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模板.docx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模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 课 题: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重 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 点:“一二一”旋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合理引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谁过生日吗?”引入新课。 2、聆听: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跟随音乐模仿各种 动物的动作。 师生交流: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进
2、行二拍子律动。 二、学唱歌曲:方法:师生演唱接龙、生生演唱接龙、分小组演唱。 1、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生唱前面一句,教师唱后面的“一二一”。 2、师生交换演唱。(目的为了检查学生掌握了难点的情况)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次。 4、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5、歌曲情绪处理: 师生共同总结:欢快、活泼、体现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 6、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自主创遍、升华体验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遍歌词。并进行歌表演游戏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
3、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
4、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在那儿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
5、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
6、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
7、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
8、背诵喜欢的段落。 (2) 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刮” 2. 准备教学课件。 3. 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二、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
9、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10、)。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 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
11、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 抽出_ 长出_ 积雪 汇成_ 流着_涨满_ 小鹿 散步 俯下_ 侧着_欣赏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学生自己试背。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
12、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 (3)书写“挡”字。 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4)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
13、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面“春”“秋”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完成表格练习。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随文指导学写 “刮”字。重点
14、体会“刮”字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总结点题。 第一步,自己准备。 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背诵。 第三步,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课 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汇挡 献 刮 春 夏 秋 冬 季节 树木 其他景物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
15、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 1 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 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 枯 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16、(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 火 烧 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 又 (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教学 设计方案 范文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