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和检测-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因表达和检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表达和检测-PPT.ppt(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表达和检测 蛋白A是一个胞浆蛋白,刺激之后会转移到细胞核,怎么能实时观察它的入核呢?在组织里检测到蛋白A和蛋白B有相互作用,怎么能知道它们是否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及决定它们相互作用的序列是哪一段?Questions一些基本的概念 基因(gene)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表达(geneexpression)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蛋白质和酶都是相应的结构基因编码的。克隆(clone),来源于希腊语Klon(嫩枝)。在园艺学上,克隆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
2、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生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后代的过程。在生物学上,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基因克隆(geneclone)基因克隆是指在体外对DNA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DNA进行扩增以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克隆基因表达的目的1)探索和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2)克隆基因表达出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供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3)某些特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在宿主细胞中大量表达而获得,因此在医学上甚至工业都有很重要的应
3、用价值。(胰岛素制备,生长激素等)基因克隆技术Paul.Berg1980 Nobel Price1972年把一种猿猴病毒的DNA与噬菌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从此产生了基因克隆技术。Walter Gilbert1980 Nobel PriceFrederick Sanger1980 Nobel Price1975年时,共同发展出一种称为链终止法(chainterminationmethod)的技术来测定DNA序列,主要是先进行PCR,利用DNA引物和DNA聚合酶使DNA链得以展开复制,再利用双去氧核苷酸(
4、dideoxynucleotides)来终止DNA链的合成Stanely Cohen1986 Nobel Price1973年,科恩(S.Cohen)等人把一段外源DNA片段与质粒DNA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隆体系。细菌质粒(plasmid)Herbert W.Boyer发现细菌的基因可与真核生物基因结合。用转基因细菌人工合成了胰岛素,随后在1979年合成了生长激素。1976年与罗伯特斯旺森建立了基因泰克公司。1980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1990年获国家科学奖章,2004年获邵逸夫奖。是一种细胞质遗传因子,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
5、色体外的一种复制子,它在细胞分裂时,能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并能给细胞带来表观效应,但是它的消失并不影响细胞生存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染色体与质粒 存在于染色体外(细菌的DNA除大部分集中于核质内)双链环形DNA 分子量远比染色体为小,仅为细菌染色体DNA的0.53%质粒亦可携带遗传信息,可决定细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质粒并非细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 质粒的传递(转移)是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些质粒本身即具有转移装置,如耐药性质粒(R质粒);质粒可自行失去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质粒可以独立复制 可有几种质粒同时共存在于一个细
6、菌内1.质粒并非细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细菌如失去染色体,则不能生存;然而细菌失去质粒后仍能生存。这是由于染色体DNA携带的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在细菌新陈代谢中是生存所必须者;而质粒携带的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并非细菌的生存所必须者。因此质粒可以在细菌间传递与丢失。2.质粒的传递(转移)是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些质粒本身即具有转移装置,如耐药性质粒(R质粒);而有些质粒本身无转移装置,需要通过媒介(如噬菌体)转移或随有转移装置的质粒一起转移。获得质粒的细菌可随之而获得一些生物学特性,如耐药性或产生细菌素的能力等。3.质粒可自行失去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在细菌培养传代过程中,有些质粒可自
7、行从宿主细菌中失去。这种丢失不像染色体突变发生率很低,而是较易发生。用紫外线、吖啶类染料及其他可以作用于DNA的物理、化学因子处理后,可以使一部分质粒消失,称为消除。目前学者们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人工处理消除耐药质粒或与致病性有关的质粒。4.质粒可以独立复制。质粒为DNA,有复制的能力,质粒的复制可不依赖于染色体,而在细菌胞浆内进行。这一特性在基因工程中需扩增质粒时很有用处,因可使细菌停止繁殖而质粒仍可继续复制,从而可获得大量的质粒。5.可有几种质粒同时共存在于一个细菌内。因质粒可独立复制,又能转移入细菌和自然失去,因此就有机会出现几种质粒的共存。但是并非任何质粒均可共存,因发现在有些情况下,两
8、种以上的质粒能稳定地共存于一个菌体内,而有些质粒则不能共存。质粒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基因工程技术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而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即是体外重组的过程
9、,实际上是利用工具酶对DNA分子进行外科手术。播放视频分切、连转选1.如何寻找合适的载体/质粒?1)质粒的分类 2)质粒各个元件的识别2.如何扩增得到DNA片段1)PCR技术2)引物设计 3.如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1)内切酶,连接酶2)连接反应4.如何将载体导入细胞或质粒?5.基因产物的检测基因克隆1.如何寻找合适的载体/质粒?1)质粒的命名2)质粒各个元件的识别3)质粒的分类1)质粒命名质粒载体的命名,首字母用小写p表示,后面是一些描述性的缩写,如:pBR322的字母代表研究者F.Bolivar和R.Rodriguez,而322是与研究者设计相关的数字编码。1.如何寻找合适的载体/质粒?
10、1)质粒的命名2)质粒各个元件的识别*3)质粒的分类2)质粒的各个元件一个复制子(replicon)(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几个克隆位点一个选择性标记复制子多克隆酶切位点(MCS multiple cloning site)选择性:选择标记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选择标记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选择标记。1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icillinresistancegene,ampr)2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acyclineresistancegene,tetr)3氯霉素抗性基因(chloramphenicolresistance
11、gene,Cmr,cat)4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kanamycin/neomycinresistancegene,kanr,neor)5琥珀突变抑制基因supFamp R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标记主要用来区别重组质粒与非重组质粒,当一个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一个质粒载体上时,可通过该标记来筛选插入了外源片段的质粒,即重组质粒。1插入失活通过插入失活进行筛选的质粒主要有pBR322,该质粒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两种抗性标记。当外源DNA片段插入tetr基因后,导致tetr基因失活,变成只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这样就可通过对抗生素是双抗还是单抗来筛选是否有外源片
12、段插入到载体中。2-互补(-complementation)选择性:选择标记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amp R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标记主要用来区别重组质粒与非重组质粒,当一个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一个质粒载体上时,可通过该标记来筛选插入了外源片段的质粒,即重组质粒。1插入失活2-互补(-complementation)-互补(Alpha complementation):噬菌体载体的基因间隔区插入E.coli的一段调节基因及lac Z的N端146个氨基酸残基编码基因,其编码产物为 半乳糖苷酶的片段。突变型lac-E.coli 可表达该酶的W片段(酶的C端)。单独存在的及W片段均无半乳糖苷酶活性,只有宿主细
13、胞与克隆载体同时共表达两片段时,宿主细胞内才有半乳糖苷酶活性,使特异性作用物变为蓝色化合物,这就是所谓的-互补。选择性:选择标记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选择性:蓝白斑筛选lacZ基因在缺少近操纵基因区段的宿主细胞与带有完整近操纵基因区段的质粒之间实现了互补,称为-互补。由-互补而产生的LacZ+细菌在诱导剂IPTG的作用下,在生色底物X-Gal存在时产生蓝色菌落,因而易于识别。然而,当外源DNA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后,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无-互补能力的氨基端片段,使得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这种重组子的筛选,又称为蓝白斑筛选。如用蓝白斑筛选则经连接产物转化的钙化菌平板37 温箱倒置培养12-
14、16hr后,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形成白色菌落。1.如何寻找合适的载体/质粒?1)质粒的命名2)质粒各个元件的识别3)质粒的分类克隆载体表达载体转染受体细胞克隆载体(pBR322,pUC19)克隆载体主要用于扩增或保存DNA片段,是最简单的载体。大多是高拷贝的载体,一般是原核细菌,将需要克隆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质粒相连接,再导入原核细菌内,质粒会在原核细菌内大量复制,形成大量的基因克隆,被克隆的基因不一定会表达,但一定被大量复制。克隆载体目的在于复制足够多的目标质粒,所以常带有较强的自我复制元件,如复制起始位点等,往往在菌体内存在多拷贝,所以抽质粒会抽出一大堆。但不具备表达元件。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
15、,而且最好要有较高的自主复制能力。容易进入宿主细胞,而且进入效率越高越好。容易插入外来核酸片段,插入后不影响其进入宿主细胞和在细胞中的复制。这就要求载体DNA上要有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这才便于重组操作。有容易被识别筛选的标志,当其进入宿主细胞、或携带着外来的核酸序列进入宿主细胞都能容易被辨认和分离出来。这才用于克隆操作表达载体就是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如启动子、SD序列、终止子等),是目的基因能够表达的载体。是否含有表达系统元件,即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这是用来区别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标志。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可分
16、为:1原核表达系统 将外源基因引入原核细胞,并使其在原核细胞中快速高效地表达、合成基因产物的体系。2真核表达系统 使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体系。原核表达系统的重要调控元件:启动子 SD序列 终止子 原核表达系统的重要调控元件:启动子(promoter,P)启动子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它是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控序列,没有启动子,基因就不能转录 一般长40-60bp,富含A-T碱基对 具有保守序列:-10区(pribnow box):TATAAT-35区 SD序列 终止子 原核表达系统的重要调控元件:启动子 SD序列(Shine-Dalgarno)
17、AUG上游3-11 bp 长约3-9bp mRNA与16s核糖体亚基间的识别与结合序列 终止子 SD序列与AUG之间的的距离,是影响mRNA转译成蛋白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核表达系统的重要调控元件:启动子 SD序列 终止子(terminator,T):位于基因3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 转录终止过程包括:1)RNA聚合酶停在DNA模板上不再前进 2)完成转录的RNA从RNA聚合酶上释放出来 3)RNA聚合酶从模板上释放出来表达载体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1原核表达系统 将外源基因引入原核细胞,并使其在原核细胞中快速高效地表达、合成基因产物的体系。2真核表达系统使外源基因在真核细
18、胞中表达的体系。主要由CMVp启动子、兔-球蛋白基因内含子、聚腺嘌呤、氨青霉素抗性基因和抗neo基因以及pBR322骨架构成,在大多数真核细胞内都能高水平稳定地表达外源目的基因。更重要的是,由于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中抗neo基因存在,转染细胞后,用G418筛选,可建立稳定的、高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株。pEGFP表达载体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在PCMV启动子驱动下,在真核细胞中高水平表达。载体骨架中的SV40origin使该载体在任何表达SV40T抗原的真核细胞内进行复制。Neo抗性盒由SV40早期启动子、Tn5的neomycin/kanamycin抗性基因以及HSV-TK基因的聚腺嘌呤信号组成,能应
19、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真核细胞株。此外,载体中的pUCorigin能保证该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复制,而位于此表达盒上游的细菌启动子能驱动kanamycin抗性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原核细胞缺乏真核细胞转录后的加工系统,同时原核细胞也缺乏真核细胞翻译后的加工系统1.原核生物只有1种RNA聚合酶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是以操纵子为单位的3.原核生物无核膜,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4.原核基因不含有内含子5.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控制主要是在转录水平,对RNA合成的调控有两种方式:起始控制和终止控制6.在大肠杆菌mRNA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上,含有SD序列真核表达
20、系统的必要性及优势具转录后加工系统具翻译后修饰系统可实现真正的分泌表达基因治疗外源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From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1.如何寻找合适的载体/质粒?1)质粒的分类2)质粒各个元件的识别2.如何扩增得到DNA片段1)PCR技术2)引物设计 2.如何扩增得到DNA片段1)PCR技术2)引物设计PCR可以被认为是与发生在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相似的技术,其结果都是以原来的DNA为模板产新的互补DNA片段。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本反应步骤构成: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 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
21、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做准备;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Kary Mullis1992 Nobel PricePCR聚合酶链反应(polyme
22、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克隆方法的主要优缺点优点:1)快速简单 2)高度敏感 3)样本适应范围大缺点:1)必须预先知道DNA序列信息 2)扩增片段大小有限 3)保真度(PCR聚合酶)PCR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缓冲液、吸头和离心管使用前必须经过高压处理。2.开始工作应戴上手套,并应勤于更换。3.准备专用的成套试剂,分装成小份。这些试剂不得用于其他用途。4.装有PCR试剂的微量离心管打开之前,应先在专用工作台内的微量离心机上作瞬时离心(10秒)。这样可使液体沉积于管底,从而减少污染手套或加样器的机会是将RNA的逆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相
23、结合的技术。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泛,可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细胞中RNA病毒的含量和直接克隆特定基因的cDNA序列等PCR相关技术 RT-PCR,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逆转录PCR受多个因素影响,如硫酸镁的浓度,引物退火的温度,扩增的循环数等。建议选择0.5-3.0mM(相差0.5mM)的硫酸镁作初步实验。对于具有较高Tm的引物,增加退火和延伸时的温度对反应有利。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减少非特异的引物结合,因而提高特异产物的得率。大多数目标RNA经40轮PCR反应就能观察到。但如果目
24、标RNA太稀少,或者只有很少的起始材料,有必要增加扩增的次数到45-50次优点:对目标序列的高特异性-阴性结果确定设计相对简单-与目标序列某一区域互补重复性比较好缺点:只适合一个特定的目标;委托公司标记,价格较高;不易找到本底低的探针RT-PCR,逆转录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规PCR技术:对PCR扩增反应的终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无法对起始模板准确定量,无法对扩增反应实时检测。实时定量PCR技术: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实时检测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量的变化,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的分析
25、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PCR相关技术 RT-PCR,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2.如何扩增得到DNA片段1)PCR技术 2)引物设计引物设计基本原则 引物长度(primerlength)产物长度(productlength)序列Tm值(meltingtemperature)G+C含量(composition)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duplexformationandhairpin)错误引发位点(falseprimingsite)阅读框1.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bp,常用的是18-27bp,但不能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即Taq酶的最适温度2.产物的长度扩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 表达 检测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