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pdf
《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3.uloEo事登0。25 45 混度(C)班曼磬63rSTU-osq)OO-10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C)A
2、.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0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
3、是()胰岛B细胞(P细胞)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 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 6 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
4、,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 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 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 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 H 区神经细胞产生了 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传入奸雄末梢 海马脑M神挣那圆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 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 方式进入胞内,Ca2*与 共同作用,使 C 酶的 发生改变,C 酶被激活.(3)为验证
5、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对小鼠H 区传入纤维施加H 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 区神经细胞的A 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 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图中A 受体胞内肽段(T)被 C 酶磷酸化后,A 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 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 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 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 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 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 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 理
6、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 体 能 否 磷 酸 化.请 评 价 该 实 验 方 案 并 加 以 完 善.(4)图中内容从 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 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 倍 体 玉 米 体 细 胞 的 染 色 体 数 为,因此在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 致 配 子 中 无 完 整 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
7、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 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M I 2 3 4图2M:标准D N A片段I:突变体S(父本)2:普通K米(母本)3:R单倍体胚4:R二倍体胚从 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 发育而来.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 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 现 性 状 分 离 的 原 因 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P?普迪玉米 x&突变体S(白粒,aarr
8、)(紫粒,AARR)二倍体籽粒,单倍体籽粒请根据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 6 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 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
9、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 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 性清除,从 而 使 该 物 种 得 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不加入青蒿素1004体加入青蒿素97 1、2 组结果表明一_ _ _ _ _ _;由 3、4 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无 明 显
10、影 响.据 此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将 实 验 中 仓 鼠 细 胞 的 线 粒 体 替 换 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L (6 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
11、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 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 时,剪去洋葱根尖2-3 m 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镶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 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
12、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镶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镶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 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3、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rEoE3M与含00rFEoEs25 45混 加C)rSTUJolu.3OO-10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C)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 c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分析】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解答】解:A、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
14、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C,A正确;B、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 c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正确;C、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大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D、由图可知,超过4 5 C,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D错误。故 选:Do【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认识.3.(6分)酸雨指p 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 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
15、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分析】由题意知: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的结果中,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 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说明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影响.【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而对樟树的高度没有影响,A正确;B、从题目中无法看出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B错误;C、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酸雨会影响物种丰富度,C错误;D
16、、实验只模拟了樟树和楝树的树苗,其他树种不知,D错误。故选:Ao【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总结推理.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K*通道胰岛B细胞(P细胞)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分析】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解答】解:A、
17、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贮存在ATP中,A正确;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正确;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使胰岛素释放,而降低不会促使胰岛素释放,C错误;D、根据图示,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Co【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
18、农杆菌导入菊花中。/HamW I动子&oRl?rR|&;功,喉料c w一 4毒素抗忤林因*/V _y图I图2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 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 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 C 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 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分 子 缝 合 针-DNA连接酶、分子 运 输 车-载体。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生物 解析 _2017 北京市 高考 生物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