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ocx
《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而财政体制作为经济发展调控的重要杠杆,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社会公允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承德地区为例,对现行财政体制的运行状况及对县域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重点对财权、事权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定和执行中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7;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2)22-0062-04 “郡县制,天下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稳定的行政单元,县级政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其经济的可持续
2、发展更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力气。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2851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占总人口的85%左右,县域经济总量占据着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而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完善的财政体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了以分税制为主体的财政体制框架,较好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但是,与规范、健全的财政体制相比,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支冲突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承德地区为例,就现行财政体制的运行
3、状况及对县域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承德地区经济概况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全市国土面积3.95万平方公里,辖8县(市)5区,共80个镇2516个行政村163个社区,总人口380.2万人。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8.6亿元,全省排名居后。其中,第一产业、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6:46:38,呈现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基本局面。同时,承德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严峻依靠资源产业,202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两黑”行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41.3%
4、。 承德市县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承德市所辖的八个县(市)中,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平泉市、承德县五县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扶持县,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平泉市、滦平县五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兴隆县和承德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22年,八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约为中国一百零一强县之首昆山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3。 二、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主动影响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县域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不同税种将税收分为中心税、地方税以及中心和地方共享税
5、,明确了中心与地方的收入范围。近年来,承德地区县域经济稳步发展,财政实力逐步增加。八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2 年的555.42亿元增长到2022 年的1240.1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22 年的16.9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略有上升(如图1)。同时,地方在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注意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渐渐形成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地方可用财力得到有效提升(如图2)。 2.转移支付制度持續推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弥补县域
6、财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我国自上而下建立起了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依据调查分析,河北省对县域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转移支付资金规模逐年增长,成为欠发达县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承德八个县域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由2022年的44.58亿元增长到2022年164.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60%,增速高于公共预算收入3.24个一百零一分点。同时,2022年至今,被调查的八个经济欠发达县域财政自给率偏低,保持在7.16%34.101%之间,转移支付资金对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的
7、贡献率已远超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对弥补落后地区的财政收支缺口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纵向转移支付结构持续优化,起先探究横向转移支付模式。我国不断优化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2022年中心财政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为61.64%,河北省财政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为69.84%。近年来,还主动探究建立省以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即开展区域间对口支援工作,拓宽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渠道,目前,承德七个县域地区接受北京市、天津市等地的对口帮扶,2022年共获得对口帮扶资金6亿余元,进一步促进了县(市)级政府间财力均等化。 第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
8、调整了地区间财力,在肯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省级财政部门不断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等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如图1所示,经济发展落后的丰宁县和围场县获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远高于排名靠前的宽城县。贫困地区财政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县域间财力差距有所缩小,2022年,承德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后县域间差异系数由34.03%降低为18.21%,且相较于2022年,财政转移支付后县域间差异系数降低了7.14个一百零一分点,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省直管县”改革不断扩围,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2004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完善省以下财
9、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主要内容是将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财政预决算等方面干脆交予省级财政负责,通过削减财政层级和扩大县级财政自治权,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依据河北省“省直管县”改革的规定,自2022年起,承德市八个县(市)分四批获准成为省直管县(市),并已完成相关改革内容。 依据调查状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主动促进作用:一是增加县域自有财力,缓解财政困难。“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省、市和直管县(市)的财政收入进行了重新划分,共享级次变为“中心、省、县(市)”三级,提高县(市)级财政在税收分成中的共享比例,市原则上不再共享直管县(市
10、)的财政收入,但保留上年度财政收入共享基数。据测算,2022年仅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项分别为新扩权县(滦平县、隆化县和宽城县)增加财政收入3430万元、3210万元和2645万元。二是提高资金运行效率,避开市级截留资金。笔者对承德市2022年“省市”及“市非直管县(市)”往来资金状况进行比对时发觉,省级财政部门对市级拨付转移支付资金20次,其中,资金在三天内由市级财政部门拨付至县(市)级的次数为7次,仅占总次数的35%,时间跨度多于七天的有6次,最长间隔期达20天。改革后,中心级、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干脆拨付到县(市)级,削减了划拨资金的中间环节,缩短了时间跨度,避开了市级政府对资金的截留和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行 财政 体制 经济 影响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