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pptx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课程标准 探究线索1分析区域农业的生产条件,讨论其布局特点。2理解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成因及表现。3掌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素养要求1定位区域位置,熟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区域认知)2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布局状况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综合思维)3联系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人地协调观)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_、吉林、辽宁三省和_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_、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
2、商品粮基地(3)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包括高原、_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土壤:_、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平原黑土(4)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利于_型农业发展。开发晚,人口密度_。广阔的国内市场。外向较低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_、地貌、_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_的不同。(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气候农业区 分布 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A_平原,B_平原,C_平原_、大豆、小麦和_等作物植被农业生产方式松嫩三江辽河玉米水稻农业区 分布 主要产品类型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_ _,E_ _,F长白山区主要
3、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_、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_、_、木耳、柞蚕茧、苹果、苹果梨等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_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_、东北红牛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红松人参鹿茸松嫩平原 三河牛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_生产。地区_生产。三江平原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4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 问题 成因 对策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_、水土流失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_ _,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4、的统一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_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盐碱化草场退化加剧农业生态环境(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市场,强化_、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_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_基地商品粮粮食需求绿色食品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西部草原区围绕_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_和_强化_建设,发展_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_ _畜牧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舍饲畜牧业人工草地草业集约化草食性区域 发展
5、方向 发展重点山区以_ 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_和_ 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_的转变森林资源保育特色农业特色产品 原料及产品加工图解法记忆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美国的农业生产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国家政策与法规等。2美国的农业生
6、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 序号农业带(区)序号农业带(区)乳畜带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小麦带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玉米带 混合农业带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4)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2)有益尝试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制定
7、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考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建 三 江 位 于 三 江 平 原 腹 地,于1957年 开 始 垦 荒。目 前 面 积1.24万 平 方 千 米,人 口20多 万。这 里 空 气 清 新,水 源 丰 富 且 水 质 优 良,土 壤 肥 沃。近 年 来,建 三 江 重 点 种 植 水 稻,有“中 国 绿 色 米 都”之称。建 三 江 采 用 现 代 技 术 科 学 生 产,如 定 点 监 测 土 壤 肥 力 并 精 准 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
8、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 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
9、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从自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交通、市场等)分析农业类型和作物类型,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类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具体分析如下:(2)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要注意区分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比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作物的限制性因素是水,但在部分绿洲地区,水则成了主导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自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某些特色农产品更是优质产品,其限制性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交通不
10、便、信息不通畅等。2.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发展建议和措施,主要措施如下表分析: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
11、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发展方向 具体措施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与 山 东 烟 台 苹 果 相 比,陕 西 洛 川 苹 果 具 有 个 头 略 小,水 分 较 少,颜色 更 红,甜 度 较 高 的 特 点。洛 川 县 地 处 渭 北 黄 土 高 原 沟 壑 区,大 多为 旱 作 果 园(靠 自 然 降 水 从 事 生 产)。该
12、 县 苹 果 种 植 面 积 由1985年 的3.6万 亩 增 长 为 如 今 的50余 万 亩,为 提 高 苹 果 产 量,有 些 果 农 采 取 高密 度 种 植。苹 果 的 大 规 模 种 植 对 该 区 域 生 态 环 境 产 生 了 深 远 影 响。下 表 为 洛 川、烟 台 与 苹 果 适 宜 区 气 候 环 境 情 况。下 图 为 洛 川 苹 果 园20年树龄苹果林地土壤水分剖面图。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项目 世界指标 洛川指标 烟台指标纬度位置3555N36N 37N年均温912 9.2 12.6 年降水量560750 mm626 mm 700 mm年日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地理精品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 高中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