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篇(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四年级下册).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篇(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四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篇(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四年级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篇(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四年级下册)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例1出示自学提纲: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B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C1平方分米与100平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
2、作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2推导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方
4、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
5、实际问题。所以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统一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习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平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
6、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如下几点: 1、在学习长度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4、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学生毕竟是首次接受面积单位的进率学习,所以在兼
7、顾中下生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这是概念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需要提醒!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 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与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抢答比赛1: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8、 1米()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是10) 抢答比赛2: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1平方厘米? 什么是1平方分米? 什么是1平方米?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已有知识,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做好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能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师:看来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师出示1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9、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准备怎样推导? 学生可能会说: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横排摆10个,竖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 只摆一行,正方形四边相等,所以1010100(个); 直接用尺子去量,边长是10厘米,所以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所以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记忆,同时又避免了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死记硬背。 (2)师小结:根据刚才我们的推论,想一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
10、方厘米) 练一练: 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利用小组讨论,建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学会进率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几个基本性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出示:1平方米()平方分米。 生可能会回答: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推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 (2)出示课件图形验证上述结果。 师:5平方米(
11、)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模仿教师互相举例。 设计意图:有了学习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基础,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的推导就顺理成章了。此处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推导经验,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师小结。 (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会回答: 1米10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我发现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我发现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
12、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进率。 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4 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重点: 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难点: 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教具: 有关的动画课件。 过程: 一、激情引趣,猜想导入 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 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
13、不高兴了吗?因为它遇到困难了。昨天,它做了几道数学题,累得满头大汗,眼花缭乱的,你们能不能帮助它解决难题呢? 出示练习:1米=分米1分米=()厘米 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 二、自主探讨、发现规律 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里的地板即边长是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0
14、厘米) 师问:小蟋蟀想装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诉它地板的面积有多大吗? 出示边长是1厘米(地砖)的正方形 1厘米 师问:小蟋蟀现在想用1平方厘米的地砖铺地,你们能不能帮它估计一下得用多少块地砖呢? 设计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感知和比较了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在面积上的大小,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估计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提问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体会并进行反馈。 进行电脑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小蟋蟀家到底铺多少块地转这个故事来验证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确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5、。这样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学们相互探讨中很自然地突破难点。 三,激发欲望,巩固练习 在这里我先向同学们挑战;问他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就是书上的想想填填。同学们自然非常高兴。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他们亲自探索知识的形成并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接着做P101做一做并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从而巩固新知。 1、1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2、1dm2=()Cm212dm2=()cm2 3、100dm2=()m2400dm2=()m2 100Cm2=()dm2900cm2=()
16、dm2 四,反思体验,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到底有什么收获。并从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体会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适用于生活。 以上设计均在新课标指导下安排的,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咸数学模型。象本课中安排的小蟋蟀铺地砖这一小故事及小熊带来的复习题,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充分体会出数学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了解了数学的社会价值。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面积单位间的进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训练点 1、
17、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说课稿 面积 单位 10 之间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