解 析:野 菊 花 的 主 治 病 证 有:痈 疽 疔 拜,咽 喉 肿 痛。目 赤 肿 痛,头 痛 眩 晕。湿 疹、湿 疮、风 疹 痒 痛 等。43、在 下 列 药 物 中,既 能 凉 血 止 血,又 能 解 毒 敛 疮 的 是(B)A.大 蓟 B.地 榆 C.侧 柏 叶 D.白 茅 根 44、既 能 发 汗 解 表,又 能 温 经 通 阳 的 药 是(D)A.干 姜 B.香 薰 C.细 辛 D.桂 枝45、下 列 药 物 中,不 具 退 黄 疸 之 功 的 是 A、常 山 B、茵 陈 C、瓜 蒂
23、 D、金 钱 草 E、郁 金 答 案:A解 析:常 山 的 主 治 病 证 包 括:胸 中 痰 饮 证。疟 疾。善 祛 痰 而 截 疟,为 治 疟 之 要 药。适 用 于 各 种 疟 疾,尤 以 治 间 日 疟、三 日 疟 为 佳。46、以 下 关 于 芦 根 的 说 法 错 误 的 是 A、能 够 治 疗 热 淋 涩 痛 B、鲜 品 使 用 的 时 候 需 要 加 倍 C、芦 根 长 于 生 津 止 渴,苇 茎 长 于 清 透 肺 热 D、阴 虚 内 热 者 忌 用 E、芦 根 为 芦 苇 的 根 茎,苇 茎 为 芦 苇 的 嫩 茎 答 案:D解 析:芦 根 使 用 注 意:脾 胃 虚 寒
24、者 忌 服。鉴 别 用 药:芦 根 为 芦 苇 的 根 茎,苇 茎 为 芦 苇 的 嫩 茎。二 者 出 自 同 一 种 植 物,功 效 相 近。但 芦 根 长 于 生 津 止 渴,苇 茎 长 于 清 透 肺 热,略 有 侧 重。药 市 中 多 无 苇 茎 供 应,可 以 芦 根 代 之。47、既 用 于 小 便 不 利,淋 沥 涩 痛,又 用 于 皮 肤 风 疹,湿 疮,周 身 瘙 痒 者 的 是 A、瞿 麦 B、地 肤 子 C、海 金 沙 D、滑 石 E、车 前 子 答 案:B解 析:地 肤 子 的 主 治 病 证 包 括:淋 证。阴 痒 带 下,风 疹,湿 疹。48、下 列 何 药 主 治
25、 肾 虚 便 秘 0A.决 明 子B.肉 灰 蓉 C.苦 杏 仁 D.沙 苑 子 E.当 归 49、既 能 发 表 解 肌,又 能 升 阳 止 泻 的 药 物 是 A、升 麻 B、柴 胡 C 葛 根 D、桑 叶 E、薄 荷 答 案:C解 析:葛 根 的 功 效:解 肌 退 热,透 疹,生 津 止 渴,升 阳 止 泻。升 麻 的 功 效:解 表 透 疹,清 热 解 毒,升 举 阳 气。柴 胡 的 功 效:和 解 退 热,疏 肝 解 郁,升 阳 举 陷,退 热 截 疟。桑 叶 的 功 效:疏 散 风 热,清 肺 润 燥,平 肝 明 目,凉 血 止 血。薄 荷 的 功 效:疏 散 风 热,清 利 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2021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