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澧一中2023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纯粹的文学理论术语,误读由布鲁姆提出。他认为本文的意义依阅读行为而产 生,阅读行为使文本内在的差异关系活动起来,使意义在这种关系中得以产生。这样,本 文的阅读一方面是实现文本意义的前提,另一方面它还对文本有合理的、必然的倒转。基 于此,他认为:“阅读,如我在标题里所暗示的,是一种异延的、几乎不可能的行为,如果 更强调一下的话,那么,阅读总是一种误读J许多相对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的、偏激 的理论,它排除正读的
2、可能性。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正读,是在一种理想条件下才会产生 的解读,而此时的读者也是“理想的读者”。误读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方式,是在理解或部分理解了本文信息的基础上 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阐释学理论家狄尔泰曾说:“阐释活动的最后目的,是比 作者理解自己还更好地理解它。”按阐释学家的方法解读后的本文带有自我的烙印,是独一 无二、不可复制的。误读是对读者自我的充分肯定,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是自我的实现与 满足。误读是对已有结论或权威观点的挑战,它能带来文学的新的意义,观点和研究方 法,它最大的贡献在于能使文本意义增值。对于一些文本或艺术品来说,其意义是一个被 无限发现的过程。不只是
3、新的误解源泉不断被清除,以至意义从遮蔽它的所有事件中透露 出来,而且新的理解源泉也在那里源源涌现,揭示了意想不到的意义因素。(摘编自张璐论文学增值的途径一一文学误读) 材料二:在个性化阅读中往往产生“误读”现象,而“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且 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究。其一: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引发不同的理解。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共含六个 物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工诗人凸显鸡声和脚印,再由鸡声及茅店 再及空中月;由脚印联系到桥板再到霜。通过物象的逆序安排,早行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这是从视像的角度来欣赏。若从内容来看,此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
4、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诗眼”一一“早”字。诗把“早”字巧 妙地形象化,具体化。这两种解读都属于对此诗的“正解”。其二:语言结构的开放性促使误读的形成。文学作品作为艺术信息的符号形式,具有 二重性,即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语义信息是一种有着确定性意义的信息,属表层意义, 它解释、说明事物,是理解审美信息的基础,也是步入艺术世界的阶梯;审美信息是一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志在必得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年只做了研发核潜艇这样一件事的黄旭华的看上去 “很简单”的履历其实“很不简单:放下儿女情长,隐姓
5、埋名专注科研30年,做出常人 难以做出的抉择,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相对一些人身上追名逐利的浮躁风气,相对 一些部门工作干得少、口号喊得漂亮的不实作风,相对一些干部捞实惠、耍地位的自私做 派,黄旭华正如网友们所感佩的,是“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炬” “志行万里的人生楷模”。时势出英雄,而英雄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捐躯赴国难,视死 忽如归”;一种是忧国忘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前一种考验的是胆识,后一种考验的则是毅力。这两种品德,黄旭华 。目睹中国遭受日本侵略者欺凌,他在中学时期果断作出“弃医从船”的选择;响应国家研制核潜艇的任 务,埋头苦干,一干就是30年;
6、功业已成却不养尊处优“吃老本”,分分秒秒献身于研发 人才传帮带黄旭华用 、无怨无悔的毕生奋斗,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熔 铸于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中,树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丰碑。誓言无声,大国重器就是最 好的名声;生命有限,高歌以行就是最好的留念。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鞠躬尽瘁 兼而有之 默默无闻19 .黄旭华的履历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二他从志在必得的少年干到了白发苍 苍的老年,他一
7、生只做了研发核潜艇这样一件事。20 .画横线句子以排比手法列举了三种追名逐利、自私自利的做派,与黄旭华的无私奉 献、志行千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黄旭华的高尚品质。三个“相对”构成了排比, 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了语言气势,加强了表达效果。(答出关键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敏性鼻炎好像沾上了就很难好。如果你问你身边那手不离纸、痛苦不堪的同桌:你 知道过敏性鼻炎是由什么引起的吗?他会很不屑地斜你一眼。当然知道了,这个季节特有 的花粉呗。这也没错,花粉确实是引起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但是把账全部算在花粉头 上有基冤枉,大部分人
8、不知道的是 ,这个推手就是食物过敏。多数慢性过敏 是联合过敏,过敏性鼻炎也一样。篙草过敏背后还有隐藏的食入性的或其他的过敏原,食 物过敏的症状70%表现在呼吸道。也就是说花粉只是引起季节性过敏的原因之一,很多人 往往同时伴有食物过敏。这种食物过敏在非过敏季表现非常不典型,大部分人根本感觉不到。到了过敏季食用 了过敏食物同时接触了过敏的花粉,过敏性鼻炎症扶会明显加重。所以如果提前或至少在过敏季避免搂触,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可以到不吃 药也能耐受的地步。21 .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唱他几句,缓解情绪。B.青岛
9、不采用双机场模式,流亭机场航站楼将留作他用。C.我们要放下他人的期待,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D.小男孩背着竹筐走在山路上,汗水打湿了他的衣衫。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 D 22.花粉(过敏)背后还有推手能找出过敏的食物(能不吃过敏的食物)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回望中国新时代的这十年,你会看到什么?高度、深度、跨度、速度、精度、力度。 这十年,从这六个维度看中国,我们看见大国重器、重大工程,更看见一个个普通中国人 的奋进脚步、拼搏身影。请从上述六个维度中任意挑选两个维度,
10、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所受到的启示,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秉速度,创跨度,赴未来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十年奋进,中国速度展现中国力量,我们 以“速度”惊艳世界;十年跨越,中国跨度铸就中国奇迹,我们以“跨度”,赴辉煌未来。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时代楷模,默默付出,以速度创跨度。逐梦浩瀚星辰,难忘拓荒之艰。回望历史,共和国大厦的一砖一瓦,无不浸润着广大科 技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与家国情怀。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到于敏、黄旭华、孙家栋,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撑起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宏伟大
11、厦。看如今,嫦娥奔月、蛟龙深潜、航 母破浪、高铁飞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背后,不正是无数青年应该学习的勇于探索、 敢于超越的精神吗?问鼎苍穹、跨山越海盛世中国,十年飞跃,中国跨度“当惊世界殊二跨越九天寰宇,比天更高的是探索的目光;跨越碧波无涯,比海更远的是奋斗的脚步; 跨越高远之极,比地更坚的是“愚公”的精神。随着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 号”成功发射,中国迈入“探日”时代。“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沿着上古神 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的脚步,中国人把浪漫与情怀遍洒苍穹。回顾这十年,中国现代化 建设的每一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历史,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道道“无解
12、题”得到破解。十年砥砺前行,化作惊艳舞步,舞出新的跨度。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却顾所来径,豪情溢满胸。中国跨度描摹时代经纬,青年跨度绘就大写未来。有人说,当你足够努力,幸运总会与你不期而遇。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十年跨越, 已成过往,又来日方长;吾辈“跨越”,则正当时, 且时不我待。古之名相张居正说:“天下 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在未来的前行之路上,我一定会怀梦想,勇创新,重实干。 以梦想为光,告别迷茫,行稳致远;以创新为剑,乘风破浪,一苇以航;以实干力行,厚积 薄发,成功在望。我会因热爱而分享,因强大而自信;我会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壮志凌苍用,精诚贯白虹;浩渺行无
13、极,扬帆但信风。中国之十年跨越,我已亲历;展 望未来胜景,我必跨越,再跨越,一路向前。前方,是壮阔的大海;前方,是喷薄的旭日; 前方,是照亮寰宇的万道霞光!意象性信息,属深层意义,它熔铸了作家主体的情绪、体会,负载情感意味,且模棱两 可。对于一首诗来说,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开放性,使得所营构的境象存在多面性,本身 即具有“潜在的意义系统”或“信息容量”,它们往往超越一般语言之能指、所指阈限。这 种开放性结构,从纵向上讲,随着历史的推移,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 受,审美趣味的变化也会造成艺术评价的差异,所谓“诗文之传,有幸有不幸焉”。从横向 上讲,诗歌一经面世,就要面对所有的读者,当
14、它们面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趣向的读者时,它们就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非限制性和灵活性。如 北宋科学家沈括读了杜甫古柏行中的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后就 指责杜甫诗中的古柏“无乃太细长乎”,因为他计算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他以精确的 科学记数来解诗,拘泥于生活的真实。其三:诗歌语句的浓缩性造成解读的分歧。语言精练是诗词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 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语句的浓缩性。在中国古诗词中,缺失主语、使用倒装句式、采用典 故、频繁类比等手段都可增强诗词语句的浓缩性。如对“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 枫”的理解,人们常常把它解释为“水边的枫叶”。事实上,这里
15、的“江枫”指寒山寺外的 两座桥,即江桥与枫桥。句中省略定语“江”和“枫”的中心语一一“桥二“江枫渔火” 实指此两桥下的渔火,与“火红的枫叶”无关。由于这一省略,遂成误解。这应属于解读 中的“反误”现象。诗词鉴赏的结果不外乎三种。一是“正读”;二是“误读”,包括“正误”和“反误”。 “正读”现象让人欣慰,而“误读”现象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 可全盘肯定。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时,应把握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 存在。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 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为读者提供了 “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
16、读的 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说诗、赏诗一旦脱离作品的整体性而随心所欲,就可能落 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二(摘编自蔡雪妹论古典诗歌鉴赏中的误读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布鲁姆的观点过于绝对、偏激,它排除正读的可能性;正读是“理想的读者” 在理想条件下才会产生的解读。B.误读是对读者自我的充分肯定,常常能使文本意义增值;对于某些作品来说,误读的意 义是一个被无限发现的过程。C.诗歌“误读”的产生是由诗歌意象具有跳跃性、诗歌语言结构具有开放性、诗歌语句具 有浓缩性这三大因素引起的。D.诗词鉴赏中,对“反误”要宽容,但不可纵容;允许读
17、者“误读”,但对“反误”不能 不置可否,不能无原则地鼓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误读”相关,材料一阐释了其内涵等,材料二则主耍探究了 其产生的原因。B.文学作品有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分别属于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表明了文学作品语言 结构的开放性。C.由于读者的阶层、文化背景的不同,诗歌表现出灵活性,因此,诗歌阅读是可以随意发 挥的接受活动。D.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不能完全脱离文本,“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但还是林黛 玉,不是薛宝钗。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
18、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 物。”B.克里斯蒂娃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 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C.克罗齐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时代都有重写文学史的欲望,这是由每个时代 的语境和话语权所决定的。”D.童庆炳说:“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悟,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 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4 .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 的,但现在却被用来比喻教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读者广泛接受。请结合材料一简 要分析读者为何广泛接受。5 .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19、,对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 的“神游者”和“多情人”,有人认为都是苏轼,有人认为都是周瑜。李老师赞同前一种说 法,否定了后一种脱离作品的分析。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答案】1. C 2. C 3, D6 .将本来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读为“教 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误读,但这种误读是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是读者在理 解此诗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这种创造性的合理的误读使读者实现了自我,是对已有结论的挑战,能使原诗句意义增值、 新的理解涌现。7 .由于诗歌意象跳跃、语言结构开放、语句浓缩,不同的人对诗歌会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县 一中 下学 入学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