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临床管理制度考试(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临床管理制度考试(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临床管理制度考试(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临床管理制度考试(篇) 书目 医院临床护理文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护理文书管理制度 (1)临床护理文书管理的基本原则 1) 护理部依据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的临床护理文书质量评价内容修改和完善本医院的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危重患者护理记录随时检查,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2)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分级管理制度。要重视护士的书写和表达实力的培育。重视护理文书书写过程质量限制。护理文书的质量限制权限下放到组长。高级责任护士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
2、和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考核细则(试行)的通知,制定本实施细则。 其次章 输血申请 其次条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前交输血科备血。少量出血(出血量少于400毫升)者可以不输血,为维持血容量可输晶体液或胶体液代替品。 第三条 确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办法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入病历。申请血量超过2000毫升者,填写大量输
3、血申请表,报医务处批准;超过3000毫升者,需经主管医疗的院长批准,并通过医务处上报市卫生局。紧急状况下,可以先输血,审批手续后补。 第四条 申请输血患者,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首次输血,应做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输血前检查4项指标;曾输过血的患者,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abo血型和rh血型,如上次输血超过3天,应进行抗体筛检;如本次新入院,应进行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血传性疾病4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门诊病人3个月进行1次输血前检查。 第五条 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纳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协作型输血。、 第六条 输血申请要严格驾驭输血适应症。 第三章 受
4、血者血样采集和送检 第七条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贴好与申请单号相同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案号、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采集血液时不准干脆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采集血液后留意拔下针头后再将血液注入试管,以防溶血。采集后留意混匀抗凝剂,以防血液凝集。输血申请单联号粘贴试管时,要留意将血液上沿露出,以便输血科人员视察血样状况。 第八条 血液采集后,由门、急诊病区医护人员或指定特地负责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非急诊病人输血前要先做血型鉴定,避开发生抽错血样,输血时重抽血样
5、进行交叉配血。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合格后输血科保存备用。 第九条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需是在输血前3天之内(包括血样采集当天)采集的,超过3天的必需重新采集。 第四章 交叉配血 第十条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需是在输血前3天之内(包括血样采集当天)采集的,超过3天的必需重新采集,输注血小板患者每次输注都要采集血样。 第十一条 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操作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 手术备血、有输血史、妊辰史、短期
6、内须要接受多次输血者,收到患者血标本后,刚好作抗体筛查。 第五章 取血(血液的发放管理) 第十三条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或科室指定特地负责人员到输血科取血,病人家属不得取血。 第十四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需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房(门急症)、床号、血型、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精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第十五条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发血: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
7、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状况。 第十六条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缘由。 第十七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第六章 输血(输血管理) 第十八条 输血前有2名护士或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质量是否异样,精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十九条 输血时,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带病历到患者床前,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其次十条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
8、,不得自行储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开猛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其次十一条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接着输注。 其次十二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依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样状况应马上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马上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刚好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缘由,做好记录。 其次十三条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医
9、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或记入病历。如无反应,将输血器材存放24小时后毁型消毒处理。 其次十四条 开展自身输血。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假如患者体质符合标准,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输血,手术患者假如符合稀释性自身输血标准,要实施稀释性自身输血;出血量较大患者,要实行回收式自身输血,真正落实好血液爱护措施。 其次十五条 主动宣扬和动员开展择期手术患者和家庭储血及互助储血工作。病房经主治医师宣扬动员自己主管的并须要输血的平诊患者家属亲友为其术前献血。 第七章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 其次十六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依据失血量、贫血程度、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视察受
10、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其次十七条 出现异样状况应刚好处理: 1.马上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马上报告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刚好查找缘由、主动治疗抢救,并做好记录。 其次十八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马上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马上报告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并刚好报告上级医师,在主动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标本、新采集的受血者标本、血袋
11、中的血标本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及交叉配血试验。 3.马上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别血浆,视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马上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干脆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觉特别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含量;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其次十九条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为:马上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视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
12、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峻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第八章 成分输血 第三十条 成分输血的优点: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地削减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病。 第三十一条 成分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白蛋白; 2.补充携氧实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等; 3.补充凝血因子订正出血,可以输用血小板、簇新血浆以及冷沉淀; 4.订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免疫力,可以输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第三十二条 成分输血的原则: 1.严格驾驭输血适应症,血细胞破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须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患者对血液成分的
13、复原实力,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须要,决不行一模一样都输全血,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坚决不输,禁止输劝慰血; 2.适合成分血的患者,决不给全血,临床90%的输血患者是须要某种成分,而不适合输全血; 3.各种成分血的输注剂量要符合治疗标准剂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采纳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组织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化与培训。 2、输血科负责制定申报全院的临床用血安排,定期检查临床用血制度执行状况,并参加与输血相关的疾病诊断、治疗、科研。 3、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
14、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从严限制临床用血,主动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各科室成份输血比例,应当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红细胞70%,成份血70%)。输血是首先考虑输成分血,特别须要才能适当考虑输全血。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条件合适的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动员亲友献血,医院将上述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4、临床输血由医师填写血型交叉单、输血申请单(包括血浆),标明输血适应症,上级医师核准签名,报输血科备血,并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用血理由。平诊输血需提前一天报输血科(急诊、抢救可当天用血)。输血申请单由输血科存档保管。临床一次备血用血超过2000毫升或输全血超过1000毫升,须同时填写输血
15、会诊单,经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会诊报输血科主任审批。(急诊用血可事后补办报批手续)。输血科医师(血液科医师兼)应刚好会诊,与临床医师共同拟定合理的输血治疗方案。 5、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治医师必需向患者或家属讲明输血的目的、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6、输血科建立严格的血液收领核查、发放核查、入库登记及冷藏储存制度,保证用血平安。临床科室应当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当拒绝领用。输血科不得为领血单项目填写不全、未按规定申批的用血发放血液。 7、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给患者输血前,应严格执行核对手续。由两人床旁核对无误签名后,方可进行
16、输血,并将输血状况记入护理病历。如出现输血反应等状况,应具体记入病程录。 8、输血后的血袋统一回交输血科,冷藏一周,以备核查。 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定 自治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院平安,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根据卫生厅云卫发202387号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23116号文精神制定本规定。 一、成立我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专家小组、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实小组。 二、患者入院时,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诊工作,主管医师、科室科主任依据临床路径进入标准,对住院患者能否进入临床路径进行评估。 三、经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根据临床路径确定
17、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主管医师依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供应诊疗服务的安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主管医师或相关护理人员在病历首页左上角及相关检查单上盖“临床路径”标识;医技科室对有“临床路径”标识的相关检查优先支配检查;病案统计科对临床路径病案进行管理并对临床路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每月将统计结果报指导评价专家小组。 四、相关护理人员在为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作入院介绍的同时,向其具体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安排(术前留意事项)以及须要赐予协作的内容; 五、主管医师依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状况及病情的改变,对当日的变异状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医师版
18、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科主任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七、出现以下状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峻的并发症,须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 (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变更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三)发觉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患者出现严峻的医疗相关感染等状况不适应接着完成临床路径的。 八、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峻异样状况,处于危急边缘,应快速赐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九、在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发生变异时,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记录 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时将变异状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
19、实、精确、简明;主管医师与科室个案管理员交换看法,共同分析变异缘由并制订处理措施。 (二)报告 主管医师须刚好向实施小组组长报告变异缘由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看法,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三)探讨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较一般的变异,科内组织探讨,找出变异的缘由,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而特别的变异,由科主任向指导评价专家小组汇报,指导评价专家小组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探讨,找出变异的缘由,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十、主管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在每例病人出院后常规统计以下评价指标数据,并把统计表放入病案中归档。 (一)手术病人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
20、内容: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安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状况、健康教化知晓状况评价、患者满足度等。 (二)非手术病人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实施病情严峻程度评估、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状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状况、健康教化知晓状况评价、患者满足度等。 十一、指导评价专家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依据质量改进建议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并刚好上报指导评价专家小组。 医院核心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十四项核心
21、制度: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一、输血原则 (一)临床输血应当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严格驾驭输血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主动激励通过患者自体输血及动员家属、亲友互助献血。 (三)对血红蛋白在9克以上或手术用量在400ml以下者,除家属亲友互助献血外,原则上不得申请用血。 (四)晚期肿瘤、脑死亡患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面临死亡的患者,如家属要求输血,原则上由家属或亲友互助供血。 (五)输血科必需优先、重点保证每次输血量在600ml以上的大型手术用血或急救治疗用血。 二、用血申请、审批 (一)确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同
22、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教科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记录入病历。 (二)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仔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得缺项,同时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核并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三)急救用血,临床医师可先申请400ml以下的用血,再由上级医师签字(或补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供血;对于大量输血病人需提前对病人进行评估并将评估预输血状况通报输血科以便组织血源。 (四)对择期手术者,应大力推行自体输血,如自体输血有困难者,可动员家属或亲友献血。 (五)对特别状况下的输血(如:异型输血等),需征得患者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临床 管理制度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