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2.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观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发挥学生的语言制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培育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美妙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观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发挥学生的语言制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 PPT演示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图片演示)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奇妙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
2、动神摇,今日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观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尝一首流淌的山水诗。 1、及写作背景介绍。 文体常识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文学常识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3、。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答谢中书书,描绘的就是他隐居地的风光,山川秀美,清爽简淡,为历代的写景名作。 (2)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康乐,即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诞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为陈郡谢氏士族,东
4、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又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客儿”。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 2、展现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观赏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发挥学生的语言制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培育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美妙感情。 二、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1、学生通过视、听觉的角度专心倾听录音范读。(演示) (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谢中书书 答谢 中书书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