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docx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 【摘要】 在素質教化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各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学历史教学,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通过历史教化价值的凸显实现历史课堂学问讲授由学问性向生命性的转变。文章主要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夯实基础学问、创设问题情境、构建多元评价入手,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进行探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新课标 核心素养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012-7731(2022)03-034-010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世界历史的发展学问的传授,能有效拓宽学生
2、的视野,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问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行和实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说明和家国情怀。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授课时既要传授给学生学问,又要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在传授学生历史基础学问的基础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老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独立思索,进而强化对历史学问的理解与领悟,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对历史事务的内涵的深化挖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能对历史事务进
3、行客观推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主动融入情境中,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在讲授解放斗争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记录片,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有肯定了解,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讲授教材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对学问进行探讨,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学问的印象。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能通过思维的碰撞,培育创新实力和发散思维实力,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二、通过夯实基础学问为核心素养培育奠定基础 中学历史教材的学问是基础学问,学生要学好历史学科内容,必需先夯实教材基础学问,以构建学科学问体系,为
4、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容,强化才教材学问的应用,以打下学问基础。学生构建了完整科学的历史学问体系,能为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讲授“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内容时,老师先将教材基础学问进行整理和讲授,让学生对该节内容有肯定了解。之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18世纪初蒸汽机盛行的小视频,在学生观看后,老师提出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有哪些新独创?可以举例。那么如今互联网的盛行又代表着什么?在老师问题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利用史料与时空发展的联系进行问题答案的探讨,最终实现了核心素养的高效培育。 三、通过创设问题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背景 高中历史 培养 学生 核心 素养 路径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