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校:班级:姓名:评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日常 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手 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 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 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
2、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 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 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 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 材料二: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历史阶段传播环境新技能社会文化结果古代口头传播、肢体语言传播、 手写文字传播口头表达技能、肢体语 言的掌握、识文断字知识系统的建立和保 护、哲学和科学的起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刷技术发明、报业出现文字素养、报刊素养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媒介出现
3、影视素养、广播素养媒介社会的形成、消费 文化的流行信息社会数字媒介、互联网数字素养、新媒体环境 下的媒介素养全球信息化、知识爆 炸、知识社会(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材料三: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 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 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 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 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4、“媒介” 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 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 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 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 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 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 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 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
5、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 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 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 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 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
6、析、判 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蒲松龄笔下“儿子从岫蝴变回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喜剧结局,汪曾祺改成了 “儿子变 成蝴蜗,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2分)促织的喜剧结局虽然满 足了读者追求真善美的心理愿望,但不符合社会黑暗现实,不利于表现批判社会现实的中心 思想,有损于小说强烈的揭露性,和前面一家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绪是矛盾的,孩子的变 形也就失去使人震撼的力量。蚓I蚓I的悲剧结局,符合社会现实,百姓生活困苦,朝不保 夕,统治者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更能突出中心表现主题思想,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社会 的黑暗,批判统治阶层安于享乐、不关心百姓生活,甚至草
7、菅人命的冷酷无情,批判社会奢 侈腐朽、荒淫无度、层层盘剥、民不聊生的阴暗面,唤起读者的共鸣。(4分)(以上角度任 选一处,从人物形象、情节合理性、主旨表达的角度阐述作者用意。以上六点,答到一点给 6分,其中指出改编2分,作者用意4分)】9.A【A项原文:“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去队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 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不利,向后 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再次攻上去,大败楚 军于垓下。】10.B【“由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计时序号”错误,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甲 午”在此文是
8、干支纪日法】1LB【B项,楚军全部崩溃,项羽最后战败弃军逃走”错误,原文“项羽乃败而走,是以 兵大败J是项羽战败弃军逃走,楚军因此才全部崩溃。】12 . (1)然而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那些投降的和被攻下的地方,就把它封赏给他 们,和天下人共同享有利益。(得分点:略,所降下者,以予,句子大意,各1分,共4分) (2)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能任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收拾(打败、擒获)的原因。(得分点: 所以,被动,擒,句子大意,各1分,共4分)】13 .【高起、王陵强调实惠激励(股权激励)。刘邦强调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人才发 挥特长创造条件)。(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参
9、考译文】汉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的军队共同攻打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一胜负。淮阴侯 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亲自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刘 邦领兵随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刘邦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 跟楚军交锋,失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出兵进攻(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 失利,淮阴侯乘势再次进攻,在垓下将楚军打得大败。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 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于是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溃败。汉王刘邦派骑将灌 婴追击项羽,并在东城杀死他,斩杀了八万楚兵,于是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为楚国 坚守不投降。汉王刘
10、邦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县人才投降。 于是汉王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汉王刘邦回师定陶,驱马闯入齐 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请求尊奉汉王为皇帝。汉王刘邦说:“我听说皇帝的尊号,是 贤能的人才能据有的,没有真实的才能而只有虚而不实的名号,是无法保持的,我可承担不 了皇帝的尊号。”群臣都说:“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残暴的逆贼,平定天下,有功的人就分 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大王不称皇帝尊号,人们都会疑虑不相信。我们这些人就是死也要坚 持让您称帝J汉王刘邦辞让再三,实在推辞不过了,才说:“既然诸位认为这样有利,那我 也就从有利于国事上
11、考虑吧J甲午日,汉王刘邦在氾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刘邦说:“诸侯众将不要对我隐瞒,都要说真心话。 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 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然而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 那些投降的和被攻下的地方,于是就封赏给他,和天下人共同享有利益。项羽妒贤嫉能,有 功劳的人他就嫉妒,有德行的人他就怀疑,作战胜利却不给人功劳,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好处, 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
12、给粮饷,不断绝粮道,我比不 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就一定胜利,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 的俊杰,我却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 重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J14 .A【A项“侧面描写”错误,应为“正面描写”,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 魂”,正面描写白海棠,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 精神。写出了白海棠的洁白、坚贞、孤傲,也就写出了林黛玉的高洁、孤傲。】15 . (1)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与薛宝钗诗“珍重芳姿昼掩 门”体现的注重身名节份、稳重矜持的性格截然不同,
13、黛玉不以小姐自恃,对窗外新奇世界 的向往,对美好的爱情满怀憧憬,表现了黛玉的潇洒活泼、至情至性、真实坦率、通脱不 拘。(2)首联“碾冰为土玉为盆”,因为海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栽培它的不是一般的泥土和 瓦盆,而是在“碾冰为土”“玉为盆”中栽种出来,用玉盆冰土来侧面烘托白海棠的素淡纯 洁、高洁清雅,将黛玉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气质描绘出来,还表现了黛玉的高洁品性。(3)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海棠花颜色白净如同梨花,香气风韵 可比梅花,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正面描写白海棠的颜色和香味。“偷来”“借得”巧用了拟 人手法,“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
14、静娇 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诱人,以白海 棠作比喻,写出黛玉的清高超拔、坚贞孤傲。(4)颈联“月窟仙人缝缩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使用典故、比喻手法,写白海棠如同月 中仙子穿着自己缝制的素衣,又如闺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着眼泪,可怜凄凉。写 出白海棠的寂寞、幽怨、悲愁,也写出林黛玉寄人篱下孤独寂寞、多愁善感的思想性格。(5)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用拟人手法,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 深夜西风之中,满腹的心事无处诉说的深情,写白海棠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衷肠, 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表现了黛玉的哀怨多情。(6) “海棠
15、诗社”首场诗赛创作,大家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在李纨催促她,她提笔一 挥而就。此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 性及风貌,体现了林黛玉诗才敏捷,才华横溢。(每点2分,以上六点答出三点即可得6 分)】16 . (1)寄蜉嵋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自牧归蓑,洵美且异(3)苍山负雪,明烛天 南17 .C(1)发酵: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发展变化。比喻事态持续在发展,此处用“发 酵”。域:增加、提高。侧重数量的变化。(2)镜像:物体在镜子中的图像。与下文“对 照体验”形成呼应,两代人的对比对照,此处用“镜像”。形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 动具体的、激发人们
16、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 (3)掷地有声:扔在地上能发出声响,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话语豪迈有力。 振聋发腿: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 醒过来。下文强调的是“观众”,而不是“糊涂麻木的人”,此处用“掷地有声、(4)敢为 人先: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修饰“新青年的革命品质”,此处用“敢为人先二堇故 鼎新:多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18.1)【文中划线句使用了比喻修辞。A.比喻、夸张;B.比喻、反问;C.比喻,用“铁甲 长戈”比喻蟹壳蟹脚。1).“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
17、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 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非比喻句。】19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沉浸剧中”缺少介词,在“剧中”前补充介词“在” 或“于二(1分)二是搭配不当,“发出”与“感悟”搭配不当,将“感悟”改为“感慨”。(2分)】20 .“涉及到”,删去“到”;“围绕”改为“以”;“(尤其是文科强化班同学)”删 掉括号;(括号里的文字是对括号外的文字的补充解释说明,往往不构成独立的语句,广播 稿不读括号里的内容。修改广播文字稿,可以去掉括号里的内容,或者去掉括号,把括号里 的内容搬到括号外面,变成独立的语句)“期终”改为“期末”(广播稿读音易与“期中” 混淆);“达20
18、0篇之多”,改为“已有200篇”。(每点1分)】21 .【三星堆考古创新传播方式,给青少年带来“沉浸式体验”,帮助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 (“三星堆考古” 1分,“创新传播方式” 1分,“青少年” 1分,“沉浸式体验” 1分,“文化 自信” 1分,语句通顺1分。超字数扣1分)】22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这道题在审题上没有太大难度,立意指 向也较为清晰。一、关于材料的解读题目材料由四则材料组成。材料一 “2021年,广东等8个省份推行“3推+2”的高考模式。其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J从目前8个省市公布的“3+1+2”的高考选科模
19、式 中,首选科目要求,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那么为什 么要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专家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 基础性学科,而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 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 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材料强调历史学科是人文 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以及是继续深造学习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 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要求学生
20、到高中毕业时至少要用400学时学习历史课程J 摘录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学习的目标与要求,旨在培育学生的“历 史核心素养”,强调历史学习对学生个人的全面、个性和持续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是高中学 生的必修课。习总还提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增信,就是 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明志,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 未来的奋斗之路,青年应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 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材料二“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 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摘自英国历史学家休谟
21、的论历史研究。强调历史 是有价值的知识,历史也是学习其他知识内容的重要路径,学历史可以增长知识与才干。同 时历史对其他学科提供广泛的材料,强调历史对其他学科领域研究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材料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摘自于唐太宗李世民旧唐书魏徵传。唐太宗李世民以虚心纳谏闻名,他以史为鉴,开 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的原因。告 诫人们应当“择历史之善者从之学之,历史之不善者避之改之”。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 一次精神洗礼。看历史是为了看未来。历史中有信仰之根、精神之魂,也有烛照未来的光亮、 辨明方位的指针。要
22、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 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得好,必须学会借鉴 他人(前人)的知识与所发生的历史,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借鉴好的东西,摒 弃坏的东西,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只有 借鉴历史,一个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与传承下去。同理的,读史学史也有助于一个人的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缺点,优点,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做得好,从而使人头脑睿智。 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都需要历史这面“镜子”来纠正自己,发展自己,寻找适合自己道路, 并逐渐去走下去,完善自我。此则材料强调“
23、学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鉴史”对 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材料四“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 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 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不忘来 时路,鉴往知来,继往开来。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 的路。“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回顾历史,能够全面理性地总结历史 经验,作出理性的抉择和判断。天行有常,回顾历史,可以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只有顺应规 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24、复兴。要用历史视野把握重大风 险挑战,从历史中取得经验,从经验中获得启迪,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 备和工作准备,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中牢牢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 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 砺胆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中国当代的历史伟业。这段话强调“鉴史”对国家未来的发 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还可以结合学习党史的角度展开论述。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珠海市 斗门 第一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