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docx
《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学问点填空练习参考答案班级:姓名: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局部。假设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消遣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 人的生存和进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答: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树立乐观的生活态
2、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效劳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安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进展变化,乐观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章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5.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变得便利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供给信息,而且供给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2)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
3、上任何角落的人沟通、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3)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答:1网络为经济进展注入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淌,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工具、经济贸易的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制造了业态,提升了经济进展水平。(2)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视权发挥着重要作用。(3)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搭建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沟通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
4、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淌,加速了各种创资源的会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转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成为众多制造和效劳的源泉。7. 为什么要警觉网络中的陷阱?答: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公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 个人隐私简洁被侵害。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损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担忧。8.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答: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乐观利用互联网猎取知、
5、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 我们要留意扫瞄、查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铺张精力,更不行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抗暴力、色情、恐惧等不良信息。(4)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遵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根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9.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答: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进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乐观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奉献自己的力气,让网络成为会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进展的
6、重要渠道。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乐观安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布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其次单元 遵守社会规章10. 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答: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亲热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治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干净、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正的进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奇特,激发对生活的热忱。11. 什么是社会规章?有什么作用?答:1社会
7、规章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根底上形成的。2社会规章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章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 各尽其责,各得其所。12. 如何对待社会规章?答:社会规章不会自动起作用,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1) 假设社会成员能了解规章、遵守规章,以遵守规章为荣,规章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2) 假设人们不遵守规章,不以违反规章为耻,规章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3) 假设我们违反规章,就会受到舆论的责备,甚至受到相关部门的惩罚。13. 自由与规章有什么关系?答:1社会规章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
8、规章的约束。2社会规章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章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章、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14. 如何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章?答:1遵守社会规章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章,将规章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 我们要坚决维护规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章;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提示、监视、帮助他人遵守规章。(3) 规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章,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章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章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9、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乐观参与规章的改进和完善,擅长与他人沟通沟通、寻求共识,乐观为规章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进展的要求。15. 为什么要敬重他人?答:1敬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期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敬重。(3) 敬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敬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敬重是相互的,敬重能够削减摩擦,消退隔膜,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6. 怎样敬重他人?答:1乐观关注、重视他人。(2) 公平对待他人。(3) 学会换位思考。(4) 学会赏识他人。17. 文明有
10、礼有什么意义?答:1礼表达一个人的敬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交际力量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简洁赢得他人的敬重与认可。(3)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标准, 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恳切、谦逊、公平、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敬重感, 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4) 文明有礼表达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表达了中国形象。我们进展的各种仪式,
11、表达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18.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答: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干净、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3)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看、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立文明有礼的社会风气。 19.诚信的意义有哪些?答:1诚信就是诚恳、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标准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 诚信是一个人安家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狡猾、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
12、都能赢得信任。(3)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长久的效益,长盛不衰。(4)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盛。20. 如何践行诚信?答: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狡猾话,办狡猾事,做狡猾人。我们不轻易许诺, 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2) 运用诚信才智。社会生活是简单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敬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恳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遵守诚恳的要求,又敬重他人隐私。(3)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
13、,个人守信鼓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21. 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答: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 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3)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稍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峻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22. 如何警觉身边的违法行为?答:1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 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 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标准的。侵害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
14、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3)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生疏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23. 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答: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 依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峻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3) 刑罚又称为刑事惩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峻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24. 如何预防犯罪?答: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奇特生活,认清犯罪危
15、害,远离犯罪。(2)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加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开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5. 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准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效劳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4) 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正。26.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答: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道德 法治 知识点 填空 练习
限制150内