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3篇(中班心理卫生健康教案).docx
《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3篇(中班心理卫生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3篇(中班心理卫生健康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3篇(中班心理卫生健康教案)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1 一、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
2、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三、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
3、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五、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 说说高兴和生气
4、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 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
5、,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在创园区特色“幼儿心理健康特色园”的一次尝试活动。活动是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想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
6、想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例活动后,幼儿了解了人的两种情绪,认识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也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感受体验高兴和生气的事情,但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不是一次活动都能解决的,幼儿还有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生气的倾向,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差,于是就生成了“做个快乐宝宝的主题活动”,这样,便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领域的整合式教育走向生成式的、持续发展的、整体性的教育。 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每一
7、个环节中都有积极的体验和主动的学习。例如:手拉手唱着歌去春游,幼儿情绪愉悦,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同伴友爱的快乐。 幼儿能根据以有的经验积极主动的来寻找“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通过找同伴讲述和游戏“点芝麻”使活动面向全体,人人有说的权利,“点芝麻”的游戏深深的吸引了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在大家叫出名字后有一种自豪感,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的参与了讲述活动。“送卡片”活动,巩固了幼儿的经验,幼儿树立了自信心。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的一个微笑、拥抱,一句夸奖的话时时激励着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平视交流、和幼儿一起表演唱拉近了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制作表情娃娃材料的层次性,调动了每
8、一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体验成功。 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不仅达到了心育目标的要求,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不足之除是在教具“卡片”的制作上还需改进,可以有几张便于集体观看的便于引导的重点大卡片,这样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教案2 活动目标: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活动准备:1、绘本我好害怕。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圆眼睛瞪得
9、大大的,毛都立了起来,双手握得紧紧的。到底怎么了?(不高兴、生气、害怕)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来是遇见了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不舒服) 我们来做做害怕时的样子。 原来害怕时我们会全身发抖、
10、缩成一团;还会闭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这些厉害的动物。(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刀) 为什么?(因为它会把人割伤的) 总: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刀、刺、电等这类东西。(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为什么?(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总: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们来看看他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心理卫生 教育 教案 中班 健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