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民族主义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docx
《关于文化民族主义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文化民族主义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文化民族主义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内容提要1850年3月,一些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知名知识分子在维也纳签署了文字协议,目的是要将同属斯拉夫语族而且十分接近的两种民族语言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统一起来,并作为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共同语言进行推广。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一努力陷于停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南斯拉夫各民族追求统一语言的努力得以恢复。1954年12月的诺维萨德协议是这一努力的具体成果,并为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伴随南斯拉夫内部民族矛盾,尤其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之间民族矛盾的日趋尖锐,文化民族主义同语言矛盾纠集在一起,成为南斯拉夫联
2、邦走向解体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南斯拉夫文化民族主义民族语言问题 一、引言 2008年2月17日,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自治当局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支持下单方面宣布独立,这一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中引发了激烈争议。有学者认为,科索沃宣布独立,是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该地区变化的一个尾声。至此,成立于1945年11月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一分为七,“南斯拉夫”这一国家名称终于成为历史名词。 民族分离主义是导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学术界对此亦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如有从政治体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有从经济发展层面进行阐述的,也有从民族发展历史或宗教文化差异角度进行探究的
3、。但从语言文化民族主义视角进行系统分析的尚未见刊。事实上,在多民族国家里,不同民族围绕国家语言政策所产生的矛盾往往会引发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进而损害民族团结,动摇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础。有鉴于此,本文拟系统分析前南斯拉夫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主要民族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民族语言方面从“统一”到“分离”的历史演变,以及科索沃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探讨文化民族主义在民族语言方面的表现及其对国家统一认同的影响。 二、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语言 从文化民族主义的起源来看,它与民族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的德意志地区。当时,法国文化风靡欧洲,法语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语言。法国的文化霸权对
4、德意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压力。这种情况引起了以赫尔德为首的一批德意志知识分子的忧虑,他们起而疾呼捍卫德意志的民族特性和民族语言,倡导发展德意志文化以团结德意志民族。他们创办刊物,作为宣扬德意志民族文化的阵地;同时还建立了“使用德语”协会,呼吁同胞使用本民族语言,反对使用法语。为了培植统一的德意志文化,增进统一的文化认同,他们还致力于日耳曼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包括日耳曼民歌、民族神话和传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赫尔德提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理论。可以说,文化民族主义是德国知识分子在德意志文化被侵袭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振兴德意志语言与文化,从而增强对德意志民族的认同。 可以认为,
5、“文化民族主义”即指文化领域的民族主义。钱学梅、张淑娟等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做了如下概括:世界分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人类社会是多元的,而且各种要素的价值是平等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冲突;文化是不同民族国家的本质特征,文化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核心依据。而文化民族主义的目标,就是保留、复兴和壮大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与国家认同。一些学者也肯定了文化民族主义在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多种民族语言并存的国家里,则要避免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给国家认同带来的负面作用。这种副作用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围绕
6、民族语言问题产生的矛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构成及语言、文化概况 南斯拉夫人(或南部斯拉夫人)是欧洲的一个民族集团,在人种上属于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和保加利亚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分界线正好穿过巴尔干半岛,这条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拉丁语世界和希腊语世界的语言分界线,这与后来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的分界线大致吻合。公元814世纪,斯拉夫人向南迁移进入巴尔干半岛,并逐步分化为不同的南斯拉夫民族。实际上,南斯拉夫原本是一个地域概念,即指南部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上述分界线就位于这一区
7、域。由于受到东方拜占庭文化和西方拉丁文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异族的统治与分化,南斯拉夫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马其顿人皈依东正教,而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则信奉天主教,还有部分南斯拉夫人改信伊斯兰教。这些不同信仰的民族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区域。历史上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以及克罗地亚人都曾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实体,但摆脱外族统治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共同使命,使得来源相同和语言文化十分相近的南斯拉夫各民族也有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民族共同体的愿望。19世纪前叶,克罗地亚等地掀起伊利里亚运动。该运动认为南部斯拉夫各族属于同一共同体,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的计划。19世纪40年代,塞尔维亚
8、民族主义者提出建立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国家,但这种带有大塞尔维亚主义特征的南斯拉夫统一运动损害了克罗地亚人的民族自尊心,大塞尔维亚主义给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业已存在的矛盾增添了新的冲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各民族首次有了统一的独立国家,即“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后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但王国政权奉行的大塞尔维亚主义给王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南斯拉夫王国被德、意法西斯占领并随之解体。法西斯统治期间,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穆斯林之间的民族冲突和相互残杀,使得民族问题成为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难以治愈的伤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铁托为首的南斯
9、拉夫共产党以联邦制重建南斯拉夫多民族统一国家,使民族矛盾暂时得以缓和,但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意识淡薄。 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之前,其共和国与自治省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20,人口占18.7),克罗地亚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20.9,人口占20.1),马其顿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10.1,人口占8.7),黑山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5.4,人口占2.3),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8,人口占18.7),塞尔维亚共和国(占全国总面积34.5,人口占41.5)。塞尔维亚共和国包括两个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占全国总面积8.4,人口占8.9;科索沃自治省,占全国总面
10、积4.3,人口占7.6。 南斯拉夫联邦共有24个民族,主要民族有6个,即: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穆斯林;其他民族有: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土耳 其人、波兰人、茨冈人以及一些没有具体民族名称的“南斯拉夫人”。在南斯拉夫联邦,具有同等地位的语言是: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从表中内容可以看出:在南斯拉夫联邦,语言界限同民族区域界限大致重合。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穆斯林和黑山人均使用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使用人口占6个主要民族总人口的83.7,占全国总人口的68.2。因此,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是南斯拉夫联邦使用最为广
11、泛的语言。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却以不同的文字书写,前者采用西里尔字母,后者则采用拉丁字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南斯拉夫联邦使用人口最多的四种语言,即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和阿尔巴尼亚语,除阿尔巴尼亚语言之外,其余三种语言都属于斯拉夫语族。 四、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从统一到分离 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是在南斯拉夫联邦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又是南斯拉夫联邦两大民族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民族语言。从主张并推进统一语言(即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到语言“分离”,两个民族围绕语言问题产生的矛盾,对于建设统一的南斯拉夫民族共同体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从历史上看,南部斯拉夫人最
12、初都使用古斯拉夫语。公元9世纪,拜占庭皇帝派遣出生于意大利萨洛尼卡的传教士西里尔(saim Cyril)和梅托迪耶(Saint Methodius)两兄弟到斯拉夫人居住区传播基督教,他们所创造的古斯拉夫文字格拉果尔字母,曾被南部斯拉夫人普遍使用。他们的学生克莱门特(Saint Clement)在此基础上创造的新斯拉夫文字西里尔字母,也曾为南部斯拉夫人所接受。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从天主教中分化出新教)后,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接受了天主教(许多斯洛文尼亚人后来又改信了新教),而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则接受了东正教。西里尔文字受到使用拉丁文字的天主教会的抵制,
13、而只为东正教徒所使用。自此时起,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使用西里尔字母,而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则使用拉丁字母。尽管如此,在受到外来异族压迫时,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显示出追求团结的一面。1850年3月,一些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中的知识分子在维也纳签署了文字协议。该协议的第一段文字对签署该协议的目的做了明确说明:“我们认为,一个民族(指包括了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内的南斯拉夫民族引者注)需要一种文学语言。然而,我们的文学语言在字母和拼写方面不同。”该协议就统一南部斯拉夫人的文学语言达成共识。其基本内容为:(1)通过综合改造不同方言来形成一种新语言作为通用语的做法并不可取。合理的做法是选择一种
14、广泛使用的方言作为共同语言,如同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那样,他们并未将自己现有的不同方言进行综合来创造新语言,而是从已有的且广泛使用的方言中选择一种作为文学创作语言。(2)南部方言应当被选为这种文学语言,因为这是绝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的语言并且该语言更接近古斯拉夫语,因而也最为接近其他的斯拉夫语。另外,该协议还就文字拼写提出三点建议以有利于该语言的规范与统一。该协议最后指出:“我们将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推进语言统一的道路上取得重大进步”。在该协议上签字的共有8人,包括5位克罗地亚语言学界和知识界的著名人士、2位著名塞尔维亚人语言学家,此外还有1名斯洛文尼亚语言学家。很显然,该协议表达了克罗地亚人和塞尔
15、维亚人中部分知识分子追求统一语言的愿望。该协议中所称的南部方言,就是指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使用的塞尔维亚语以及克罗地亚人使用的克罗地亚语,将其一并称为南部方言,是因为除了文字拼写分别采用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外,两者并无太大差异。但要将其作为南斯拉夫各民族通用语进行推广,首先要对这两种语言进行规范,将其真正统一为一种语言。从语言学层面来说,统一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并不困难。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同属斯拉夫语族,其语法体系几乎完全一样,差异主要体现在某些词汇方面,尤其是经济、政治、法律等词汇方面。尽管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的书写分别使用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但这两种字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熟悉这
16、两种字母,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完全可以相互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文字协议将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一并称为南部方言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知识分子的这一自发举动,目的主要是想显示当时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南斯拉夫人的团结,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希望能统一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并进而将其作为南斯拉夫各民族统一语的愿望。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寻求统一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言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进展。1867年,在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市,南斯拉夫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成立,起名“南斯拉夫科学与艺术学院”,而不是“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学院”,这本身就说明了当时克罗地亚人追求南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愿望
17、;同年,克罗地亚语言学家布德曼尼(Pero Budmani)出版了他的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语法,该书是第一本将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统称为称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的语法书;1899年,克罗地亚语言学家曼赖迪克(Tomislav Marefic)出版了克罗地亚或塞尔维亚语语法及修辞第一版;1913年,塞尔维亚语言学家斯哥力克(Jovan Skerhc)建议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语言和书写方式方面进行妥协,以创立真正的统一语言。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伴随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全面崩溃,南斯拉夫各民族纷纷获得解放。同年12月,“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宣布成立。外部压迫结束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文化 民族主义 南斯拉夫 地区 民族 语言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