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2023.04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提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家会想到什么颜色?银装素裹的白,冰天雪地的蓝,抑或 是浓重大气的红?其实,北京冬奥色彩远不止这些。北京冬奥设计团队基于对中国传统色彩 文化体系的挖掘,对三个赛区城市色彩的分析,并融合当代时尚潮流,最终设计完成了一套 冬奥色彩系统。这套色彩系统包含主色、间色、辅助色三部分。五大主色取名为霞光红、迎 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五大间色取名为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三大辅 助色为墨、金、银。这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2、的颜色,展现出北京冬奥会 一幅幅绝美的“色彩盛宴”。和北京冬奥一样,2023年央视春晚也有一套专属的色彩系统。根据色彩系统设计和应 用特点,可分为“寻色”“拾色” “弄色”“舞色”等四个阶段。整个色彩系统设计的起点 来自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追寻。中国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寻觅色彩,每一种颜色皆如诗 如画,韵致斐然,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寓意,也蕴含了中 国人的时空观和生命观。对色彩的追溯不仅可以让我们能够找到文化根源,发现文化底色, 还能通过“寻色”来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色彩系统的“拾色”阶段则须遵循上述 理念,从中国传统色中提炼并组合出五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主色。
3、这五种主色分别为吉祥红、 富贵黄、福寿绿、延年青、如意蓝。同时,每种主色可延展成8种延伸色,最终形成40种 可应用色板、10套配色模版。“弄色”阶段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依托现代视觉技术,对色 彩不断测试、校准、调整。最后通过“舞色”阶段表演者的演绎,将中国传统色彩的优雅绚 烂外化为舞台上的炫酷呈现。春晚当日霸榜热搜、刷屏网络的节目满庭芳国色,就属 于“舞色”阶段。梅红、月白、青骊、凝夜紫、远山黛舞为语,曲为韵,节目赏心悦目, 让观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到了中国文化无限丰厚之底蕴。其实,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色的追捧,也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国风口红频频断货,其中 的胭脂红、美人霁等色号的灵感,无不来自
4、中国传统色。修图APP中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中 国潮色”滤镜,离不开众多中国传统色贡献的智慧身处快节奏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历经岁月积淀的色彩才是最高级的,直入人心的。对于中国传统色,我们追捧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对中国人来说,传统色不仅仅是色彩,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切口。当我们置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色流转于自 然万物,也定格在绘画、器物、建筑中,很多人得以捕捉到中国传统色彩之美感,感受到其 承载的文化内涵。(取材于代依莎、范听等人的文章)材料二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中国人展示独 特历史文化内涵的方式。在中国色彩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影响
5、最为深远的就是五色观。古人观察日出日落和时序 更迭的自然景色,从中选出“青、黄、赤、白、黑”作为五种色调,然后把它定义为中国色 彩文化中的五种“底色”。汉代刘熙释名对这五种色彩的内涵作了阐释:“青,生也, 象征万物生长的颜色;黄,晃也,象征耀眼的日光之色;赤,赫也,是太阳之色;白,启也, 取冰雪凝积之象;黑,晦也,为昏暗之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五色又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 涵。周礼中记载:“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评分标准】“种子”共2分,答及第1点2分,答及第2点酌情给分;找到“种子” 的过程共4分,4个要点。答及1点得1分,2点得2分,3点得4分。意思相近即
6、可。20. 【答案示例】(以“冷与热”为例)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善于运用“冷与热”,即 通过艺术描写上的冷中见热,热中见冷,冷热相生,使人物性格真实、复杂,形象鲜明。(1 分)例如,当黛玉确信宝玉是真诚爱她的“知己”,不禁流下泪来的时候,恰好宝玉看见了, 禁不住抬起手来替她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并骂宝玉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这里好像表 现了黛玉态度的“冷”,其实正是为了更有力地表现她的“热”。后来林黛玉说宝玉死了倒 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什么麒麟的可怎么办,把宝玉急得一脸汗,这时林黛玉禁不 住近前伸手替他拭汗,这是黛玉的“热”。人来替我拭泪,则忙向后退,表现得很“冷”, “冷”到甚至出口伤
7、人;一会儿却自己伸手替人拭汗,表现得又很“热“热”到把刚刚 还遮裹得密密的封建礼教的面纱,一下子便撕掉了。冷中见热,冷热相生,其热更胜十分, 表现了黛玉敏感、直率、尖刻的性格和对宝玉深挚的爱。(4分)【评分标准】共5分。“冷与热”理解1分,举例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1. (1) (3 分)Bo(2) (2分)答“关系到”“影响到”“涉及到”等皆可。22. (10 分)【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参考类别进行赋分。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8、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附录:文言文译文(1)臣听闻,国家的祸患在于臣子蒙蔽君主;蒙蔽的产生,起于君主的喜好欲望。欲 望显现于此,蒙蔽就产生在那,蒙蔽就产生在那,祸乱就发生其中,(这种情形)历代均有, 可简要地说说。从前秦二世喜欢巧言谄媚的人,赵高就伪饰谄媚阿谀之语来蒙蔽他;周厉王 喜好厚利,荣夷公就陈说搜刮财货的方法来蒙蔽他;殷纣王喜好音乐,师涓就创作颓废淫荡 的音乐来蒙蔽他;周幽王喜欢美色,褒人就献上美艳的妻子来蒙蔽他。虽然他们的喜好各不 相同,但都受到了蒙蔽;虽然他们受到的蒙蔽各不相同,但都引发了国乱。所以说:“君主 不要显露他的好恶之意,否则就会成为
9、臣下蒙蔽他的钓饵。”说的就是此意。虽然如此,那么圣明的君主不是没有欲望,也不是不会被蒙蔽。只是有了欲望要节制它, 有了蒙蔽要消除它。节制再节制,以达到消除欲望的目的;消除再消除,以达到消除蒙蔽的 目的。国君做到这些,要靠在静处时思考臣子的用意,行动时警惕臣子蒙蔽君主的苗头。所 以听到美好的言辞,就要想到象赵高那样的谄媚之语来到了身边;见到厚利,就要想到象荣 夷公那样的方法在自己面前陈述;听到新奇的音乐,就要想到象师涓那样的音乐在耳边诱惑; 看到美色,就要想到象褒氏那样的美女在迷惑自己的眼睛。大概做到这样,怎么能不时时思 虑,这些事,站立时仿佛就在眼前,行走时如同在身后。自然兢兢业业,一天比一天
10、谨慎, 让左右的人不知道他的喜好,即使有人想要蒙蔽它,难道能做得到吗?(2)直言规劝,用来使君主步入正道,纠正偏差和错误,补救君主的错误。君主如果 有了差错却无人补救,就会有害于国事;有害于国事,危及治国之道。所以说:“遇到危险, 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辅助者呢? ”扶助之法,没有超过劝谏的, 所以姑且迁就的人臣不能算是忠。因此国家要兴盛,贵在有进谏之臣。如果假借外物以委婉劝谏,那含蓄的言辞就不易切 中要害,不切中要害,就不能使君主改正错误,只有直言规劝可以弥补缺憾。诗经说: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这就是直言规劝。周易说:“王臣骞骞。”说的就是直言进 谏的意思。既然这样,
11、那么进谏就要吵扰他人的耳朵,违逆他人的心意,改变他人的兴趣,抑制他 人的嗜欲,不这样,就不是规劝。即使是父子兄弟,尚且因此而产生怨恨或嫌隙。何况臣下 对于君主,(地位)存在天壤之别,也无亲戚这样的关系,要以最低贱的身份冒犯最尊贵者, 以最疏远的关系使最亲近之人疏远,谈何容易?厌恶死亡,乐于生存;以受困窘羞辱为耻, 乐于得到荣耀和宠爱,即使是很愚笨的人也是知道的,何况士人君子呢?如果用正直之言进 行规劝,那就是走近死亡和耻辱而远离荣耀与宠爱,就人的常情而言,谁会乐意呢?这都是 要尽忠诚于君主而已。若不能直言规劝则君主危急,坚持直言规劝则自己危险,但贤臣君子 不忍看到君主危急,因而不顾惜自身的危险
12、,所以才蒙受危险受辱之祸,背逆君主的意愿, 获罪却不回避,就在于忠心为君,就在于坚持正义。深思直言规劝之人所为之事,便会明白 以直言来规劝君主的难处了。地谓之黄。”这里将五色与方位相互联系起来。后来,人们又将五色与五行(木、土、火、 金、水)一一对应,拓宽了五色认知的时空领域。古人眼中的传统色有正色、间色之分。古人将五色尊为“正色”,将五种正色混合获得 的颜色叫做“间色”。如“绿”,本义是一种青黄色的丝织品,“橙”指橘子将黄犹绿的颜 色,他们都属“间色”。在中国传统里,紫色原本是卑贱之色,属于“间色”,但在南北朝 时期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致使紫色的地位得以改变,渐渐成为一种显示尊贵的色彩。中国
13、传统色是中国人文化观念的深刻展现。儒家将五色视为最尊贵的正统色,认为只有 采用正德正色的五色,才是正确的求美之道;道家不喜艳丽,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只有 黑白和淡色才能够传达出道家对返璞归真、淡泊无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其实,无论是儒家 将色彩进行人格化、道德化的比喻,还是道家以黑白、淡色来诠释其哲学主张,都蕴含着深 邃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的无声表达。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锦绣成堆,再以青、 黑、深红背景设色,便于融入肃穆隆重的场合,表明臣子谦恭严谨的态度。红楼梦中薛 宝钗身着“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温和的中性色袄裙,不突兀,不奢华,正符合主 人公举止娴雅、中庸
14、平和的气质。端午五彩线、春节艳丽年画,展现的是民间的喧腾活力, 也是中国人追求热闹喜庆的审美情趣的直接表达。中国传统色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所用颜色的流行、变化背 后也是社会历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元代时期,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中国的青花 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后来,青花染色技术不断 改良,元青花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效果,极具感染力。因此,元青花在当时颠覆了 宋代汝瓷清新的“雨过天晴色”的审美标准,而大放异彩。中国传统色,无论是矜持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凝 结了千年的智慧和审美,永不过时,历久弥
15、新。(取材于王海宁、王晨雨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冬奥色彩融合了传统文化、赛区城市、时尚潮流等诸多方面的色彩元素。B.北京冬奥、央视春晚的色彩名称都有着特定的寓意,彰显了中华文化之底色。C.文中提及国风口红频频断货,意在说明中国传统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D.很多人能够在中国的绘画、器物、建筑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色彩的美感和内涵。2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2023年央视春晚色彩系统四个阶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 “寻色”阶段是整个央视春晚色彩系统设计的起点。B. “寻色”阶段既与传统相连,又饱含对未来的寓意。C. “拾色”阶段提
16、取并组合出了晚会所需的五种主色。D. “弄色”和“舞色”两个阶段都需表演者演绎完成。3 .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中描写的色彩,属于中国传统色彩中“正色”的一项是(3分)A.绚日金丸橙橘熟,飞霜银缕蹶妒肥。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J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D.南天三旬苦雾开,赤日照耀从西来。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色彩遵循的“五色观”有契合相通之处。B.满庭芳国色中色彩的搭配,传达了道家的精神追求但没有渗透儒家的求美之道。C.春晚色彩丰富绚烂,端午佩五彩线,表明只有艳丽喜庆才符合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特征
17、。D.春晚主色的选取和元青花的出彩都说明了色彩审美标准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 化。5 .材料一中说“传统色不仅仅是色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切口”。下面两则链接 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说明。【链接材料】(1)中国传统建筑特征鲜明。北方的皇家建筑,白色台基、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 交相呼应,形成强烈的原色对比,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而南方园林寺观,白墙、黑柱、 青瓦,平和淡泊。(2)康熙法琅彩瓷是清朝跌琅彩的巅峰之作,既继承了隋唐时期引进的西域玦琅特点, 又容纳了西洋玦琅元素,色彩丰富瑰丽,尽显富贵堂皇之气。与宋代崇尚自然、含蓄、平淡 审美观的天青色汝瓷相比,
18、康熙跌琅彩瓷的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1)臣闻国家之患,患在臣之壅蔽也;壅蔽之生,生于君之好欲也。盖欲见于此,则 壅生于彼,壅生于彼,则乱作其间,历代有之,可略言耳。昔秦二代好佞,赵高饰谄谀之言 以壅之;周厉好利,荣夷公【1】陈聚敛之计以壅之;殷辛【2】好音,师涓作靡靡之乐以壅 之;周幽【3】好色,褒人纳艳妻以壅之。虽所好不同,同归于壅也;所壅不同,同归于乱 也。故曰:“人君无见其意,将为下饵。”盖谓此矣。然则明王非无欲也,非无壅也。盖有欲则节之,有壅则决之。节之又节之,以至于无欲 也;决之又决之,以至于无壅也。
19、其所以然者,将在乎静思其故,动防其微。故闻甘言,则 虑赵高之谀进于侧矣;见厚利,则虑荣夷公之计陈于前矣;听新声,则虑师涓之音诱于耳矣; 顾艳色,则虑褒氏之女惑于目矣。大如是,安得不昼夜虑之,寤寐思之,立则见其参于前, 行则想其随于后。自然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使左右不知其所欲,虽欲壅蔽,其可得乎?(取材于全唐文策林)注释:【1】荣夷公:周厉王卿士。【2】殷辛:殷纣王。【3】周幽:即周幽王,西周 最后一位君主。(2)夫谏争者,所以纳君于道,矫枉正非,救上之谬也。上苟有谬而无救焉,则害于 事;害于事,则危道也。故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扶之之道,莫过 于谏矣。故臣苟顺者,不得为忠
20、。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若托物以风喻,微言而不切,不切则不改,唯正谏直谏可以 补缺也。诗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正谏者也;易曰:“王臣骞骞【1】。” 直谏者也。然则拂人之耳,逆人之意,变人之情,抑人之欲,不尔不为谏也。虽有父子兄弟,犹用 生怨隙焉。况臣于君,有天壤之殊,无亲戚之属,以至贱干至贵,以至稀间至亲,何庸易耶? 恶死亡而乐生存,耻困辱而乐荣宠,虽甚愚人,犹知之也。况士君子乎?今正言直谏,则近 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夫不能谏则君危,固谏则身殆,贤人君子, 不忍观上之危,而不爱身之殆,故蒙危辱之灾,逆人主之鳞,及罪而弗避者,忠也!义也! 深思谏士之事,知进谏之难矣
21、。(取材于群书治要政要论)注释:【1】骞骞:直言。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欲见于此见:显现8 .有壅则决之决:消除C.微言而不切切:关切D.以至贱干至贵干:冒犯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况臣于君其可得乎 故臣苟顺者 及罪而弗避者A.生于君之好欲也B.人君无见其意J其所以然者D.危而不持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秦二代好佞从前秦二世喜欢巧言谄媚的人B.动防其微行动时警惕臣子蒙蔽君主的苗头C.不尔不为谏也不这样就算不上规劝D.而不爱身之殆并且不喜欢自身遭遇危险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2、是(3分)A.选文一回顾历朝史实,列举君主被臣子蒙蔽的不同表现。B.选文二借父子兄弟尚生怨恨隔阂,以表明臣子谏君之难。C.选文二认为恶死乐生乃人之常情,远辱近荣为贤愚共求。D.两文从不同角度阐述治国之道,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10.君明臣贤,是古人关于治国的美好理想。请根据两则选文,谈谈如何做到“君明” 与“臣贤”。(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共6分)1L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1)对第则中的“已”
23、有两种解释,一是句末语气词,无义;二是停止之意。你认 可哪一种解释?请解释第则的意思。(2分)(2)第则中,孔子认为对与自己思想不同的人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并 从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现实谈谈孔子的这种态度给我们的启示。(4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1】高适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2】。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3】。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开长安后寓居蓟门所作。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丰台区 2023 届高三二模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