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雅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
2、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从史 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 频仍。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 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 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 冲击,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人宰割的懦弱者。那么,中
3、国文化对战争 有什么看法呢?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 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 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 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一一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 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一一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 “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一一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比如,孔子 说过“志士仁人,无
4、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 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 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 战,必败则必降。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一一不打不正义的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和叙事艺术的能力。小说在写老人与鱼的搏斗中出现两种叙事情境,一种是作者的叙事情境,作者对老人捕鱼 后的行程进行冷静的叙述;一种是人物(主人公)的叙事情境,老人大量的心理活动则用人 物的叙事情境展开,二者频繁转换。由“他想,而现在刮起风来了” “他的草帽被推到后脑勺上去了,
5、他感到鱼在转身,随着钓 索一扯,他在船头上一屁股坐下了”“他把鱼紧系在船头、船梢和中央的座板上”等可知, 运用“他”叙述,客观的描绘了老人的状态,对主人公圣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搏斗故事进行 讲述,叙述客观全面而又具体。由“我从来没有这样疲乏过” “我觉得好过多了。再兜两三 圈,我就能逮住它”等可知,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我”的限知 视角,真实细腻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老人想。不过你有 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 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主人公圣地亚哥与马林鱼的对话,称呼马林鱼为“你。通 过主人公
6、自身的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人物的距离,主观上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体验性。从“等它下一趟朝外兜圈子的时候,我要歇一下” “我觉得好过多了。再兜两三圈,我就能 逮住它”“它哪能这么大啊”等句可以看出,这篇小说语言明白如话,简洁凝练,这只是小 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这些简练的文字背后蕴含着的丰富内容;比如“小虾总共有一 打以上,蹦跳着,甩着脚,象沙蚤一般,寥寥数语,写出了小虾富有生机活力的特点;“这时候是第一条鲨鱼来袭击它的前一个钟点”暗示了下文老人与鲨鱼将会有一场搏斗。 透过这些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简练的文字,作者写一个老渔夫在海上的冒险经历,不 露声色地为读者提供有关人物行动、心理及周围环境的
7、客观描写,去探测那隐藏在水面下 的八分之七,使文章富有意蕴,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武既至海上,縻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鼾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集弓弩,於革千王爱之,给其衣食。三 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 厄。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 上。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 涂地。今得杀身
8、自效,虽蒙斧钺汤镀,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 恨,愿勿复再言J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 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 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材料二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 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 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
9、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 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 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 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 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 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命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 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
10、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 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日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二子通国有声问来愿 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 爵二年病卒。(节选自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 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B.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 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C.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11、/上许 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D.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 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侯,爵名,秦时称彻侯,为二十等爵制最高一级。汉沿置,后避武帝讳,改称通侯。 B.太牢,亦作“大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以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C.食邑,又称采邑、封地。因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有食税权,故称为食邑。 D.朔望,朔日和望日。朔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望日,通常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 八。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被放逐到
12、海上,处境艰难,但他不屈服,而是持节牧羊,时刻不忘自己汉使者身 份。B.苏武“强壮”出,“须发尽白”还,足见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忠贞不渝,坚韧不拔。C.苏武回来后很受敬重,与他一起回来的人都受到赏赐,但因年纪大,都回家休养了。D.苏武回来后得到较多赏赐,但他对钱财淡泊,全赠送给了兄弟和旧友,家里不蓄积财 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2)武素与桀、弘羊有故,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14 .苏武在匈奴,言行中多次表示愿意赴死,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10.C 11. D 12. C13. (1)
13、臣子侍奉君主,如同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了父亲而去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 望不要再说了。(2)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多次被燕王辩冤,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 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14. (1)因为皇帝对其一家有知遇之恩,提拔他们父子,他为报知遇之恩,所以甘心赴死。(2)忠臣不事二主,苏武宁愿死也不愿屈节投降,他的忠君思想就像儿子侍父亲。愿意为 国而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 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J皇帝答应 了。后来通国随汉
14、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胡妇适产一子通国”中“通国”是这个孩子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声问”是消息的意 思,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D。“上以为郎”中,“上”是“皇上”,是该句的主语,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故选C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朔日,农历每月最后一日”说法错误,朔日,应为农历每月的初一。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 “但因年纪大,都回家休养了”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 复终身”可知,不是全都回家休养了。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事。侍奉;“恨
15、”,遗憾;“亡”,通“无”,没有;“愿”,希望。(2)“素”,一向,向来;“有故”,有旧交,有交情;“数”,多次;“为所”,表被动。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依据原文“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 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镶,诚甘乐之”可知,苏武父子几人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 的,皇帝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他为报恩,所以甘心赴死;依据原文“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可知,苏武认为,大 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忠臣不事二主, 苏武宁愿死也不愿屈节投降,愿意为国
16、而死。参考译文:材料一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饥。拄着汉朝的旄 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牝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 于的弟弟於革干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矫正弓弩,於革千王 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鼾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 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 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 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 栽培
17、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 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镀这样的极 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 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J苏武 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 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 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材料二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
18、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 祠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 圣、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 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 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 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 王,使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 做典属国。而大将军
19、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 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多次被燕 王辩冤,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 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过了几年,昭帝死了。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 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 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 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 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
20、”,非常优宠他。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 物。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 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问左右的人: “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 ”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 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 把男孩赎回来J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 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
21、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桐叶晨飘蚕夜语陆游桐叶晨飘蛋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长杨赋,汉代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 而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托物起兴,晨见桐叶飘落,夜闻蟋蟀鸣叫,表明从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只有凄 清萧瑟的景象。B. “黯黯长安路” 一句用长安借指京城临安,“黯黯”不仅是写实,也象征着作者难以实 现报国理想。C. “忽记”表明此刻涌上心头的是当年词人的战斗经历,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
22、 关和渭水清流。D.全词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追昔,第三层和第四层又转为抚今。今昔交 织,回环往复。16.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最后一句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你是否同意?并作简 要分析。【答案】15. D 16.同意,“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一句回忆了词人早 年的战斗经历,下阕中的“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悔” 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早 信”句与长杨赋的典故,映射了当时统治者的昏耳贵无道,透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气。【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 “
23、第三层和第四层是抚今”分析错误,第三层“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 付”回到现实,第四层“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是回顾过去。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上阕中“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是说作者回忆年轻时在西北边疆战斗的情 景,自己横戈跃马的战场,大散关和渭河也一定还是原来的样子吧。“应”字是悬想,但愿 “如故。更担心能否“如故”,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所以“悔”字道出了自己被 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作者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 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
24、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 出应有的贡献。“悔”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 无门的悲愤心情。“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r,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 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这里作者借用汉代扬 雄作长杨赋的典故,长杨赋是两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 杨宫,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 陈述什么恢复方略,其实在于抒发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 河山的悲愤。这“悔”的后面,实在是“恨”!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广州市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