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收治的130例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加强心理护理,65例龋病患儿临床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总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该护理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儿童;龋齿;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儿童患龋率出现不断增高的趋势。全国第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
2、,5岁年龄组可高达66.0,可见重视幼儿乳牙龋齿的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儿童时期不仅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其心理状态也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自制能力和判决能力差,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反应在临床龋齿诊治过程中会表现出极端不配合的行动,给治疗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导致诊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综合分析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30例儿童龋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8岁130例龋病患儿,其中男70例,女60例,均来
3、自本科门诊,依据牙体牙髓病龋病诊断标准做出诊断。将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进行临床心理观察2。1.2 方法:对照组:按临床操作常规进行儿童龋病诊治;观察组:在按临床操作常规进行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操作时间和配合程度进行记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两组龋病患儿治疗效率及护理配合情况:见表1。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临床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6,P0.05);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龋齿 治疗 心理 护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