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27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pdf





《GB-T 3027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3027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3 5.0 4 0L8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3 0 2 7 52 0 1 3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c u r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a n da u t h o r i z a t i o n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m i d d l e w a r e f r a m e w o r ka n d 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2、 a t i o n2 0 1 3-1 2-3 1发布2 0 1 4-0 7-1 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 次前言引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25 认证中间件目标3 5.1 功能性目标3 5.2 非功能性目标3 5.3 安全目标36 认证中间件框架3 6.1 概述3 6.2 认证中间件的工作模式5 6.3 组件描述6 6.4 鉴别断言7 6.5 认证中间件与应用系统的关系7 6.6 认证中间件与面向服务架构77 组件规范8 7.1 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8 7.2 身份鉴别组件1 0 7.3
3、单点登录组件1 2 7.4 隐私保护组件1 5 7.5 属性查询组件1 6附录A(资料性附录)认证中间件工作流程1 8参考文献2 2G B/T3 0 2 7 52 0 1 3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 6 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静、冯登国、荆继武、张立武、张严、李强、杨婧、张振峰、詹榜华、阎实。G B/T3
4、0 2 7 52 0 1 3引 言 身份鉴别是保障系统安全的最基本功能之一,是绝大多数信息系统的首要安全需求。然而长期以来,安全功能与具体业务的紧密结合使得应用系统开发人员往往在考虑业务功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安全功能的实现。因为不是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具备全面的安全知识,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安全功能的完整实施。因此,将安全功能,特别是身份鉴别功能与业务功能剥离,以中间件的方式为应用系统提供专门的安全保护,是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此外,由于各个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缺乏规范的鉴别接口和参考模型,不同系统之间互不兼容,无法互通互联,造成大量重复开发建设,浪费严重。同时更给进一步的系统集成工作带来困难。
5、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认证中间件的框架及接口规范,对信息系统的鉴别过程进行标准化。从而提升信息系统的互操作能力,促进认证中间件的研发和推广,从宏观角度看来也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本标准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套认证中间件的框架规范及其组件描述,并对鉴别实施过程予以规范,但为使本标准具有更好的可实现性与可操作性,本标准中同时对通用接口进行了若干定义,以便作为实现时的参考,这些定义不影响本标准中认证中间件框架的通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对这些接口进行进一步规范。G B/T3 0 2 7 52 0 1 3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认证中间件体
6、系框架、组件、功能及通用接口,并给出了认证中间件的工作流程。本标准适用于认证中间件及其组件的设计、开发,并可指导对该类系统的检测及相关应用的开发。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T9 3 8 7.21 9 9 5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G B/T1 5 8 4 3.12 0 0 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1部分:概述G B/T1 8 7 9 4.22 0 0 2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开放系统
7、安全框架 第2部分:鉴别框架G B/T2 5 0 6 92 0 1 0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3 术语和定义G B/T9 3 8 7.21 9 9 5、G B/T1 5 8 4 3.12 0 0 8、G B/T1 8 7 9 4.22 0 0 2和G B/T2 5 0 6 92 0 1 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依赖方 r e l y i n gp a r t y根据从另一方实体处获得的信息来决定如何进行动作的系统实体。注:例如应用系统依赖于认证中间件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3.2断言 a s s e r t i o n给依赖方的包含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可信声明,也可以包含验证过的属性
8、。注:断言可能是经过数字签名的,或者是通过一个安全协议从可信源获取的。3.3属性 a t t r i b u t e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统称。3.4鉴别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在用户身份间建立信任的过程。3.5鉴别密钥协商 a u t h e n t i c a t e dk e ya g r e e m e n t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实体通过交互建立起彼此间身份的信任关系,并形成一个共同的秘密密钥,用于保护后续的通信安全。1G B/T3 0 2 7 52 0 1 33.6认证中间件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m i d d l
9、 e w a r e可提供消息鉴别、身份鉴别以及单点登录等功能的中间件系统。3.7鉴别协议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p r o t o c o l两方或者两方以上的实体为了实现对某一实体或某些实体的身份鉴别,经过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3.8鉴别服务提供方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p r o v i d e r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的实体。3.9鉴别服务适配点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a d a p t e r对鉴别请求进行过滤,并维持用户鉴别状态的实体。3.
10、1 0上下文 c o n t e x t保证系统中不同的组件能够一致运行所需要保存的一些信息,比如用户的连接信息、鉴别状态等。3.1 1实体 e n t i t y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注:实体就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3.1 2身份 i d e n t i t y个体唯一确定的名字。注:当个人法律上的名字不唯一时,可以通过地址、雇员或账户号码等附加信息来保证身份的唯一性。3.1 3遗留系统 l e g a c ys y s t e m那些基本上不能进行修改和进化以满足新变化了的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注:通常是大型的软件系统,已经融入企业的业务运行和决策管理机制之中,维护工作困难
11、。3.1 4中间件 m i d d l e w a r e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它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中间,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3.1 5单点登录 s i n g l e s i g no n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3.1 6状态码 s t a t u s c o d e用于表示某一组件功能是否成功实现以及可能的错误原因的值。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KA:鉴别密钥协商(A u t h e n t i c a t e dK e yA g r e e m e n t)A S P:鉴别服务提供方(A u t h e n t i c a
12、 t i o nS e r v i c eP r o v i d e r)2G B/T3 0 2 7 52 0 1 3A S A:鉴别服务适配点(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S e r v i c eA d a p t e r)C/S:客户端服务器应用(C l i e n t/S e r v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S S L: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 e c u r i t yS o c k e tL a y e r)S S O:单点登录(S i n g l eS i g nO n)T T P:可信第三方(T r u s t e dT h i
13、r dP a r t y)5 认证中间件目标5.1 功能性目标认证中间件应实现以下功能性目标:a)认证中间件应提供一套与应用系统无关的鉴别框架,帮助应用系统与用户实体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为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可以访问资源提供先决条件;b)认证中间件定义的接口应与所处理的鉴别信息无关,可以支持所有可能的交互流程;c)认证中间件应支持应用系统调用相关接口建立用户安全上下文;d)一旦会话终止,或用户登出后,认证中间件应启动清理会话服务,清除用户上下文。5.2 非功能性目标认证中间件应实现以下非功能性目标:a)认证中间件不指定具体的鉴别机制;b)认证中间件框架与具体的操作系统或平台是无关的,但认证中间件的
14、具体实现系统可能是相关的;c)认证中间件应能够与遗留系统进行集成。5.3 安全目标认证中间件应实现以下安全目标:a)认证中间件不能对应用系统引入错误;b)认证中间件不能恶意的影响系统的其他服务;c)认证中间件应确保不能被绕过;d)认证中间件应能够支持应用系统中的授权机制;e)认证中间件应保证认证中间件环境中出现的安全相关的事件都是可审计的;f)认证中间件的具体实现应保护其获得或生成的安全相关信息的安全性,使得其他服务能足够信任该中间件提供的信息;g)认证中间件的具体实现应能够保护在其组件之间传递及组件与其他服务之间传递的安全相关信息的安全性。6 认证中间件框架6.1 概述认证中间件所采用的鉴别
15、模型如图1所示。声称方与验证方交互完成身份的鉴别,然后由验证方将鉴别结果以断言的形式发布给依赖方。声称方与验证方之间的身份鉴别过程可能是有可信第三方的参与。验证方与依赖方可以是同一实体,也可以是分开的不同实体。3G B/T3 0 2 7 52 0 1 3图1 鉴别模型根据图1中的鉴别模型,认证中间件的整体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认证中间件采用分布式架构,可以同时为多个应用系统服务。认证中间件由鉴别服务提供方与鉴别服务适配点组件两部分共同组成。图2 认证中间件框架结构鉴别服务提供方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一定的身份鉴别机制,完成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并将鉴别结果以断言形式发布给各应用系统。鉴别服务提供方并不限定
16、具体的身份鉴别机制,只是提供统一的接口,具体与用户的鉴别交互过程由各鉴别机制的实现自己完成。同时,作为附加功能,它还可以提供用户单点登录、隐私保护以及属性查询功能。鉴别服务提供方对应于鉴别模型中的验证方。鉴别服务适配点作用于应用系统内,与鉴别服务提供方交互,辅助完成用户身份鉴别过程。鉴别适配点与应用系统一起对应于鉴别模型中的依赖方。鉴别服务适配点与鉴别服务提供方之间的通信默认是通过可信信道保护的。如果应用系统与鉴别服务提供方集成在一起,即验证方与依赖方为统一实体,则这种可信信道为系统内部数据传输。如果应用系统与鉴别服务提供方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彼此之间需要远程通信,则这种可信信道为二者之间的加
17、密信道。用户通过客户端完成与认证中间件及应用系统的交互,从而完成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客户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在普通的C/S应用中,本标准中的客户端即为普通意义上的用户端应用程序;在基于W e b的应用中,本标准中的客户端为用户浏览器;在移动应用中,本标准中的客户端为便携设备。客户端对应于鉴别抽象模型中的声称方。4G B/T3 0 2 7 52 0 1 3用户信息存储点存放用户身份信息。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中需包含一个可区分标识符,用以唯一标识该用户。在本标准中以用户名指代该可区分标识符。认证中间件的内部组成框架如图3所示。在鉴别服务提供方内部,身份鉴别组件是必需组件,单点登
18、录组件、隐私保护组件以及属性查询组件是可选组件。这些组件独立完成各自的功能,并通过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完成统一灵活的组装与调用,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图3 认证中间件组成框架6.2 认证中间件的工作模式6.2.1 直接鉴别模式直接鉴别模式指的是鉴别服务提供方直接与用户交互完成身份鉴别。在直接鉴别模式下,认证中间件中的鉴别服务提供方与鉴别服务适配点不共享同一个用户上下文,而是分别与用户建立上下文,鉴别服务提供方和鉴别服务适配点与同一个用户的会话是异步的。在用户鉴别过程中,鉴别服务适配点不直接向鉴别服务提供方发出鉴别请求,而是告知未鉴别的用户需要进行身份鉴别。用户通过一定的机制,找到自己的鉴别服
19、务提供方,并与之直接交互完成身份鉴别。之后,用户携带鉴别断言再次访问应用系统,鉴别适配点检验断言确实是由认可的鉴别服务提供方发布,即完成用户身份鉴别过程。该过程中,鉴别断言中必须加入完整性保护机制,以保证身份鉴别结果不被篡改。直接鉴别模式的典型使用场景是基于W e b的应用服务。直接鉴别模式下典型的工作流程见附录A,但并不限定只能按照这些流程执行。同时,在具体实现时,应采用相应的通信组件对流程中的消息内容进行封装。6.2.2 代理鉴别模式代理鉴别模式指的是鉴别服务提供方不直接与用户交互完成身份鉴别,而是通过作用于应用系统中的鉴别适配点代理完成交互的通信过程。在代理鉴别模式下,只有鉴别适配点与用
20、户交互,建立用户上下文,鉴别服务提供方和鉴别服务适5G B/T3 0 2 7 52 0 1 3配点与同一个用户的会话是同步的。在用户鉴别过程中,由鉴别服务适配点直接向鉴别服务提供方发起身份鉴别请求,并转发用户与鉴别服务提供方之间的通信交互消息。鉴别过程完成后,鉴别服务提供方直接将鉴别断言返回给鉴别服务适配点。该过程中,鉴别服务适配点与鉴别服务提供方之间应建立可信信道。代理鉴别模式的典型使用场景是使用R A D I U S或D I AME T E R协议的应用服务,或者应用系统直接与鉴别服务提供方集成在一起的情况。代理鉴别模式下典型的工作流程见附录A,但并不限定只能按照这些流程执行。同时,在具体
21、实现时,应采用相应的通信组件对流程中的消息内容进行封装。6.3 组件描述6.3.1 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的必需部分,是保证整个中间件正常运转的关键功能模块。它根据中间件的配置完成组件的组装,以及同鉴别适配点之间可信信道的建立。然后根据不同应用情景下的工作流程,通过一定的通信组件与用户以及鉴别适配点交互,并且调用相应的组件完成既定的功能目标。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应支持安全相关的事件审计。6.3.2 身份鉴别组件身份鉴别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中必需的部分,是完成用户身份鉴别的核心。对外,该组件屏蔽了内部的具体鉴别机制,只提供一般的身份鉴别接口。对内,它可以支持各种不同身
22、份鉴别机制的实现。鉴别机制按照其实现结果的不同分为简单身份鉴别机制与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机制。身份鉴别组件中至少应包含一种简单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对于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机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以不实现。采用简单身份鉴别机制,则认证中间件与用户交互后,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识别与验证。在简单身份鉴别机制下,身份鉴别组件输出的鉴别结果中只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同时,在鉴别过程中以及之后,需要通过其他的通信加密机制,如S S L等,来保护用户与认证中间件以及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简单身份鉴别适用于认证中间件的直接鉴别工作模式以及代理鉴别工作模式。采用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则认证中间件与用户交互后,不仅完成对
23、用户身份的识别,同时与用户协商建立会话密钥。在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机制下,身份鉴别组件输出的鉴别结果中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协商生成的会话密钥。同时,在鉴别完成后,用户与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通过该会话密钥来保护。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主要适用于认证中间件的代理鉴别工作模式。本标准不对具体的身份鉴别机制及其安全性进行规定,但它们的实现应符合一定的标准规范,达到相应标准规范中的安全要求。6.3.3 鉴别适配点组件鉴别服务适配点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中必需的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用户鉴别状态的过滤,以及对于鉴别断言的解析。同时,当鉴别服务提供方不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情况下,该组件将负责二者通信信息的传递。在简单身
24、份鉴别方式下,该组件负责将鉴别服务提供方发布的鉴别断言解析为本地应用系统需要的鉴别结果形式,供应用系统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在带密钥协商的身份鉴别方式下,该组件负责解析鉴别服务提供方发布的鉴别断言,向应用系统输出用户身份信息,并储存会话密钥,负责对用户与应用系统之间通信内容的加解密工作。如果鉴别服务提供方需要与鉴别服务适配点之间建立加密信道,则鉴别服务适配点组件需要与鉴别服务提供方中的认证中间件管理组件通过预享机制,完成加密信道的建立。6G B/T3 0 2 7 52 0 1 36.3.4 单点登录组件单点登录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中可选的部分,主要负责实现用户访问与一个认证中间件相连的多个应用系统
25、时,可以获得“一次登录,多次访问”的体验过程。只考虑认证中间件工作于直接鉴别模式,且身份鉴别组件提供简单身份鉴别情况下的单点登录。对于其他情况,不考虑其单点登录过程。6.3.5 隐私保护组件隐私保护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中可选的部分,主要负责提供保护用户隐私信息的机制。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以及应用场景的不同,隐私信息包含的范围和隐私保护所涉及的实体范围都是不同的,本标准只考虑通过假名映射的方式保护用户身份的隐私性。即,鉴别服务提供方向应用系统提供用户的假名,从而避免应用系统获得用户的真实身份。对于其他的隐私保护实现方式,本标准不予以规范。6.3.6 属性查询组件属性查询组件是认证中间件框架中可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T 30275-2013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认证中间件框架与接口规范 GB 30275 2013 信息 安全技术 鉴别 授权 认证 中间件 框架 接口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