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docx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高中生物教案集合6篇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
2、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3、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新课(36min
4、)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
5、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
6、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各阶段的反应物
7、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
8、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196.65KJ),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
9、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发酵技术:酿酒等;农业生产:晒田等;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习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
10、义 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 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
11、,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 第一题:答案是B 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细胞学说及
12、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
13、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 比较两种细胞的差异,讨论并回答问题。(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都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尝试解释细胞学说的内容 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1、例如科学发现是曲折,漫长的;2、主要
14、是阐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3、例如对神创论有力的打击等。 北京各区重点高中分班考试数学考察知识点总结 北京四中数学考察知识点: 高中学习方法 数论、方程、直线型、平面几何之三角形五心与圆幂定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圆锥曲线 人大附中数学考察知识点: 排列组合、数论、数列、不等式、平面几何解析初步、圆锥曲线 海淀重点中学数学考察知识点: 方程、二次函数、三角形与四边形、直线型、平面几何之三角形五心与圆幂定理 西城重点中学数学考察知识点: 方程、二次函数、排列组合、三角形与四边形、直线型、平面几何之三角形五心与圆幂定理 东城朝阳重点中学数学考察知识点: 方程、二次函数、排列组合、三角形与四边形、直线型
15、、平面几何之三角形五心与圆幂定理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实验假设 温度影响酶作用速率。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升高;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后,再增加温度,酶作用速率下降,高温导致酶失去活性。 实验器材 冰箱,烧杯,试管,量筒,温度计,酒精灯,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碘液等。 实验步骤 取8支试管,分别标记为1、2、3、4、5、6、7、8;用量筒各量取2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上述8支试管;对上述8个试管分别进行0 、17 、27 、37 、47 、57 、67 、100 的温度控制5分钟;同时,取另一组8支试管,用量筒量取2 mL稀释的唾液也进行同样的
16、温度控制处理。 取出上述两组试管,将稀释的唾液分别加入到对应温度的试管中,再水浴保持相应温度5分钟。 取出试管,加入碘液23滴,观察颜色变化,用“+”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 实验数据与分析 1 2 3 4 5 6 7 8 加入I2后颜色变化 + + + - + + + + 数据分析(酶作用速率) - + + + + - - - 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实验中,加入碘液后颜色变化越明显,直接表明淀粉被水解的越少,间接证明酶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越低,酶作用速率降低;反之,则相反。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或讨论: (1)假如实验中将步骤换成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学生探
17、究结果:在试管4中出现的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而1、7、8试管几乎无沉淀。 (2)假如进行重复实验,在步骤之后,将实验中的试管1、7、8再置于37 的条件下水浴5分钟,有何现象? 学生探究结果:试管1中加入碘液无颜色变化(不显蓝色);而7、8试管加入碘液显蓝色。 (3)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了在0 时,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但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其活性会增加,说明这种低温导致的酶活性的降低是可以被恢复的;而在57 、67 、100 时,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活性不再变化,说明高温导致的这种活性的降低是不可以被恢复的。 (4)能否根据数学的函数思想,绘出唾液淀粉酶作用速率与
18、温度之间关系的函数示意图?你能否对该函数图进行解释?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解释: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并且特定的酶具有一个特定的最适宜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作用速率增加;超过最适温度范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作用速率降低,最终失去活性;低温对酶活性的抑制是可以被恢复的,而高温导致酶的活性丧失是不可以被恢复的。为什么呢? 师 高温导致了酶的空间结构的破坏,而这种破坏是不可以被恢复的,因而酶的活性中心失去其催化活性;低温仅抑制了酶的活性中心的催化能力,并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所以这种酶活性的降低是可以被恢复的。 (5)有些细菌生活在火山喷发口,也有一些生物生活在温泉之
19、中,你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生物,其体内的酶与人体内的酶的种类是不同的,所以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与人的也不同。 (6)人体内有许多种类的酶,这些不同的酶所需要的最适温度都相同吗? 师 人体不同的酶所需要的最适温度是有所不同的,但大多是37 左右。具体情况,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
20、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高中生物 教案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