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7篇.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7篇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群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进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当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
2、分析问题和图表比照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展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展探究的兴趣。 2、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进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比拟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3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在区域的讨论中不仅有定性的讨论方法,还有定量的讨论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进展的讨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学问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 【板书】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猎取、治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讨论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国土资源治理、国土开发规划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猎取治理分析应用RSGPSGIS区域地理 自然灾难防备
4、检测国土开发规划 【板书】 二、遥感(RS) 1.概念: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肯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展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承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一样。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特点(优点): 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约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讨论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常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讨论。运
5、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讨论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展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讨论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约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进展,供应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讨论的前提是猎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屡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案例介绍
6、: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状况进展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供应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区域地理环境讨论的前提是猎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屡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难防备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讨论、环境监测
7、等很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地位。 阅读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表达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例证。 思索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长。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初步把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
8、,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究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读图分析、争论竞赛等活动,进展规律思维、培育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比照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缘由。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
9、导入,亲密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异。) 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枯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局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阔,地形简单,气候差异很大。(展现“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答复。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白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简单多样。 师:观看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连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
10、洲大陆内部。 (展现“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留意规律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叙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柔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争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现“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拟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四周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比照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11、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洁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洁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安排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忙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连续启发:假如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现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难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难。 引导:依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简单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
12、成这么简单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问,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力量) 展现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凹凸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
13、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1、简单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3、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进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
14、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兴旺的旅游业。 2、力量目标: 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依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 培育敬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
15、立和我国经济建立做出的奉献,增加民族骄傲感。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 三、课前预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忙,并预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视、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示。 四、教学过程 1、位置交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E 组成:两大局部中南半岛
16、,马来群岛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熟悉和查找教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 (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 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 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意不了
17、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特别重大。 2、气候与农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 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四周的低纬度地区,
18、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展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相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
19、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片进展讲解)。 (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定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现活动 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
20、: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 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存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参加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难创业,遵守法律,和谐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进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奉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亲密,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立和
21、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 (4)介绍:东南亚进展旅游业有很大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漂亮的沙滩和岛屿,很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 师总结:各组的展现活动特别精彩,表达了同学们的才智和才能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庆贺大家的学习
22、和展现活动取得胜利。 五、课后作业: 随常练习其次节 六、课后小结: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 2、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地形坎坷,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 三、十字路口的位置: 1、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次课时 板书设计: 四、物产和旅游资源: 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 2、物产的分布:P15活动。 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 五、华人、华侨: 1、华人:
23、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存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23万人以上。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4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初步熟悉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力量目标 1、初步把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力量,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育学生喜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骄傲感; 2、通过参加观看,分析,争论
24、,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力量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根据地理要素来讨论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讨论对象,去讨论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答复,引出亚洲。 (展现“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熟悉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看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看亚洲四周的大洋
25、,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四周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答复。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现“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自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限。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四周其他大洲的界限吗? 学生读图争论答复: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水道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拟一下,看有什么不
26、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拟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展现“七大洲面积比拟”图) 从今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 (展现东西两半球图) 比拟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 小结:依据以上的观看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力量)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熟悉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叙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现“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亚洲地形图)
27、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根本的读图方法)观看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推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熟悉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绽开竞赛,抢答,活泼气氛,增加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 B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 C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D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 学生查图争论答复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依据以上
28、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现“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看区分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现“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看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打算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
29、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现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完成P5活动4、5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水道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5 一、设计思想 通过
30、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熟悉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实际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刻苦学习、把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六、课前预备: 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
31、,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展现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白什么? 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归纳力量,同时形成感性熟悉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别重要。) 【学生答复】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
32、】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进展,进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进展运输业。所以说,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出示板书】一、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在班内分别沟通;教师留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应让学生明确地铁、管道也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读P87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思索其说明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33、【教师承转】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进展是经受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教师引导】读图4.1思索: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三阶段的进展说明白什么?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白什么?怎样解决? 【归纳小结】让学生简洁归纳、总结交通运输的作用。 【展现投影】历史上的四大米市 【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分析四大米市形成的缘由。 (联系实际从气候、交通、市场三个方面分析) 2.指导学生做P88其次题。(以小组为单位,绽开自由争论,对于第题,每条建议都有肯定的道理,但放在首位的应是“再多修些大路”) 【教师指导】联系实际请再举一些说明交通运输作用的例子。如:沂水县城长安路
34、改造工程竣工。沂水县积极实施“村村通大路”工程。沂水县第一条铁路胶新铁路已建成通车。沂水热电厂建立正在紧急施工,有望年底投入使用。 八、评价建议 评价时关键看学生能否联系实际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 九、教学后记 本节教学,不应太局限于教材,抓住课标要求,联系实际,通过谈话法、争论法教学,效果较好。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缘由。 2.从生活、生产实例动身,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省用地、爱护耕地的资源
35、观,培育资源爱护意识。 构造分析 本节内容学问构造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图3.6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结合文字说明,表达由于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这种更注意感官体验的教学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应启发学生留意观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貌差异及经济差异。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冲突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学问,从“有利条件”和“
36、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国土宽阔,地形简单多样,气候简单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峻等。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缺乏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白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白“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冲突: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担当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
37、题的重责。一方面,我国原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立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削减;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原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缺乏问题更加突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动”不是作为课后反应练习消失在这里的,而应作为学生们学习新课的一个重要活动加以绽开。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结合课文供应的资料以及前面学习过的地形、气候学问,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做出评价,再深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现状及问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冲突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38、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局部,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图3.9假如和“中国地形图”、“中国季风区图”、“中国干湿地区图”协作使用,将起到更直观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比拟,自行归纳总结出我国土地分布的规律,并说明各类地形分布与地形区、季风区及干湿地区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教材第69页活动1的主要内容,它表达了学问间的相互联系,对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力量和学问迁移力量都大有裨益。 活动2则通过要求学生比拟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冲突: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进展浇灌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该活动引导学生
39、从水土资源的匹配状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学问,培育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爱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殊指出: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假如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假如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丢失其生产力量,不能再生。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患病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教材选择了最具代表性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来加以说明。建议教师在这一局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们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结合自身的体验,例如北方沙尘暴
40、越来越频繁,农村私建住房乱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现象,通过自学和班内沟通的方式,列举更多的土地资源患病破坏并造成严峻影响的实例,来共同加深对国土资源现状的关注。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范文篇7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的重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钮,并能够分析交通枢钮应当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规划。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承受。 (2)铁路线教学设计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直观性强
4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节约时间。 (3)小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表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充分培育学生的“地理头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中华大地上有很多令人心驰神往的名山秀水、 涌泉飞瀑、雪山险峰,我们先来观赏一段漂亮的自然风光。 播放课件(湖南张家界风光) 教师:风景如此美丽,犹如仙境一般,想不想身临其境,到此一游呢? 学生:答复 教师:那湖南离朝阳那么远,我们怎么去呢?出出办法吧。 学生:畅谈 教师:同学们出的这些办法都和交通运输有关,那这节课我们就学学交通运输。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到达目的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人们都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做些什么。 学生:畅谈 教师:从同学们谈论的内容可以知道,交通运输是把人或物从一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播放课件)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自行车等都是运输工具。 板书:1、交通运输 教师:交通运输自古有之,(播放课件、六幅图片),最初时人们是手提肩扛,后来是牲畜驮运,进展到现在是: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水中有轮船,地下还有地铁和管道。由此可见,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大路、水路、航空、管道。 板书: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播放课件(两段新闻) 教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