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教案设计共三课时(5篇)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捕蛇者说》教案设计共三课时(5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蛇者说》教案设计共三课时(5篇)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捕蛇者说教案设计共三课时(5篇)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1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常识及“说”的体裁特点 2把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比照、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文章能了解文章大意 2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熟识文章的主要的内容前提下,理解比照、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篇“说”,让学生理解蒋氏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求免于苛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同学们,“蛇”在
2、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下面请同学来谈一谈。 2、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惊。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板书课题, 或从背景介绍导入:唐玄宗天宝中期起,战斗仍频,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斗、朱沎(c)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早期削减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便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在这种状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究竟是什么职业呢?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
3、世界。 二、揭题解题: 1、“捕蛇者说”不能译成“捕蛇的人说”,由于“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谈论,可以叙事,但叙事也是为了说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2、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实行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与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加者都被惩办,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
4、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终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留意字词读音及句子停顿。 2、正音 3、指名朗读,一人一段。 4、齐读。 四、试译课文: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登记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争论解决。 五、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朗读课文。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详细方法: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舞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讲解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然后一人一句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 三、总牢固词虚词。 (一)实
5、词总结 为 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写。“故为之说”。 已 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 征收。“岁赋其二”。租赋。“孰知赋敛之毒” 疠 恶疮。“可以已瘘、疠。疫病,疫气。“呼嘘毒疠”。 入 缴纳。“当其租入”。收入。“竭其庐之入”。 岁 每年。“岁赋其二”。年。“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很。“貌若甚戚者”。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似乎。“貌若甚戚者”。你。“若毒之乎?” 毒 怨恨。“若毒之乎?”有毒的。“呼嘘毒疠”。害。“孰知赋敛之毒” 生 活,存活。“君将哀而生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捕蛇者说 教案设计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