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一、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服务于制冷空调行业产品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验、产品维修以及制冷空调工程 设计、施工管理与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二、培养能力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2020年8月,获批成为学院开展国家级“现 代学徒制”教育试点专业。现有在校生(2019、2020、2022级学生)271人。本专业建设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建设的需要,分别制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普通人才培养方案。与2020年相比, 普通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分增加,拓展类课程和素质平台课程 总学分各增
2、加了 10学分,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及“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和职业成长为宗旨”的培养目标;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将 实践类课程(B类和C类)的单位学分对应课时上调,由原来的16课时/学分,调整为18 课时/学分(B类)和20课时/学分(C类)。课程体系包括制冷空调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 到售后的6个任务领域:机械基础、制冷空调系统基础、制冷空调电气控制基础、产品生 产管理、产品工程应用、产品使用维护;形成了 11门(通用4门,三个专业方向共7门) 核心课程,11门专业拓展选修课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区别于普通方案则重点体现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教学安 排上:
3、除了校内课程外,还安排了 50学分的企业课程,由企业组织负责教学,分别采取 网络授课及面授的形式进行。在三年培养期内,设计了两次的企业学徒培训,在企业内采 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在与集团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过程中,引入“创客空间”,将创客创意项目内容植入培训内容,锻炼学徒的创新能力。引入集团 “小微企业”创业体系内容,让学徒从参与小微创业实践项目,将创业教育培养内容融入 到学徒的培育体系中。三、培养条件1 .教学经费投入2022年度本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约为30万元,其中日常教学运行费用10万元,专 业及课程建设10万元(含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经费),教学调研出差费用3万元等,教 师培训约7万
4、元。2 .教学实训设备目前,本专业拥有与制冷教学有关的实训室6个,分别为中央空调在线实训室、冰箱 实训室、空调器实训室、管件制作与焊接实训室、冷库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总面积 为1500平方米,设备总台数达到150台,实训设备总投资达到450万。2022年度,未投 入新的教学实训设备。3 .教师队伍建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于2022年度引入专任教师1名,现有专业专职教师达到7人。 从企业及高校新聘任兼职教师4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 1。本专业授课教师中教授、 副教授占该专业教师人数的71. 4%,讲师占28. 6%; 45岁以上的教师占57%, 35-45岁的 教师占43%;所有教师均为本科
5、以上学历。4名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他教师均为本科 以上学历,1名教师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所有教师均获得了本专业高级以上职业 资格证书。按照学院师资培训计划,为各专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机会,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 生产实践。本年度合计教师培训30天,企业研修100天。安排专业负责人到德国曼海姆 双元制大学进行了为期60天的研修。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活动,本年度取得的 成果如下:(1)完成了两项院级科研课题及教改课题的申报立项,指导学生申报1项科研课题。 荣获第四届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优秀奖。(2) 2022年9月,荣获“2022中国家电服务业人才培育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冷 空调 技术 专业人才 培养 状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